单身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500

文:蔡垒磊

婚恋是什么?大部分人的婚恋都是一种消费。即要付出额外的精力,去做一些原先不需要做的事情,去迁就一些原先不需要迁就的人——它的整个系统是耗散的,熵也是逐渐增加的。尤其是在有了孩子以后,这个熵就增加得特别快,之前完全没有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出来,一件一件需要你去学,去管,去操心,有时候还很紧急,要打断你正在进行的其他事务。而这些额外增加的事情,竟然几乎都不产生经济效益——这就是对个人精力的巨大浪费。

婚恋要得到好的体验,就必须有爱情的参与,而爱情这个东西,就100%是消费——要么是两个已经有很强经济实力的人一起消费;要么是一方挣情绪,另一方挣钱,否则爱情就很容易消失。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这样来的,甭管婚前多么要好,只要把钱合归一处,要不了多久,就会为“钱该使在哪儿”产生分歧,原先咬咬牙花钱买体验的地方,今天这个算了,明天那个省了,然后爱情就慢慢消失了,婚恋的体验就会降到谷底。

它本质上是什么?是挣的资源不够你进行爱情消费的问题。所以如果不是至少有一方已经攒下了极强的资源,那么两个人一旦进入爱情模式,就攒不下资源;而一旦进入过日子模式,就没有婚恋的必要——几乎怎么做都是输。

所以如果你现在手上还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够你分散精力和钱,去消费这些所谓的精神体验,那单身就是你最大的优势,千万千万不要丢掉这种优势。这么说吧,两个一样能力,一样背景,差不多努力程度,干差不多工作的人,一个单身,另一个拖家带口,那单身这个100%离成功更近——除非另一个人能直接从婚恋中吸到另一半的资源。

年轻人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不是年轻,而是关系的纯粹,精力和时间的聚合——这几乎是年轻人所有能致富的生产资料了。都说一个人上了30,35,精力和体力就会急速下降,我下降了吗?我现在所有机能都跟高中时候一样,长跑不比高中时候慢,熬夜干活连熬几宿,休息几个小时就能缓过来接着干,因为我除了工作上的事,几乎没什么能分散我精力体力的东西。所以到底是上了30的原因,还是人们普遍在这个年纪,关系都会变得复杂起来,每天的精力都会被无数的小事给耗散掉的原因呢?

很多人都以为婚恋是1+1大于2,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1+1都小于2。因为你的工作并不会因为婚恋了而自动变好,即两个人的价值产出是不变的,甚至可能突然产生那种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的分工,导致两个人的价值产出反而下降的情况。但就算能维持不变,由于多出了很多额外的事情,系统内也会多出很多的耗散,很多事情在决策权上会增加争议,所以成本增加,内部效率降低,最终也一样会导致1+1小于2。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关系这种东西,增加容易减少难,一旦你跟另一个人建立权利义务的绑定关系,想解除就没那么容易。而你绑得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一直得为这些绑定的“系统”而努力了——因为你有很多的义务,都没时间提升自己的单体价值了。而你是否享受到了等值的权益呢?这个事情我们用逻辑去判断就行了,两个人一旦绑定,要彼此一起为系统提供贡献,请问长期博弈的结果是什么?一定是大家都想尽量少地为系统提供贡献,而尽量多地占系统的便宜。所以你绑定的关系系统越多,你收到的总量相对于你的付出,就越少,最后搞得你也不想再为系统付出了,大家彼此都对对方能给予的东西表示不满,谁都很累。

核心在哪儿?在于你在任何地方付出100%,你的股权都只有50%,而别人也是这个情况,这就会导致中间有一大堆的“大锅饭”地带,有可以当南郭先生的空间,那就必然越来越烂——人什么时候干劲最足?自己干的东西,自己享受100%收益的时候。一旦自己的东西分出去一半,要拿回别人生产的另一半来补足,且这种交易还是绑定的,还不是交易对象可以一事一议自己选的,那就不健康,结果大概率好不了。

社会一直都在用各种理念给你洗脑,让你绑定更多的关系,好像你不绑定就不正常,会被其他的社会关系所排斥。为什么?因为社会本身作为一个有机体,需要忽悠你持续为它提供除你”自用回报“以外的额外贡献,比如你以为养孩子是给自己养的?给社会养的。你的关系越复杂,社会能拿到你产出里的剩余价值就越多;而你的关系越是纯粹简单,它就越无法得逞,你就越能拿到接近自身产出的100%。

(完)

..................................

Tips:如何不开户交易美股和黄金?(点击蓝字,查看详情介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