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掀起“去明星化”革命: “工业化”建设破局“英雄时代”​

作者:柳白

500

近期,沪指涨势如虹,成功突破近10年的高点,市场总成交额更是达到2.8万亿元。然而,随着A股行情持续高涨,部分公募基金却开启限购模式。

Wind数据显示,以暂停申购起始日计算,截至8月13日,月内已有303只(份额分开计算)基金暂停申购或暂停大额申购,包括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国际(QDII)基金等多种类型,有的基金单日限购额甚至低至100元。

绩优基金纷纷限购

8月9日,为进一步保证基金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中欧科创主题和中欧医疗创新分别公告称,单日单账户限购100万和10万元,自8月11日起生效。在此之前,中欧数字经济已于8月6日起暂停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

工银全球精选发布公告称,自8月11日起,对本基金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多笔累计高于100元的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进行限制,原因是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

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美元A也发布公告称,为保证基金的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公司决定自8月1日起对本基金申购、定期定额投资及转换转入业务进行限制。

数据统计显示,年初至今中欧基金旗下共有16只基金接连宣布限购以提示风险,涉及科技、医疗、红利、北证50等多个行业和板块。

不难发现,这些密集限购的基金大都是最近一年涨幅居前的绩优产品。截至2025年8月11日,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聚焦AI投资,近一年收益率149.64%,同类排名前1%;邵洁管理的中欧科创主题则聚焦科技创新产业,近一年收益率86.19%,同类排名前3%。今年科技板块迎来爆发式增长,主题基金倍受市场热捧,邵洁管理的另一只产品中欧智能制造已于今年3月3日起单日单账户限购10万元。

蓝小康管理的中欧价值发现近一年收益率36.95%,中欧红利优享近一年收益率36.06%。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创新近一年收益率84.49%,同类排名前3%。而早在2021年1月,医药行情逐渐走高时,葛兰的另一只产品中欧医疗健康也曾宣布在代销渠道限购10万元,并延续至今。

作为专注医药板块投资的基金经理,葛兰长期看好创新药板块的发展前景。在最新发布的二季报中,葛兰表示将保持对创新药械产业链的重点配置。中欧医疗创新重仓的三生制药、科伦博泰生物B、康方生物、药明合联等标的,年内均收获翻倍行情。

业内人士分析,绩优基金采取“闭门谢客”,核心出发点仍在于保护持有人利益。当基金净值快速上涨时,短期资金大量涌入或将影响基金经理调仓效率,甚至摊薄原有持有人收益。限购可避免资金过快流入冲击投资组合,是专业管理者坚守长期价值投资、提升投资者体验的有力举措。

资管行业的“工业化”建设

基金行业除了进行限购以外,各家公司的基金经理也频频出现变动。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7月份以来已有457只基金产品出现了基金经理变动的情况,涉及被动指数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等多种产品类型。

整体来看,基金经理变更主要分为解聘和增聘。其中,基金公司增聘基金经理实现多人共管,一般出于优势互补、“老带新”等考虑。

从各家公司的总体变化来看,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加速“去明星化”,越来越多共管产品出现,部分产品在设立之初就由多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今年5月,证监会印发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特别提出,引导基金公司持续强化人力、系统等资源投入,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

7月24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4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9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4.39万亿元,这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4万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面对近34万亿元的资产管理巨量,依赖个别明星基金经理的“手工作坊”模式已难以为继,打造团队作战、专业分工、科技赋能、业绩稳定的平台式基金公司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行业痛点,多家基金公司响应《行动方案》中“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的要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能力建设投研平台,基金行业掀起“三化”建设。

中欧基金则选择以“工业化”应对。通过打造统一的投资理念、精细化分工机制与流程化协作体系,中欧基金自2023年起推行“工业化”投研体系升级,旨在提升投研效率与产品稳定性,力争在日趋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探索出一条凝聚团队智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表示,想要长期业绩的稳定兑现依赖的不仅是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更需要平台和团队的体系化支持。统一的方法论、开放互信的文化、代际传承的基金经理梯队,确保投资经验与研究资源能够持续积累。在这样的架构下,优质的投资洞见更有机会快速落地为交易决策,并在更大规模、更复杂的组合管理中实现可持续的业绩表现。

“工业化”的目标,是通过高度统一的投资理念和标准化流程,让团队成员之间能用同一种“语言”交流。这场改革的目标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即“中欧制造”。

例如,中欧基金投研团队推行的“五要素选股模型”,就是将选股的逻辑拆解为具体的要素和可量化的标准,让每一个环节都有清晰的定义和共识。这样一来,一个好的洞见就能被迅速理解、评估和采纳,大大提升了团队的整体效率,使投资机会不会在繁琐的沟通中流失。

窦玉明表示,从公司内部培养起来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在各自领域表现突出,无论是权益、多资产、量化还是债券业务,在“工业化”改造后整体能力均有较大提升,为中欧的“工业化”路径提供了有力的正向反馈,大大增强了团队继续“工业化”升级的信心。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公募市场中建立可复制、可延续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