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会晤之后的美乌欧会晤,俄乌停火轮廓已经显现

继北京时间8月16日美俄首脑会晤之后,8月19日美乌欧首脑再次会晤。综合两次会晤的情况,俄乌停火方案的轮廓已经显现出来。

500

我结合会晤中各方元首提出的主张及宣称达成的共识,今天就先来勾勒一下俄乌停火的基本轮廓:

第一,下一步的最终谈判,可能是美俄乌的三方会谈。

但马克龙是一根搅屎棍,要求欧洲必须上桌,举行美俄乌欧四方谈判。

马克龙的目的很清楚,体现法国及欧盟的地位和作用,他们要分上一块蛋糕,至少要喝上一口汤。

说白了,马克龙就是要搅局,本来欧洲那些国家就是乌克兰的啦啦队,现在却非要进场,显然不合理,缺乏充足理由。

问题是特朗普已经明确,下一步将是美俄乌三方会谈。这就相当于美国是主持和裁判,俄乌是对手。如果欧盟加入只会给谈判增加麻烦。关键是,美国要矮化欧盟的作用,不想让欧洲搅局。

而俄罗斯显然也不会同意欧洲国家加入会谈。因为欧洲那些国家是乌克兰一边的,这就会导致俄罗斯变成了一对二,场面上就不公平了。

因此,欧洲派人参加的四方会谈可能性并不大。如果特朗普妥协,俄罗斯也不会答应,那么谈判就将不可预见地延期,战争延续。

第二,边打边谈,一直打到三方谈判之前。乌克兰和欧洲的要求是立即停火,因为现在多打一天乌克兰就多吃亏一天。但普京和特朗普的共识是边打边谈。面对乌克兰和欧洲的要求,特朗普在白宫依然坚持边打边谈。

特朗普更看重普京的意见。比如,特朗普8月18日在白宫与泽连斯基等人会晤的时候,还一度中断会晤,致电普京通报情况进行商讨。

因此,边打边谈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现在还没有正式谈判,要求俄罗斯先停火,是缺乏逻辑的要求,俄罗斯不太可能同意。

第三,美俄乌三方会谈的结果,核心条件是三个:

一是居于俄罗斯现在占领乌克兰领土基础上的停火。也就是总体冻结战场态势,以现在的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战线作为停火线。至于乌克兰被占领土的主权归属,大概率不在停火条件范畴之内。

二是土地交换,是俄罗斯冻结扎波罗热与赫尔松的攻势,从现在占领的苏梅和哈尔科夫部分地方撤出,换取乌克兰从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俄军尚未占领的土地上撤军,俄罗斯获得完整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如果乌克兰拒绝,那将是现有战线冻结的停火。

三是美欧共同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也就是在全面停火协议达成之后,将以英法两国为主,美国和其他国家为辅,向乌克兰派遣特遣部队。英法部队靠近停火线部署,美军靠后部署。英法等国的目的,是要通过派遣“特遣部队”驻扎乌克兰,寻求获得瓜分蛋糕的机会。而特朗普答应派遣部队,根本目的是为美国公司进驻乌克兰开采矿产和石油天然气提供安全保障。英法美等国,还能长期对乌克兰进行“合法”的军事占领。

因此,俄乌战争的本质是代理人战争,其本质性结局,那就是乌克兰被美俄瓜分了,欧洲那些国家还想参加瓜分。美国拿走了乌克兰全部国企和所有资源的免费与免税开采权,俄罗斯夺走了乌克兰1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以及那片土地上的大多数人口和各类资源。而乌克兰至今和未来,都将长期被排除在北约和欧盟之外。

可以这样说,泽连斯基是乌克兰的历史罪人,绝不是什么“民族英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