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育儿补贴”骗局席卷全国,已有多人上当

政策善意被恶意利用,骗子比补贴更早“找上门”。

2025年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这项全国性惠民政策刚出台,诈骗分子便“如影随形”蹭热点,制造出新型骗局。不到半个月时间,云南、福建、四川等地警方已接到超200起报案,长沙警方连发3条紧急预警:“现在就喊你领补贴的,100%是诈骗!”

500

政策红利,骗子比钱先到

育儿补贴政策本是为缓解家庭育儿压力、释放生育潜能的民生利好。从2025年1月1日起,每个孩子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不分孩次。

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全面开放申领渠道。目前,各省在线申请系统均未上线。

诈骗分子正是钻政策落地时间差的空子。“每次有惠民政策出台,总有一批骗子趁机浑水摸鱼。”一位反诈民警指出,他们抓住市民对政策不了解、对流程不熟悉的弱点,大肆撒网行骗。

诈骗三大套路,令人防不胜防

警方调查发现,目前“育儿补贴”诈骗主要呈现三种套路:

假冒官方发布短信:诈骗分子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声称可“快速申领育儿补贴”,诱导群众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伪造政府网站:诈骗分子制作高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地方卫健委网站,设置“育儿补贴申领”飘窗。这类网站界面看似与官方一致,实则网址存在细微差异(如将“gov.cn”改为“gov.com.cn”)。

制造紧张氛围:诈骗分子在微信群、QQ群发布“育儿补贴快速申领”“过期视为放弃”等虚假信息,通过“名额有限”“最后三天”等话术制造紧张氛围。

真实案例触目惊心

8月中旬,重庆北碚区蔡家岗街道的张女士收到一条短信:“您好!您符合育儿补贴申领条件,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即可领取3600元补贴,逾期作废!”

作为新手妈妈,张女士信以为真,点进链接填写了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万幸在最后提交关头,她想起社区反诈宣传提醒,及时停止操作。

另一位李女士则没有这么幸运。刚给娃换完尿布,她收到“【国家卫健委】您的3600元育儿补贴已到账”的短信,半信半疑点开链接后,银行卡瞬间被盗刷9800元。

在浙江绍兴,有市民反映收到“中国银联”发送的短信验证码,实为骗子后台发起的盗刷消费验证码。一旦输入,卡内资金立即被盗刷。

警方提醒:认准官方渠道,牢记“三不原则”

面对来势汹汹的诈骗浪潮,警方发出明确警示:现在就主动联系你“领取育儿补贴”的,一定是诈骗!

清江浦公安分局长西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赵国志强调:“正规育儿补贴申领不会主动发送短信和链接,也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更不会要求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

市民需牢记“三不原则”:

不点击不明链接

不扫陌生二维码

不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验证码

“如有所谓的‘补贴’小程序或App要求获取通讯录权限、短信读取权限、存储权限,一定是骗子。”北碚警方特别提醒。

遇骗应急指南

如已点击可疑链接,警方建议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切勿继续操作:特别是要求填写银行卡号、验证码、人脸识别或按其提示转账汇款

冻结银行账户:如已泄露银行卡信息,立即联系银行挂失

立即报警: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进行咨询举报

正规申领渠道将于8月下旬陆续开放,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申领,也可通过孩子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进行现场咨询。

绍兴一位反诈民警点破骗局本质:“所谓的‘中国银联’短信验证码,根本不是‘补贴’验证短信,而是骗子盗刷银行卡需要的验证码。”一旦输入,卡里的资金便会被盗刷。

政策落地需要时间,而诈骗从不等人。随着8月下旬各地官方申领渠道陆续开放,这场与骗子的赛跑将进入关键阶段。记住警方提醒:凡主动联系你领补贴的,都是骗子;凡索要验证码和密码的,必是陷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