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困住印度未来的巨网-印度农业困局2-危及印度国运的农业水资源危机

印度的水资源危机很严重,偏偏还没办法解决。

好,接着上期聊。

印度多数地区都很缺水。要想在这些缺水的地方种田,只有引水灌溉。

500

印度多数地区为褐色,处于严重缺水状态

要想进行灌溉,第一个办法就是修水库。在雨季把水存起来,然后在缺水时拿来灌溉农田。

但印渡的地形也不利于修建水库。

水库最好修建于河流的中上游,而且需要地形是丘陵、山区。因为这里修的水库才会有较大的库容,并且在中上游调节河流水位更容易。

而印渡的粮食主产区在北方的恒河流域,地形主要是平原。

500

在平原地区修建水库,因为地面平坦。建成的就是一个狭长的水库,淹没面积很大。

500

而恒河流域居住着5亿人口。要修建水库,就会涉及到上千万人的家园被淹没和搬迁安置。

500

所以恒河流域想大规模修建水库是不现实的事情。

此外,印渡的泥沙也大大限制了水库的有效性。恒河年输沙14.51亿吨,居世界第一。是已经治理过的黄河年输沙量2亿多吨的7倍。

因此,即便恒河流域硬要在平原上修建大库容的水库,泥沙也会很快将其淤积填满。

尼泊尔起源的河流贡献了恒河总流量的 约1/3,旱季甚至可达一半。如果在恒河上游的尼泊尔境内修建水库呢?

500

红色箭头指的是尼泊尔流入印度的三条大河

事实上,印渡已在尼泊尔境内修建了科西河大坝等多座大坝。但尼泊尔一直认为很吃亏。例如印渡控制了科西河大坝的水闸和发电站。但科西大坝90%的电力输往了印渡,尼泊尔仅获象征性补偿。此外,大坝修建时,会淹没尼泊尔的土地。尼泊尔人还觉得印渡取水过多。

总之,现在想在尼泊尔境内水库已经不现实。

而我国想修水库却容易多了。平原周边有很多的山脉、丘陵,很容易在河流上游选到适合建立水库的位置。

500

此外,除了黑龙江,我国没有全部掌握外,我国还全部掌握了黄河、长江等大河。想修水库,随便修。

500

所以印渡修水库在地理上,要远比我国困难。

那么从其他河流远距离调水呢?印渡的地形,让远距离调水很难实现。

 要实现远距离调水,比修水库还要困难。至少需要几个条件:

 第一:水源地比输水目的地的海拔要高,或者海拔相同。这样可以实现自流灌溉。

 第二:调水途中,没有山脉等大的地理障碍。

第三。取水点要有足够的水。

 而印渡的自身条件就存在问题。

 印渡的粮食主产区在恒河平原的旁遮普等地,最有效的调水方式就是从纳尔默达河调水到恒河。

500

但这中间有温迪亚山脉阻隔。因为取水点-纳尔默达河这里的降雨量也不多。

500

所以即便调水过去,也没有办法解决旁遮普等地缺水的问题。另外,就是印度东部的降雨量在恒河下游较多,距离旁遮普很远。而且调水哪里有从下游往海拔较高的上游调水的?

所以,印渡远距离调水是不可能实现的。

印渡修建的用于灌溉的运河,都基本在恒河上做文章,解决当地的灌溉。但因为取水点位于恒河上游,本身水量就有限,所以还是无法解决旁遮普等地缺水的问题。

而我国实行远距离调水的条件就非常好,只能感叹祖先给我们开了挂。

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而我国南方水多,而河流的发源地在西南地区。这里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地区,分布着很多世界级的雄山巨峰,截留了来自印渡洋的西南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水汽。让这里降雨丰富。

500

还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山地冰川。

500

这里是河流上游,又地势较高。所以能支持西南地区向缺水的西北、华北平原远程调水。

500

此外,就是河流的中下游都是平原。

所以我国已经实施了南水北调的中线和东线工程。西线调水,因为中间有山脉阻隔,需要打隧道,所以现在没有建设。

既然前面两个办法都不行,所以只能开采地下水来解决农田灌溉缺水的问题。

印渡是全球最大的地下水用户,年用水量达到2500亿立方米,占全球地下水抽取量的约 25%。地下水支撑了印渡 60% 的灌溉农业 和 85% 的农村饮用水供应。

印渡粮仓-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西部,地下水灌溉占比 90%。德里、班加罗尔、金奈等城市的用水,也非常依赖地下水。

印渡地下水含量最丰富的是冲积平原含水层。主要分布在北方的恒河-印渡河冲击平原和东西两海岸河流冲击平原。含水层由砂、砾石组成,所以透水性好,地表的雨水能渗透到地下储存起来。

500

正是因为有这些宝贵的地下水,恒河-印渡河平原才能实现一年种植多季,才能成为印渡的粮食主产区。

而硬岩含水层就存不住水。可以理解为地底下是一块大石板,地表的雨水无法渗透下去,都流走了。只有在少量石头缝隙可以存住水。但打井时需要精准地找到这些缝隙,不然也是打不出水的。

而印渡60%的国土下面都是硬岩含水层。其中就包括德干高原,这里的耕地占全国的30%。所以这里也无法靠开采地下水实现复种。

另外就是沉积岩含水层,例如拉贾斯坦的砂岩,这里储藏的是不可再生的化石水。一旦开采完就没有了。

可以这么说,如果失去地下水的供应,印渡的农业和很多重要城市的繁荣都将不复存在。

但印渡长期竭泽而渔地开采地下水,将让这变成现实。

印渡地下水开采已产生了地下水超采还有地下水污染、耕地盐碱化等衍生的诸多问题。

首先,我们分析印度农业为何会出现地下水超采?

上世纪60年代大漂亮为了对抗红鹅的“输出格命”政策,针锋相对地搞了一个“绿色革命”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通过让发展中国家购买大漂亮的化肥、农药、优良品种、农业机械、灌溉设施等等。改善本国的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产量,消除穷国爆发革命的土壤。

印渡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好事, 从20 世纪 60 年代起,印渡就靠大漂亮贷款购买大漂亮化肥农药,搞起了“绿色革命”。

其核心试验和推广地区主要集中在 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北方邦西部。最后让这里成了印渡粮食生产的核心区。

500

但选择在这里建立粮食生产核心区,本身就是件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

这里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的交接的地带,干旱少雨。又位于印渡河和恒河的上游,河流的水量不大。

500

印渡河相当于我国的黄河。在这里搞绿色革命,相当于在我国内蒙的河套地区,引黄河水,抽地下水,建成粮食主产区。

500

这看起来就是大漂亮在大平原地区的小麦区的翻版。

500

那里在干旱少雨的草原上开垦,然后开采奥加拉拉含水层的深层不可再生地下水,强行把那里建成了大漂亮的粮食主产区。

500

而且这里的情况看起来更严重。

第一。这里种植的是水稻这样的高耗水作物。

第二。政府补贴电费,农民 24小时免费抽水,导致地下水无节制开采。

第三。偷采严重。

全印渡仅 10% 的水井 有官方记录,其余均为非法开采。根据印渡中央地下水委员会数据,私人水井数量超过3000万口。

如今,印渡超过72%的地下水已经干涸。旁遮普邦70%的区块地下水处于“超采”状态。部分区域,例如旁遮普可能在未来20年内耗尽可采地下水。

500

在孟买西南部130公里的沙哈布尔,当地村民每天都得到远处的这口尚未干涸的大水井取水,然后再提回家。

不仅如此,拉贾斯坦邦开采的是不可再生的化石地下水。

另外,旁遮普邦还因为地下水灌溉,34%耕地已出现盐碱化。

据预测,即便采用滴灌节水和减少种植水稻这样的高耗水作物。印渡也将会在2035年至2040年,粮食无法自给,沦为粮食进口国。预期最乐观的估计,粮食自给率也只有90%。

那时候将引发大的社会动荡。

印渡粮仓-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西部,这里生活着1.2亿人口,紧挨着首都。一旦这里的粮食生产崩溃,那可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印渡现在的人口有14.6亿人,印渡将会出现1.4亿人的粮食缺口。这么大的人口体量产生的缺口,国际市场未必接得住!

我国的华北平原也因为地下水超采,出现了地下水漏斗。但幸运的是,这里开采的地下水70%是浅层地下水。可以用地表水进行补给。随着南北北调工程实施,地下水位逐年上升。预计可以在30至50年内恢复地下水位。

500

但印渡可没有我国这样有利的地理条件,实行远距离调水来进行调控。

但幸运的是,与大漂亮相比,印渡的地下水超采解决起来在地理上更有优势。

因为大漂亮粮食主产区超采的是奥加拉拉含水层,这里是不可再生深层地下水。而且水储藏在密闭空间内,很难用地表水去回灌补给地下水层。

而印渡的地下水含量最丰富的冲积平原含水层,这里是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由砂、砾石组成,所以透水性好,可以采取地表储水自然渗漏,或者简单粗暴地往井里回灌的方式快速恢复地下水。

但很可惜的是,印渡既没有协调能力,也没有钱。

印渡不像我国有一个强力的中央政府来解决这些问题。

印渡其实是一个部落版的散装国家。他们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地理名词。托了英国殖民的福,终于在1947年印巴分治后建立了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国家。

500

所以这些邦对用调水来解决水危机的事情,都是各顾各的。中央政府没有统筹能力。

然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钱,甚至需要损失短期的经济利益,来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但印渡政府就偏偏没有钱。

我国是靠自己大一统的历史传统,加上已完成工业化后拥有的雄厚财力,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矛盾。

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能学得会!

但还有更麻烦的,就是地下水开采引起的污染。

印渡有41%人口即6亿人 的生存安全受到地下水污染威胁。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环境健康危机之一。

500

由于地理原因,印渡的地下水溶解了地下岩石含有的氟、砷、铀。此外,地下水中还有化肥、粪便渗漏引起的硝酸盐、制革厂、电镀厂排放引起的铅、铬超标。

这些有害物质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例如:长期饮用含氟的水会导致氟骨症、牙齿损坏。

500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