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分流是否合理?
中考分流一度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这一做法是在通过考试将学生分流至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看似公平,实则这一政策背后,隐含着教育公平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深刻博弈。
首先是过早标签化的问题。14~15岁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且个体差异较大,对社会的认知仍处于朦胧状态,过早的中考分流极易造成“一考定终身”效应,势必扼杀晚慧学生的成长空间。其次当下的职业教育由于其客观上的质量短板,社会认可度极低。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因投入不足而导致的设备落后、师资薄弱、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管理松散以及学风堪忧等的现状,职校被普遍认为是“差生归宿”。中国的职业教育拟模仿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双元制模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未来的高级技师在收入待遇上远超公务员并得到全社会尊重还需几代人的努力。
取消中考分流,民间早有呼吁,但我们的官方不为所动,只是采取了一定的考试优化。
这种近似残酷的中国教育,一方面真的苦了我们的孩子们,同时这真的是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未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