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地缘优势?
为何我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能一次次跌倒后又能爬起?我国始终能站在世界强国之列?
从地缘上看,我国拥有让国运绵长的独特优势。这个优势可以用四个字来归纳:平战工农。
平战是指军事方面,我国的地形能适应和平与战争的转换。既能保证文明不至于被外敌彻底摧毁,也能在和平时期发展经济。
工农是指经济方面,我国的地理条件,宜工宜农。我国适宜开展农业,能在工业革命前成为强国。我国也有很好的开展工业的条件。在工业大兴的今天,也能抓住机会,发展壮大。
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就不完全具备这种地缘上的优势。要么就无法保证文明延续,要么只能强大一时,后面就不能再次崛起。
过去西方的地缘政治学家的理论有历史局限性,没考虑地形对军事方面的影响,也不考虑经济方面的因素。
例如英国人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认为拥有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最有利于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导者。但事实是,位于心脏地带的大鹅,并没有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导者。反而在冷战中,被大漂亮拖垮。现在只能在表面上维持大国的地位。
而后来大漂亮家的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又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他认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
但这又产生了新的问题。边缘地带、心脏地带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为何位于边缘地带的有些国家强大,有些却很弱小?
因此,我认为看地缘,必须考虑地形和经济因素。
我们先从军事上看我国的地形优势。
从军事上看,要保证本国的国防安全,最好是有山脉或海洋、河流等形成地理屏障,保护本土安全。但这种地理屏障,又往往与发展经济有冲突。
例如山区往往交通不便,修个路的成本比在平原要高很多。而平原地区,确实更有利于发展经济。但是由于地形平坦,不利于防守。在外敌的突袭中,搞不好就会被一波推平。文明的延续都成了问题。
我们先看清朝时期的版图。
可以看出清朝在各个方向上,已经占据了地形上的优势。边境上都基本控制着高山、高原、密林。外敌是很难入侵我国本土的。
从军事上看,我国的地形,比绝大多数国家都要好。
但世事无绝对。我国近代仍然有毛熊、小日子、大漂亮这样的外寇威胁本土,甚至直接入侵到本土境内。
这个时候,我国的地形让我们的文明没有被摧毁。
我国在边境外围有重重山脉保护的情况下,内部还有两套地形体系。
第一套体系,是位于红色线内的堡垒地形。
它位于我国第二阶梯内,海拔在500米以上。涵盖了山西、陕西、云贵川、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外围有众多的山脉形成了保护。
但内部有面积不小的平原或盆地。人口不少。对外的交通,并没有被封死。仍然有关隘、河流形成交通孔道。
这里以关中平原为例。东边有崤山、中条山拱卫。中间是黄河是交通孔道。
这种险固的堡垒地形,即便是当代的机械化部队,也不容易打进来。
而第二套体系。就是位于第三阶梯的平原加丘陵山地。
这里便于发展经济。人口众多。这些大大小小的丘陵,要么在平原众多的地区,如华北平原,形成了一个个钉子。要么将南方的平原,分割成一块块。但这里又有大江大河形成了交通孔道。这些丘陵地区同样不利于机械化部队进攻。
即便第二套体系,想完全占领,也是很难的。
因此我国可以在战争时期,退避中西部地区,抵御外敌。在和平来临时,在东部地区发展经济。这种有进有退的地形,让我们保持了文明的韧性。
而反例就是毛熊。
按英国人麦金德提出的陆权论,毛熊简直在军事上是无敌的。但从地形上看,它在国土防御上却极其脆弱。
从地形角度看,毛熊就只有一套地形体系。它的人口主要分布于平原地区。
它的山地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
但我们看它的人口分布。在贝加尔湖以东,人口稀疏,只有不到700万人口。
也就是说,如果平原地带被全部占领,它也就灭亡了。
它这种地形的问题是一马平川,四面受敌,国防成本极高。
西边是东欧平原,利于德法等西欧强国的进攻。东南部,挨着哈萨克斯坦的地区,也是平原。这里是古代亚洲游牧民族迁徙的通道。东边是平缓的乌拉尔山脉。一旦和东面的东大翻脸,也无险可守。
所以毛熊说自己没有安全是真的。它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得付出极大的国防成本。
在战争时期,毛熊即便能取胜,也是依靠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例如拿破仑攻打沙鹅。在拿破仑打进首都莫斯科后,沙鹅再放火焚烧城市。沙鹅靠这种焦土策略战胜了敌人。
二战时期也差不多。德国也打到了莫斯科城下。
这种每次遇到外敌,就得靠在本国腹地深处,用惨胜来战胜敌人的方式,是无法长久的。
到了冷战时期,大漂亮采取了一种很巧妙的方式。联合东大,让毛熊在全世界多线作战,维持庞大的没有经济产出的军队。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红鹅的军力规模为全球第一。军费占GDP的14%,占财政支出的35%,成为当时全球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
结果红鹅被活活拖垮后解体。
现在毛熊的情况也不算好。
2025年毛熊的军费预算为1700亿美元,占GDP的6.3%,占联邦预算的32.5%。毛熊2024年军费就有462亿美元。而经济实力强得多的欧盟军费才457亿美元。
所以我们预计毛熊未来的情况不会乐观。
我们再从经济上看我国的地理优势。
我国的地理条件宜工宜农。我们可以拿世界四大工业区的西欧(英法德)、东欧(大鹅)、北美(大漂亮)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我国竟然是工农业双圣体。
首先看农业。
我国拥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是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气候。其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作物生长期的温度和水分要求。
因此我国是古代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人口长期位居世界第一。
而西欧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不利于粮食种植。虽然降雨充沛,但夏季夏季温凉,气温偏低,作物无法成熟。
而毛熊现在是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但它的农业也存在很大的隐患。它的粮食主产区在西南部地区,当地是温带草原气候。
这里年降雨量只有200至500毫米,没有达到冬小麦种植需要的水分要求,因此容易产生干旱。
所以这里必须进行灌溉。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经常发生干旱。未来它很可能保不住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的位子。
而大漂亮的情况也跟毛熊很类似。它的农业是虚假繁荣,是靠透支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它的粮食主产区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其中种植小麦的地区,当地气候也是温带草原气候。
这里同样也有降雨量没有达到小麦种植所需水分的问题。
这里靠开采地下水来解决灌溉问题。这里的地下水主要来自不可再生的深层地下水。
因此大漂亮的农业在生态上是不可持续的。这里的深层地下水在未来20年内就会枯竭。到时候大漂亮的农业也会崩塌。
接下来再看工业。我国除了发展农业有优势,发展工业也有优势。
当代工业强国,需要的地理条件是要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世界上的四大工业区,除了东亚地区,其他三个地区都不完全具备以上四个条件。
西欧有煤炭、铁矿,发展水运也很有优势,但缺少石油,现在被大漂亮卡着不让它继续用来自毛熊的廉价能源。因此它的制造业能源成本很高。西欧的制造业会失去优势。
大鹅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但是由于本国天气寒冷,不利于发展水运。因此它发展制造业没有优势。
因此从资源角度讲,如果欧盟和大鹅联合,就补足了双方的各自短板。这将有可能形成工业能力最强的地区。
这是东大和大漂亮无法接受的。
而大漂亮也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油。但弱点也是水运存在劣势。由于国土远离欧亚大陆,它发展海运的成本高。密西西比河上游、五大湖冬季会结冰。内河航运存在季节性断航。
所以它发展制造业没有物流成本优势。它在1968年开通到亚洲的集装箱海运航线后,工业产能逐渐转移到最有利于发展水运的东亚地区。
而我国有煤炭、铁矿、石油,也靠近大鹅、中亚、中东上这些石油丰富的地区。
自然条件也利于发展海运和内河航运。
我国是世界水运最繁忙的地区
我国才是发展工业的圣体。
所以,我国的工业产能才能成为世界第一。
如果对比其他国家,就会发现我国的优势是多么的可贵。
例如中东地区。这里位居欧洲和亚洲来往的十字路口。
地形上无险可守。即便伊朗这样有局部的高原地形,但人口太少了,完全无法和我国中西部有庞大的人口的情况相比。
中东地区严重缺水,不利于发展农业。石油丰富,却缺少煤炭、铁矿。这里基本没有河流,更谈不上发展内河航运了。
正因为我国拥有攻守兼备的地形优势,我国才能一次次度过国运衰退期。后面又能利用宜工宜农的地理优势,抓住发展机遇,实现国家复兴。而大鹅、大漂亮这些国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暴发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