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兵不血刃!美国阴谋的确得逞,小国最新表态狠狠打脸,给跪了...

作者 | 尧风

01中国兵不血刃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交部长赵显3日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韩国政府立场是在与美国、日本开展合作的同时,也致力于与中国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500

在谈到地区局势时,赵显认为中国在南海、黄海地区的所作所为,给东北亚地区的邻国造成一些困扰,希望看到中方在处理双边关系、地区事务上遵守国际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发展很好,成为各方的竞争对手。韩国需保持警惕中国的崛起,将其视为挑战。但同时,韩国意识到与中国接触的必要性,单方面的试图遏制中国,并不会像所期望的那样奏效。

之前,韩国总统李在明曾在就职记者会上表示,韩国将尽快改善韩中关系,展开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实用外交”,守护和平与国民生活。

500

从这些表态中,可以看出韩国对中国是很矛盾的。一边向中方传递“希望保持良好关系”的信号,一边又选择加强和日本的合作。很明显,韩国意识到自己经济方面离不开中国,但又怕受到中国威胁,准备加强和日本的合作,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可以看出,韩国没意识到自己的困境,是丧失战略主权导致的。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啥都不靠自己,那能安全吗?

韩国最新表态意味着两点,一个是狠狠打脸美国,另一个则是“跪了”,不同往日的是,这次是给中国跪了。

02 美国阴谋的确得逞

为啥韩国最近对中国释放友好信号呢?和美国的关税政策有很大关系!7月30日,美国宣布将对韩国征收15%的关税。前提是,韩国必须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让美国拿走大额利润。但问题来了,这笔投资几乎占到韩国GDP的20%,对韩国经济是不小的负担。其中1500亿美元用来扶持美国造船业,会对韩国造船业产生严重威胁。韩国对美国农产品、汽车等全面开放市场且不征收关税,导致韩国车企、半导体产业等受到价格冲击,面临市场萎缩的风险。可以说,韩国用让渡自己的经济主权作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喘息机会。

500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沉重的经济压力让韩国意识到,改善中韩关系势在必行,失去中国市场会更加危险。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韩国不断加强和中国的经济合作。2003年后,中国连续21年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的25%以上。最重要的是,制造半导体用到的稀土材料,50%以上都是由中国提供。韩国汽车等产业的全球销量,大部分都依赖中国市场。可以说,两国密切的经济联系,深度绑定的供应链,都注定韩国不能和中国脱钩,不然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之前尹锡悦政府配合美国政策,禁止对华运输芯片,想遏制中国的芯片产业,结果自己的半导体出口暴跌。同时双方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让韩国损失很多经济利润。再加上中国进行产业升级,不断挤压韩国优势产业生存空间。这些严重反噬,倒逼韩国回调政策。之后美国要求韩国遏制中国造船业,韩国吸取之前教训,不敢轻举妄动了。因为它一旦配合美国,最吃亏的还是自己!

500

03 中美态度

其实中国对韩国态度一直很明确。之前多次表明立场,说中韩关系不应该受第三方因素影响,中方一贯反对选边站队和阵营对抗,我们愿同韩方一道,推动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为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发挥积极作用。

7月赵显和王毅中韩两国外长的通话,王毅提出三点建议。首先,中方强调政策要有稳定性。希望韩国不要换个总统,就改变对华态度,这样对双方关系不利。想看看韩国现任政府,走什么样的外交路线。其次,韩国要坚持独立自主。这其实是把丑话说在前头,韩国和美国交易可以,但不能拿中国当筹码,触碰到底线,不然中方会随时采取反制措施。此外,中韩要增强互惠互利。韩国最近的表态,也是对这次通话的回应。

500

而美国之前扶持韩国,不是把它完全当成盟友,而是把韩国作为遏制中国的棋子。韩国的半导体设备等关键技术受制于美国,安全高度依赖美国核保护伞,外交要看美国脸色行事,自主权几乎没有。要求韩国承担更多军费,韩国就得接受成本转嫁。但绑架韩国在南海问题站队,一起对付中国,韩国却不敢,它清楚不能乱碰中国的底线。而且,韩国在经济领域,保留部分自主空间,始终坚持“经济优先”的策略。3月份,韩国政府顶住美国压力,允许SK向中国出口 NAND闪存芯片就是证明。这也折射出韩国的底线,适当让步可以,牺牲经济命脉想都别想!

04 结语

韩国实用主义外交路线,本质上是想安全依附和经济自主两手抓,这明显是在中美博弈的夹缝中走钢丝,试图用“模糊外交”的方式蒙混过关,也许这种策略之前行得通,但在大国博弈白热化的今天,很难再持续下去。如果韩国再不改变“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现状,等待它的将会是被彻底撕碎。

战友们,欲了解更多,就来【新财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