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训练营模式为何能坚持十年?这家企业下了一步好棋
文 | 萧田
过去两周,外卖行业价格战再度升温。曾被认为早已板结固化的外卖行业,上演了从“杀疯了”到“卷不动”剧情。
零和博弈之下,一场约谈也将内卷按下了暂停键。
后发而至的京东就掏出了新打法——推出“七鲜小厨”,延续商城自营的思路,率先扛起反内卷大旗。
“反内卷”的风吹向了各行各业,无数企业和个体正在掀起一场反内卷的变革。
物流业是一项关于最短路径和最低成本的运筹学系统工程,也是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但回顾过去一年,整个行业也都深陷内卷式竞争当中。
那么,供应链物流行业又该如何反内卷?有这么一家就尝试给出自己的解法。
商业竞争从来不是零和博弈,而是生态共建共享。反内卷的破局之道在于从“价格战”到“价值战”的转型。
7月23日,2025第十届日日顺创客训练营正式开启。今年,22所高校近200师生走进日日顺,一同见证并揭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业创新成果,物流业的价值战正式打响了。
日日顺给出的解法是:埋下种子,种下大树,孕育生态。
1、播下一粒种子,激活“物流萌新”的创客梦
“要么与AI同进化,要么被AI边缘化”。
出于对人才的重视,早在10年前,日日顺就携手中国物流学会联合主办“日日顺创客训练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学以致用、用以思学的创业创新舞台。
这个舞台,一边链接行业一流资源,把供应链最前沿的发展趋向和最实际的产业需求带到大学生创客面前,另一边借助学校和学生资源共同来深入到企业内部,鼓励青年创客们大胆探索,为行业瓶颈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已累计孕育创业课题503项,成功孵化项目261个,申请国家专利145项,60个项目实际落地应用。
正如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任豪祥所言,“这一数据的显著增长,生动印证了日日顺创客训练营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也折射出在校大学生从‘实验室’走向‘训练营’,从‘教室课堂’走向‘物流实践基地’的强大驱动力。”
在日日顺供应链CEO鞠衍亮看来,创客训练营的本质就是四个字“融智、聚才”。
在十年的创客营过程当中,日日顺已经吸引超过5万名“物流萌新”参与,不断激活大学生创客创新梦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之外,日日顺通过锻造人才链,搭建起了“创新人才蓄水池”,为物流与供应链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2、日日顺这颗“产学研结合”的大树有何不同?
“卷,太卷了”,中国车企圈为了争赛道、求生存,非理性竞争正在扭曲整个汽车行业的价值链条。
只有让“内卷式”竞争刹车,才能踩下中国工业“换道超车”的油门。
中国工业的未来,不在“卷”,而在“新”。这个“新”就是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不断锤炼真功夫、真本事。
那日日顺创客训练营为什么能坚持十年?关键在于其自身够硬。
日日顺凭借多年来为海尔提供家电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服务,搭建起了扎实的大件物流服务和数智化供应链能力。
若仅将日日顺定义为大件物流企业,可能未能充分反映其业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
事实上,日日顺供应链的业务版图和市场影响力远超这一单一标签。
从诞生之日起,日日顺一直坚持做一件事——供应链创新。
目前,日日顺在全国构建起了线上线下全渠道共享的三级分布式仓储网络、覆盖全球的智慧运力网络,以及遍布全国的末端交互与送装服务网络。
另一方面,日日顺也在深耕数字化能力,打造更强的服务体系和想象空间。
日日顺已形成了包括订单优化管理、仓储管理、运力调度、智能路由规划以及智能装备在内的超过20项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超过40套信息系统,拥有190项软件著作权以及53项专利。
这些技术应用与供应链管理的深度融合,为各行各业的客户带来了更高效、更可靠的服务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些能力的加持下,日日顺正将数字库存这样创新型的运营模式率先在行业落地,以助力越来越多企业用“更小的库存做更大的生意”。
3、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日日顺生态价值的更多可能
不久前,《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印发,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物流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在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指导,中物联组织开展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日日顺入选首批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典型案例名单。
下一个十年,将是物流产业的“繁荣新纪元”,数字化+新能源化+AI将从底层改变、重塑整个行业。
但这一改变,并非一夕之功。
日日顺前瞻地意识到,这背后靠的不是一家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生态的共创共赢。
所以,创客训练营模式为何能坚持十年?
日日顺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创客训练营的根本原因——成为一家“供应链科技生态企业”。
这不是一场比赛,而是持续创业创新的无限游戏。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毫无疑问地走在前列。而支撑技术爆发的深层力量,是中国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这背后正是千千万万个日日顺以无界生态共创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