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即国运3-西方如何抓住物流变革,成为强国
西方正是依靠抓住了历史上的物流方式变革的机遇,成为强国。
先讲第一点,要发挥出水运优势,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既然我们拥有上天赐予的水运优势,就一定会让国家变得强大吗?当然不是。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对于国家来说,也是如此。不然,为何现在看起来水运优势有明显缺陷的美国和红鹅。会成为世界超级大国?那也是他们的老祖宗。自己努力加上抓住了历史的机遇,才做到的。
要发挥出水运优势,也需要一些客观条件的保障。
首先,就是国家周边有安全的环境。
第一,有强大的军队,能保障外敌不能入侵本土。
第二,需要掌握海权。有强大海军,能保护对外贸易路线的安全。让自己的商船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贸易。
其二,就是自然资源的保障。
先谈谈工业革命前。如果想抓住从一四九二年到一七六零年这个时间段海运崛起的机会。需要三个方面的资源。
第一,木材的供应。这个时间段的海运,就是用木头帆船来进行贸易。需要海量的木材,用来造船。
第二,木头帆船依靠海风作为航行动力。最好贸易路线上有信风,即风向常年不变的风。如果是季风,即按季节变化风向。那么这种情况下,如果风向不对。需要等待顺风,需要等到下一年。这样完成一趟贸易的时间就会很长。
下面这张图展示的是地球上风带分布。
地球上的信风只存在于三处,这样的地方被称为向风群岛。分别位于大西洋加勒比海小安地列斯群岛北部的中南部岛群。
大西洋靠近西非的佛得角群岛北部岛屿。
东南太平洋的社会群岛东部岛屿。其中后者不在主要航线上。
第三,有取得第一桶金的战略空间。航线上不能有强大对手。不然贸易既不安全,也很难取得暴利。
在工业革命后。则最好本国有煤炭、铁矿、石油。或者能从国外渠道,保证这三样的供应。因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以煤炭为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内燃机。以石油为原料。此外,铁路、船舶制造。需要有廉价的钢铁,所以还需要有充裕的铁矿供应。
下面谈第二点,西方如何抓住物流方式变革的机遇,成为强国。
为节约篇幅,这里只分析英国、美国、沙鹅及后来的红鹅,是怎么抓住机遇的。
我们先分析英国是如何抓住机遇的。
前文提到的物流方式的六次变革,英国抓住了其中四次机遇。
首先,抓住了一四九二年到一七六零年海运崛起的机会。在此期间,占领了美洲、非洲、印度等大片的殖民地。取得了进行工业化所需要的第一桶金。它主要靠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有利的地理位置。历史上,英国一直算是欧洲的边缘地带。但是在大航海时代,我们却发现。僻处西方的英国,一下子处在时代的风口。因为它离美洲和非洲很近。
第二个原因,国土安全有保障。英国距离亚洲强大游牧民族很远,又是一个岛屿。在古代,外来的敌人很难威胁他的安全。
第三个原因,能得到充足的木材用来造船。欧洲的森林覆盖率可是达到了45%。这还是因为近代工业化破坏了很多的森林。虽然英国的森林并不茂密。但是英国距离森林资源多的挪威、瑞典、波兰并不远。可以购买到很便宜的木材。
第四个原因,利用了大西洋的信风。建立利润丰厚的三角贸易航线。
这个航线的过程是这样:
首先从曼彻斯特等地,购买铁质农具、纺织品。然后一路南下。顺着东北信风,乘着加那利寒流抵达西非。在几内亚湾向当地黑人购买黑人奴隶。
然后北上。航行到西非的向风群岛,即佛得角群岛北面。借助东北信风,乘北赤道暖流横渡北大西洋。抵达加勒比海的向风群岛。即小安的列斯群岛的多米尼克与马提尼克岛附近。然后在加勒比海各岛屿购买在欧洲市场很畅销的蔗糖。
接下来,就是返回欧洲了。在巴哈马群岛附近,借助墨西哥湾流。向东北航行到北纬30度,捕捉到这里的盛行西风。一路向东到达葡萄牙附近。然后回国,将蔗糖在市场上销售。
这个路线的厉害之处。在于全程顺风顺水,不用等待季风。当时整个世界的帆船贸易路线。像这样的情况,独此一家。上天在这一点上,的确是在眷顾欧洲人。
第五个原因。美洲、南部非洲,实力弱小、资源丰富。是很好的掠夺对象。例如,美洲的印第安人,又弱小又不团结。被英国人包括其他西方殖民者,连哄带骗加杀。弄得一蹶不振,抢掠了不少的土地和财宝。
其二。在一七七零年至一八三零年之间,建立了全国性的运河网络。用以联络各个工业区。据估算,一艘很原始的马力驳船能够运载的煤或铁矿石是马车运输的 30 倍。但是这些运河网络。由于运载能力和速度,都赶不上火车。后面逐渐衰落。
英国运河
其三,发起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铁路运输、轮船。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煤炭为能源的。此外,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标志就是兴办炼钢厂。炼钢就得需要煤炭、铁矿。英国的煤炭和铁矿,都储量大,而且还质量好。
此外,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度-70度之间。所以。目前世界上的工业强国,都出现于这个纬度。这并不是偶然,因为想搞工业化,就得有煤炭。
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其三,抓住了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二零零八年间的两次物流方式变革。虽然这两次变革并不是英国引领。但英国基本上也跟上了这两次变革,所以也享受到了时代的红利。
同样,也正是抓住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后续的德法意美俄日等国的国力,和老殖民者葡萄牙、西班牙的国力拉开差距。成为了新的殖民强权。
接下来,我们谈谈沙鹅和后来的红鹅是怎么抓住机遇的。
前文中提到,沙鹅的水运禀赋很差,是我们比较的大国中最差的。但即便这样,它仍然凭借努力。抓住了从一四九二年到一七六零年间的三次物流方式变革。一度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首先,从一五八零年到一八三四年间。征服了西伯利亚、阿拉斯加。一五八零年以后,沙鹅越过乌拉尔山。以哥萨克为主力,依靠纵横交错的河流进行蛙跳式征服。遇到河流间没连通的地方。就扛着船,步行一段距离。到达河流后,接着去下一个地方。这样的方式,跟大鹅历史上从瑞典邀请来的维京人的战斗方式是一模一样。就这样,沙鹅靠极少数人,就征服了人口稀少的西伯利亚。
背后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是西伯利亚遍布的动物毛皮。尤其是分布于我国外东北的紫貂,它的毛皮最为昂贵。这些毛皮拿到欧洲,可以卖出天价。事实上,沙鹅当时从西伯利亚征收到的毛皮。带来的收入,最高峰时接近每年国库的一半。
虽然这块土地,亚洲的强国从来都是没兴趣的。但正是这片土地,将沙鹅扶上了强国的宝座。
不仅如此,为了毛皮。沙鹅的前锋一度达到美洲西部的旧金山。提到这里,真的很佩服沙鹅他们的勇敢无畏!
其次,跟随西欧,完成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了中亚的征服,掠夺了大清北疆的大片土地。至此,沙鹅版本基本成型。后面更是倾尽国力,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西伯利亚铁路。
后来的红鹅,主要还是依靠铁路来进行国土开发。并赢得了二战的胜利,登上了世界超级大国的宝座。
苏联二战时期宣传画-俄国熊的成长,赤裸裸地宣布了领土得到的时间表。
但是,由于红鹅的水运先天条件太差。加上没有跟上二战后发生的钢铁技术变革、集装箱应用于海运等一系列技术革命。在大漂亮发明了集中箱应用于海运后。红鹅和大漂亮的国力一下子就被拉开了差距。最后在国力的消耗中,支撑不住。失去了冷战胜利。最终,红鹅于一九九一年解体。
最后。我们分析大漂亮是怎么抓住历史机遇,成为世界霸主的。
客观来说,我真心很佩服大漂亮。历史上真的很奋发图强,它居然抓住了前文提到的物流方式中的四次机遇。让一个偏僻之地,成为了世界上的霸主。
首先,吃到大航海时代的红利,并成功立国。从17世纪初英国人在东海岸建立殖民地,到一七七四年独立。大漂亮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也深度参与了三角贸易。大漂亮一开始是帮助英国商人修船。后来又建立了造船工业。并发展起了烟叶、粮食种植,和加勒比海众多的欧洲殖民地进行贸易。后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倾尽国力支持大漂亮独立,让大漂亮成功立国。
美国国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因支援美国独立,弄得财政崩溃,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愤怒的民众送上断头台
其二,完成一系列的运河。打通了五大湖到东海岸和密西西比河的航道。并在五大湖地区建立了大漂亮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这些运河主要有一八二五年建成的伊利运河,连接伊利湖到纽约。一八三三年建成的俄亥俄和伊利运河。一八五三年建成的瓦巴什和伊利运河。
之所以在这里建立重工业基地,是因为这里分布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
和中国主要依靠河流之间的天然湖泊开挖运河相比,美国建设这些运河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例如伊利运河,完全是靠原始的黑火药。把阿巴拉契亚山脉硬生生地炸出口子,然后开通的。
伊利运河修建场面
整条运河总共有83个水闸。运河在我们今天看来小得可怜。只有12米宽、1.2米深,只能走排水量不超过75吨的小船。
因此,美国的内河航运,先天不足。全是靠大力出奇迹硬干出来的。这里的物流成本。在欧亚大陆靠海靠江建立的工业基地面前,完全是打不过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五大湖制造业的衰落无药可救。
现实也正是如此。后面美国就把发展交通的注意力,放在去修建铁路和公路上面去了。
其三,通过修建铁路,完成国土统一。其中以一八六九年,完成的太平洋铁路最为壮观。一直到一九一六年,美国完全陷入了修建铁路的狂潮中。高峰时期,铁路里程达到41万公里。简直有点想让铁路村村通的意思。
美国密如蛛网的铁路网
其四,西部发现石油,吃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红利。
其五,在一战、二战期间。隔岸观火,消耗老列强,赢得二战胜利。掌握了世界海权。
其六,二战后。利用集装箱应用于海运,让海运成本优势低于陆运。完成全球产业布局,取得冷战的胜利。
但是,花无百日红,美国能笑到最后吗?我分析,由于国内水运条件的天然缺陷,物流成本天然高于欧亚大陆沿海国家。未来大漂亮的产业没有成本优势,这将导致大漂亮失去世界霸主地位。
下面谈第三点,各国兴衰的启示。
通过对英国、沙鹅、美国成为强国的历史盘点,可以得到以下三个启示:
首先,历史是曲折的。我们一般认为,海运是成本最低的物流方式。其实这个情况也没有多长时间。工业革命后,铁路运输。在很长时间内,对于开发内陆地区,是最廉价的方式。所以,美国才会大修铁路。后来红鹅才会依靠铁路成为超级大国。而且,现在对于世界上没有水运条件的地区,铁路仍然很有价值。
其二,人的主观能动性很重要。
我在《水运即国运2》里面提到过。由于自然条件的局限,大漂亮和大鹅的内河航运、海运竞争力就是赶不上中国。
但是他们依然通过努力,成为了世界强国。美国是硬生生地在五大湖地区这样的交通死角。开挖运河,连通大西洋和密西西比河。建立了国内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到二战后,这个地方才失去竞争力。
作为对比,具备水运天然优势的中国。因为错失了大航海时代、第一次及第二次工业革命。反而一度成为弱国。
其三,知耻而后勇。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先辈,通过艰苦努力。终于补上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短板。并抓住了第三次产业革命带来的产业机遇。并且,在高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新能源建设上。我们实现了弯道超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加上我们原有的水运优势,终于可以谈一谈啥时候可以实现国家复兴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