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矛盾的根源,都在这个点上

文:蔡垒磊
先说结论,所有的矛盾会发生,本质上就都是因为一个点:搞不清该听谁的。
记住,其他的都是表象,比如价值观不和,性格不匹配等等,都是表面而已。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契合的,遇到分歧,肯定要解决一个“该听谁”的问题。公司里很简单,谁为结果负责就听谁的,谁不乐意就滚蛋;但在家里,这种表面上50:50最烂股权分配的地方,该听谁的呢?谁价值高听谁的,谁潜在选择多听谁的,谁替换成本低听谁的。什么忍让,妥协,全都不解决本质问题——凭什么这次是我,下次是你;凭什么这件事是我妥协,下件事是你妥协?别的都听你的,我就要这件事听我的,可是你也这么想,怎么办?和稀泥的话说得很漂亮,但不解决本质问题。
任何关系里,都有一个“股份比例”更高的人,遇到分歧以后,这个人拍板就得“说了算”。那是不是每次都以他的利益为主呢?是的,如果他向对方妥协了,那是他主动放弃权益,不代表他没有拍板权,能理解这个差别吧?
如果你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自信的人,你就做主导者,凡事你拍板,其他人都配合你——谁不愿意,就把他踢出去,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合作关系,雇佣关系都一样。相应的,你需要付出更多,比所有跟你配合的人都要多,然后为整个团体拿到最大的利益,如若不然,成员也可以找别人合作——这就是一体两面,你不能样样说了算,但又给不了能满足别人欲望的好处。那如果对方欲望太大呢?不好意思,你满足不了,就没资格在跟ta的合作里做主导者,你们就都得找其他人去合作,而不是分对错。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主导者的,如果你试了很多次,换了很多合作者以后,发现自己的能力就只有这样,无法给别人带来足够多的收益,那你就可以去做辅助,万事不要做主,当有分歧的时候,别人拍板了,你就别犟了,否则要么换你来做主,要么你只能去“另投明主”。
当大家都有这个意识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变得简单而纯粹了。比如我是主导型人格,所以几乎在任何关系里,我都会占主导,亲力亲为。如果你觉得我做得不够好,带来的利益不够大,你可以自己走,“另投明主”就行了,但不要对我决定的事情指指点点,否则我会请你走——在公司关系,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里,都是这样,当我越来越确定自己的目标之后,旁边所有的不同声音,对我而言都是噪音。
但很多人不是这样,很多人是频繁地跟另一个人发生矛盾,却还是保持着关系。这就只能说明你们都没什么潜在选择,所以互相都觉得自己是对方不可替代的角色,然后就又发生矛盾,又解决不了,却又窝在一起——这其实是很不健康的关系。
举个例子,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婚前是一个样,婚后成了另一个样了?很多吧?这是因为你们婚前婚后的关系股份比例发生了变化。婚前婚后是有股份比例的差距的,但结婚这件事,坏就坏在强行平分婚后财产,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又增加了关系解锁成本,那你们的股份比例不管婚前如何,至少婚后会更接近50比50,因此原先不足以成为矛盾的事情,就开始成为矛盾了——本质上是什么?是你们都觉得自己是对方不可或缺的了,都觉得对方没有plan b,开始搞不清该听谁的了。
公司做大以后,为什么要先清理老股东和旧臣子?它是以上的反过程。原先草台班子为了省钱,可以牺牲情绪价值,利用和白嫖一下各种资源资金和劳动力。可一旦公司什么都不缺了,那就有大小王了,原先不足以成为矛盾的一两句话,就变成“不尊重”了,那那些说话做事分寸感还不够的,还想称兄道弟甚至还跟过去一样,偶尔提点自己想法的,就会经常和主导者发生激烈的矛盾,然后被清理掉。
所以关系什么时候和谐?每个人都找准自己的定位,是主导者还是辅助者?在自己的定位里行事,就会和谐;而做不好自己的分内事,或想做超出自己定位的事,就会有矛盾。为什么贫贱夫妻百事哀呢?本质上是没有一个主导者能带领团队拿到足够多的利益,那两个人的关系就不可能好,矛盾就会频繁产生。因为没有主导者,就意味着没有人认为自己应该是配合者,那就不会有人愿意频繁让渡自己的自由意志,那生活中无数的决策就必然带来无数的矛盾。
记住,如果你想做大王,就别这么懒,就要去拼;想做大哥,就得给小弟足够多的肉吃,别问为什么,这就是“以你的意愿为先”的代价;而如果你只想做辅助,那就认清现实,别僭越,也不要有那么强的自尊心,放下自由意志,选择一个强力的明主,得到实惠最重要。最差是什么?做主导,人没用,又懒;做辅助,自尊心强,想别人多顺着自己;选合作者,选来选去选了跟自己一样的那一款——这就是普通人鸡飞狗跳的根源。
(完)
..................................
Tips:如何不开户交易美股和黄金?:https://mp.weixin.qq.com/s/1OtF54nPtGDi6Ov1MseTQQ(点击查看详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