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迈向“民生一卡通”:覆盖13.9亿人,服务功能持续拓展

小小一张社保卡,承载着14亿人的健康保障与生活便利,也见证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如今已覆盖中国98.9%的人口。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发布的数据,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其中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97亿人,覆盖77.9%人口。

 

从医保凭证到“民生一卡通”,功能不断拓展

 

社保卡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医保功能,成为集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民生卡。随着功能不断拓展,如今一张社保卡就能实现就医购药、交通出行、文化旅游等多种应用场景。

 

“社保卡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各种便民服务的大门。”一位社保工作人员这样形容道。在各地实践中,这张卡片已逐步成为政务服务、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身份凭证和业务办理载体。

 

在抚顺市,社保部门已实现向第三代社会保障卡的过渡。截至2025年5月末,该市电子社保卡签发量达128.17万张,覆盖率达73.32%,基本完成省级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指标。

 

基金运行稳健,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有保障

 

社保体系的可持续性建立在坚实的资金基础上。上半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4.53万亿元、总支出3.89万亿元,到6月底累计结余达9.8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步推进。上半年调剂资金已调拨到位,有效支持了基金困难省份的养老金发放,确保每一位退休人员都能按时拿到养老金。

 

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也在稳步扩大。截至6月底,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达2.55万亿元。这笔庞大资金在专业机构的稳健运营下实现保值增值,为社保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基金的健康运行为养老金调整提供了空间。今年,国家继续扎实做好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重点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同时,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提高本地基础养老金标准。

 

困难群体保障,社保体系的民生温度

 

社会保障体系最温暖的亮色,体现在对困难群体的关怀上。今年上半年,社保政策精准投向最需要帮助的人群。

 

为1479万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有效防止了困难群体因经济原因断保。

 

“每月按时到账的养老金,就像儿女的孝心一样可靠。”一位受益老人这样描述养老金对她生活的改变。对许多困难老人来说,养老保险已成为他们晚年生活的重要依靠。

 

农民工群体也得到更多保障。通过工伤保险的普及,他们不再担心“受伤即返贫”的困境。同时,国家正在研究完善适应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特点的参保缴费办法,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

 

电子卡普及与服务创新,便民举措持续升级

 

各地社保部门不断推出便民服务新举措。在辽宁抚顺,社保中心全面推进综合窗口改革工作,实现由“一事跑多窗”向“一窗办多事”转变。

 

当地建立“一窗收件、分类办理、统一出件”的服务模式,实现受理与办理分离,既提高了效率,又有效杜绝廉政风险。

 

参保群众可通过“辽宁人社”微信小程序、“电子社保卡”微信小程序、12333APP等手机端自助查询下载打印参保缴费情况,足不出户办理业务。

 

随着社保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未来有望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积金提取秒到账,甚至作为电子身份凭证使用——这样的“一卡通”时代,离我们已不再遥远。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