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升级?评分第一!这部国产二维动画到底如何打动我们......
“小黑的故事,可以一直陪伴着大家继续走下去”
《罗小黑战记2》已于7月18日正式上映!在经历了6年漫长的等待后,我们终于再一次在大银幕上与小黑还有无限师傅重逢。作为暑期档最值得期待的动画电影之一,《罗小黑战记2》首日票房3147万,目前票房已突破1亿大关,豆瓣评分8.6,创下2025年国产院线电影最高分,可以说交上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那么,《罗小黑战记2》好不好看?相较于首部电影又有怎样的改变?我们也在第一时间看完了这部作品,并邀请了小趴朋友圈的多位撰稿人和动画相关从业者,以及一位神秘嘉宾来一起聊聊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注:下文分为“吐血力荐”和“冷静评论”两大部分,后者涉及相对较多剧透~
▶吐血力荐◀
“对于女性角色的描绘、对于战争与复建、生活在世界中的众生的描绘也非常动人,看完只觉得真是温和的电影啊。”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舒服的二维动画电影了,观影体验完全是享受!提前几天看了北京首映礼,怀着期待的心情去,带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观影过程中脑海里只有一张红色大字报在飘扬,上书:“喜报!画得太好了”。
因为更想体会全新故事的感觉,所以去之前没有回顾系列相关剧情,但是上来的第一场打斗戏就直接钩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让人完全沉浸到电影里。
总体来说全片观影门槛不高,故事也很好理解,第一遍看完的时候关注的其实是片中的精彩的多场战斗戏,特别是飞机大战和无限1vN部分的调度太流畅所以看得非常爽,反而对文戏关注不多,观影的时候觉得前期节奏略慢,在一个半小时的时候还看不到收尾的痕迹,结果最后半个小时极速展开收尾。
不过在上映第一天二刷后又不觉得节奏有问题了,甚至第二遍看的体验比首映更加沉浸,关注的细节也更多。比如灵遥在最开始开会时给小黑搬了小孩子的凳子,还给了他零食;对于中国市民风情的描绘也很细致,听到亲切的方言叫卖声时很触动。
戏外其实一直看到对人、妖和会馆三方势力的道德评判,但复看发现每一个人和妖的立场、做出的选择其实都有细节的刻画。主旨贯彻了罗小黑系列的“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只是以更加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不过也许商业化电影在主题表达方面需要更加直白一些。此外,对于女性角色的描绘、对于战争与复建、生活在世界中的众生的描绘也非常动人,看完只觉得真是温和的电影啊。
其实还有更多私人观影体验,长篇大论就不写在这里了,请大家多多支持吧!
——红豆饼
学术趴编外成员。最近是薄荷巧克力馅的
和小黑的配色还有点相似呢*^^*
“受限制的镜头运动增加了这些场景的紧张感,同时也赋予了这部奇幻动画一层真人电影式的真实感。”
在电影上映的前一周,此前从未看过罗小黑系列的笔者才补完了系列的第一部电影,那是一部瑕不掩瑜的优秀作品。而《罗小黑战记2》给我的感觉,就是在一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得到的一部更加完美的作品。
先说制作,本片在制作上最打动我的,是大量的固定镜头分镜。不管是最初的人类袭击流石会馆还是池长老突袭人类基地,这些固定镜头下的战斗精彩程度绝对不输给本作中那些镜头切换速度极快的快速战斗,受限制的镜头运动增加了这些场景的紧张感,同时也赋予了这部奇幻动画一层真人电影式的真实感。
在剧本层面,本作解决掉了一代很大的问题:日常与战斗的节奏分配。本片几乎全程都笼罩在一种快节奏的紧张感下,即便是片中的日常戏,也能感受到悬念和危机笼罩在头顶,日常和喜剧桥段则成了缓解观众疲惫的调味剂。可以说,本片有了一个非常成熟的商业电影剧本。
而两条主线本身和传出在其中的各路人物群像塑造也非常出彩。我尤其喜欢片中老潘与人类世界官员的那场外交戏,台词处理之好令人咋舌。不过,最值得称道的大概还是新角色鹿野的塑造,果断的性格和悲惨的过去让这个角色复杂而饱满,很难不被师姐圈粉。(此人已经刷了一个下午的师姐同人了)
感觉自己是在一片激动中写下这篇文字,希望能够传达出作品的好,还是希望各位真的去电影院看看啊!
——伯劳
学术趴员工,刚刚对罗小黑路转粉
严肃刷同人中
“本片从开头到结尾,不管是哪位角色哪个场景,都丝滑自然的可怕,没有一丝马虎”
距离《罗小黑战记》第一部一晃已过去6年,第一部的优秀口碑,想必也拔高了大家对第二部的期待。就我个人感受而言,首先在制作方面,虽早已料到本作势必会汇聚国内一等一的作画力量,但全篇作画质量的稳健依旧让我瞠目结舌。
前作的作画就曾被入江泰浩评价为“动画全篇都给人一种在看松本宪生作画的动画的错觉”,这次依旧如此,而且难度与完成度更高!毕竟张数这么奢侈的松本宪生,岂不是比松本宪生还松本宪生……(我在说什么~)
一般来讲,一部商业动画偏向在飞冲爆和打斗场景堆资源,而在日常场景省成本。但本片从开头到结尾,不管是哪位角色哪个场景,都丝滑自然的可怕,没有一丝马虎,这背后必然是对大量细节痴人般的把控,总之这种完成度的作画,不愧为6年磨一剑,单凭这一点我就愿意给它打9分!
剧情上个人觉得是一个构架完整的故事,各种小幽默也维持着一贯的水准,但还是期待立意能有更多思辨:其中“五条悟”无限有魅力,小黑的成长很自然,鹿姐的笔墨看的意犹未尽,还可以再多些层次,爱看,想看!
另外非常有趣的是,6年前向大家介绍过的罗小黑“日本第一粉”入江泰浩导演,已不满足在日本观影,开始跨国(物理)追更了。第二部上映之际,其亲赴国内影院啃生肉,心满意足之余,向制作人员与在场观众表达感谢,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也欢迎大家回顾当年我整理和撰写的,日本动画人给予《罗小黑战记》的赞美之情(点击阅读:日本动画大佬争当「罗小黑」最强自来水,他们都是何方神圣?)。还夸的话,我还想写~
——风瞳君
前学术趴运营
目前致力于怎么用圣衣神话教3岁女儿认星座
“《罗小黑战记2》我不敢说是画的最华丽的那个,但是肯定是最卖力的之一”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内电影市场太卷了,动画更卷,三维的没有点炸裂的特效根本不敢拿出来。所以二维的空间就更小了。因为本身二维动画相比三维动画,尤其是画面方面就没有太多优势,毕竟愿意花钱看风格化的观众还是少数。
国内和国际那么多二维动画片,《罗小黑战记2》我不敢说是画的最华丽的那个,但是肯定是最卖力的之一——从导演到每一个工作人员,那真是爆肝。所以拿出来的镜头和画面,至少能打动我这种技术宅的。在剧情方面,其实是想通了:好好的搞一条故事主线,讲清楚,做好情节反转,逻辑缜密不别扭,现在能达到这个水平的作品反而越来越有限——因为大家都忙着堆自己的世界观,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主角惨到不能再惨,再搞个理由把剧情推上去。所以化繁为简的结果就是观众看着不累,导演编剧也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细节上。
最后说说情怀。大家知道10年前,正好是网络动画方兴未艾的时候。《十万个冷笑话》第一部拿到了1亿多的票房,让我们这辈从业者全都兴奋起来了。但是市场是冷酷的,且不说疫情什么的,本身国内观众对于动画电影的兴趣还是远远小于真人电影的。但是也正是这10几年,全部的动画人都如飞蛾扑火一样地前行,为的就是两个字:“破圈”。我们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艺术效果来打动观众,但是成功的却仍然是少数——虽然如此,但是动画人仍然前赴后继,这种精神仍然在薪火相传。
在每日琐碎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如果有一位陌生人跟我说一句:“这动画片做得挺好的啊,我觉得不错”,就会让我一整天都挺开心的。
——N
某位从业多年的动画制片
“对我来说,是非常具体的强烈的榜样的力量,从看完电影那一刻开始深刻地激励着自己要更加努力!”
很喜欢这一部的主题,尤其是在当下的这个环境下。而且我认为,又要不能太沉重地去表达这样的主题是非常难的,罗小黑2做得很好。看之前多多少少最担心的还是剧情,影片结束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紧张后平稳落地的安心感。有几处未说明的,使观众感觉会有隐藏剧情的台词和内容,很值得回味。所以我第二天立马就去看了第二遍,哈哈哈。
作为一名动画制片,关于这部作品的制作技术,也是非常感叹。如果要用一种夸张的形容来表达,那就是:“羡慕的口水,从头流到尾!”,真切地希望自己的项目也能制作得像罗小黑这样优秀。对我来说,是非常具体的强烈的榜样的力量,从看完电影那一刻开始深刻地激励着自己要更加努力!在观看第二遍的时候,很意外地,我常常会联想到那些精美画面下的一张张认真努力地制作人员的样子:那种咬牙切齿,专注笃定,倾尽全力的精神面貌,我会不禁想要流泪。
我不喜欢太“炫技”的动作戏,尤其是包裹着大量无谓特效的所谓的“打斗”,被常常肆意滥用在很多片子中。但罗小黑系列的所有作品自始至终都贯彻着动作戏的有效性、逻辑、设计美感,观看非常爽快又妙趣横生,总是令我佩服不已。片中那些变化多彩,充满张力又流畅丝滑的动作戏,在我看来它们像闪亮的星星照耀着这部充满爱和温暖的作品。“如果说动画师有一种魔法,那就是他们能在画布上飞翔。”当我观看这部作品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赵寒
小疯映画制片
“我们能透过这种可感知的空间,体会到创作者们背后对这段戏严苛的打磨过程,不由得叹为观止。”
《罗小黑2》的作画类型之丰富、作画精度之深入、作画逻辑之严谨,在各个维度都将国产二维动画带上了更高的台阶,成为毫无疑义的新标杆。可以说,观看《罗小黑2》就如同在游览一座作画博物馆,在每一帧画面中感受着其中的广度与深度。
其中最典型的一场戏,莫过于无限在传送门前与一众执行者的过招。其中执行者战斗方式的丰富本就令人眼花缭乱,特效种类的多样以及动作的复杂性已然成为动画师们的重大挑战,整场戏却极为可贵又令人匪夷所思地表现出来极为清晰的战斗逻辑。这种特质使得观众在看打斗看得爽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在激烈的博弈中角色所处于的被强化过的空间。我们能透过这种可感知的空间,体会到创作者们背后对这段戏严苛的打磨过程,不由得叹为观止。
——余顿
动画学术趴撰稿人
“看似罗小黑的叙事并不复杂,实际上是因为我们都成为了“罗小黑”,因为对小黑的理解,让我们都更加能感受到,在那个世界里哪怕一丁点的善意和真诚。”
最喜欢小黑啦,对,我知道什么是最!
再也没有人那么宠粉,说2025年续集就在2025年上映——听说在临近上映十天里,依然还有工作室的小伙伴在电脑前奋笔疾“画”。也正是这样对待作品真诚的态度和热情,让有关罗小黑的故事都充满着温度。
不知道是否有意为之,两部罗小黑电影,都以新人物为中心,前作带来了“最强执行者”无限,而这次则以“关门弟子”鹿野师姐作为了叙事核心。不过《罗小黑战记》系列的魅力就在于,从不以“上帝视角”介入故事,而是在电影里化身“小黑”,观众的信息量和小黑达成了一致:无限的厨艺在这几年没什么长进,所以总带小黑吃快餐;在遇到陌生人时,我们总会更习惯躲在唯一熟悉的人“无限”背后;这个师姐看上去很不好惹的样子,但是师父说要照顾好她……
看似罗小黑的叙事并不复杂,实际上是因为我们都成为了“罗小黑”,因为对小黑的理解,让我们都更加能感受到,在那个世界里哪怕一丁点的善意和真诚。与其说是罗小黑战记,倒不如说是我们借着罗小黑稚嫩的视角,去一个奇妙的世界探寻着温暖的共鸣。
还有更为精致的画面,更有节奏的剧本叙事,无不在说明着这六年来彼此的成长。最后关于鹿野身世的揭晓,更是能和观众产生“心流“的共鸣。
电影那些看起来明媚,又有点忧伤的情绪,我们可以称之为“爱”。
——陈颜
做不了动画只能多看动画的剧照师
《庆余年2》《小小的我》剧照师
▶冷静评论◀
“‘国产宫崎骏’过誉,但也绝不算‘快餐’。”
真正的“养成系”动画。
制作上还是一如既往的该省省该花花,打戏真的很爽,但前期会馆交涉的段落也真的略显平淡。比较惊喜的是两条线并行,看预告已知是关于鹿野的故事,但没想到无限、池年的篇幅也很多,零零碎碎小角色的叙事也很赞(永远有一对苦命打工人)。
我在大概13年时开始追TV版《罗小黑战记》,那时候一年加起来都没有正常番剧一集的时长。印象中,那会土豆、B站、优酷这样的UGC平台刚起步,各种短篇小动画很多,《罗小黑战记》和其他flash动画一起被我划进“不知道啥时候就会凉”的个人作品中。十几年过去,《幸福小镇》了无音讯;《魔角侦探》导演做早教片去了;反而是《罗小黑战记》“活”到了今天。
从“3000巨资成本”到9000万票房,罗小黑作画越来越细,篇幅越来越长,团队越来越大。TV从泡面番变成了大型MMORPG,再加上《蓝溪镇》和两部电影,太多暗线、彩蛋和伏笔,填坑的速度远赶不上挖坑的速度。“等待《罗小黑战记》更新”这件事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变的锚点,当巨大的猫脸充满整张荧幕时,仿佛一切就在昨日。
“国产宫崎骏”过誉,但也绝不算“快餐”。从独立动画出发,不仅没停更,还能够游戏(17年停服)、漫画、电影全覆盖,质量都不错,可以说是奇迹了,希望能等到所有伏笔收回的那一天。
——这猫
中传动画专业研究生,罗小黑12年粉丝
无限:我有个小名叫力天使。
在如今这个二维动画美术风向,在短视频传播取向和二游PV的带动下,越来越卷角色造型细节和作画线条的繁复程度的时候,HMCH依然在追求作画的张数、流畅与节奏。依然在认真地刻画每个端茶倒水的动作,每个普通的转身,同时还有必然要花大力气去减少微小动态中的线条抖动……对于动画的创作语言而言,似乎已经是一种显得十分old school的做法了。我们应该为当下的二维动画市场仍然保留着这样的创作取向而感到珍惜。
回到叙事,能明显感觉到本作在试图从日常剧的范畴中跳出,去涉及更大的叙事广度与深度。虽然仍然保留了很多温馨和搞笑的要素,但也可以说确实更黑暗了一些(相比第一部全片都在竭力避免“死人”)。战争残酷面的表现固然非常精彩,但和罗小黑过往故事本身的调性会不会有些不和呢?还是说,这是揭露美好日常背后的暗流,是为了更大更深的展开的必要表现呢?
开场戏和飞机战斗戏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玩《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系列的体验。在罗小黑还是日常轻喜剧的时代,很难想象能把这两部作品联系在一起。
既然本作谈及了种族身份带来的矛盾的问题,无限又是其中的关键角色,在本作里却让人感觉缺失了一点人味儿,而这在第二部的主题中本该是很重要的。无限最后出手的整段演出神似力天使攻入NERV总部,也变成了一种有趣的隐喻。如果他有超人一样的力量,有经历了长久的岁月而未见衰老的生命,几乎没有可察觉的情绪波动,在这个时代也仍旧隐居山林,那么无限在何种意义上还仍旧属于人类呢?甚至哪吒大人比起无限师父来还更像人类。
——六木
前学术趴运营,写写字画动画,家里蹲接卡ing
“许多事情直到「结局」也难分对错,但远赴重洋路途上的每一只蝴蝶都足够撼动命运既有的轨迹,哪怕是一点点。”
人妖关系是罗小黑系列的核心,第二部也还是在讲这个看似宏大的问题:热武器介入之后的人妖冲突骤然升级,真正的「强者」到底是循古修炼、洞悉生命本质的妖,还是善于学习、精干复杂的人?人妖之间的「共存」是否真的会步入僵局?这其实是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影片选择了更为温和、也更有态度的处理方式:引入新人物鹿野,让鹿野讲述自己的经历。
鹿野是一个堪称惊喜的角色,不仅仅在于诸多讨论提到的「没有被凝视的」的女性,更重要的是,她和罗小黑一样,是在故事中持续成长的角色。从番剧到大电影,我们温柔注视着小黑从懵懂的小猫妖变作辨析是非善恶的小小少年,同样地,在这一次的影片中,我们也能看到属于鹿野的完整故事线:为何明明看起来冷心肠、却又会坚守作为师姐的责任;为何有那么多复杂心绪说不出口,但最后终于向师傅和小师弟袒露心声:多回来看看我。
鹿野强大可靠、却也敏感温柔,还有一往无前的韧劲和对不要命的狠劲,这很难不让我想起JOJO石之海里的徐伦。许多事情直到「结局」也难分对错,但远赴重洋路途上的每一只蝴蝶都足够撼动命运既有的轨迹,哪怕是一点点。
—「我们可以常来吗?」「当然。」
——霜仁
动画学术趴撰稿人
“正如城市的系统一样在自我内化中不断完善系统的正当性,这个共存关系暗藏着远古文明被遗忘的危机,这也是两部《罗小黑战记》的核心矛盾。”
私人观感是看《罗小黑战记2》的时候总会想起《咒术回战2》(这里只涉及动画版),除了同样呈现了城市里的高速战斗,其潜藏的文本也有着惊人的相似:
在现代城市生活的表层下,一定有着某种神秘被现代所覆盖、潜藏在地底等待着复仇,灵妖隐于人类世界,在看似和谐的共存下,灵妖的虚构存在无疑像是非法一样,虚构必须隐藏起虚构性,以看得见摸得着、有逻辑、符合客观规则的方式继续生活——正如城市的系统一样在自我内化中不断完善系统的正当性,这个共存关系暗藏着远古文明被遗忘的危机,这也是两部《罗小黑战记》的核心矛盾。
大概怎么形容这一部小黑跟随无限进入会馆时,里面完全就是现代年轻人组成的办公室,我心中那种奇妙的感受呢?
或许有人感到新奇,有人失望,其理由大概是同一个:为什么灵妖与人类的交界如此现实、如此不fantasy。这个场景展示了灵妖与人类共存的一种价值观,仿佛意味着灵妖(虚构)无限拥抱人类现代的态度。罗小黑的灵妖人类共存的社会系统、世界观深度关联中国的现代,对我来说,本作的最大价值确实是太少机会能在大银幕看到国产动画对现代的高拿轻放,甚至可以做“圣地巡礼”。
《罗小黑战记》电影中采取的写实主义无疑是创作者对现代的一种再现式想象,与实拍电影那种取自现实的物质机械本身有着根本的差异,小黑这一犹如白纸一样的角色,他的存在本身就有着一种“动画性”,宛如动画的从零开始创造一样,公路式的游历对他来说是世界观的初步构建,也逐步完善观众注视创作者心中的那片“现实”的想象。高速战斗下,城市的方方面面孕育了战斗动作的方式,动作也反过来进一步完善城市(世界观)的信息。
第二部从无限变成了和师姐鹿野的搭档,无限已是成熟的稳定,而不稳定的鹿野却羡慕着小黑白纸一样的动画性。我们绝非是白纸一样的新人,背负仇恨的鹿野也不是,正因如此她才想象着假如小黑是她的另一种可能,对于罗小黑中那种对现代的再现式写实,我们也想象着假如我们生活在另一种现实会怎样。无限在第一部中对小黑的引导是带领小黑到处游历,不加以评论地让小黑自己在白纸上描绘世界,小黑在初步具备朴素的世界观后,做出了懵懂的选择,第二部则进入了更加严苛的质疑,好似就连罗小黑也无法逃避这个问题——你到底选择怎样的未来,你想要选哪边站。
小黑选择了他心中的“正确”,我想,这种选择也某种程度寄托了某种天真的想象,想象着现实和虚构之间存在着某种夹缝,它既非脱离现实的fantasy,也非深刻写实的当下,而是那么近那么远,我们无论怎么“圣地巡礼”去接近它都触及不到的某个心中之地,它就是动画的化身,正如动画是绝对的虚构与现实沟通的媒介,它可以复魅现实逻辑表象之下的神秘,让人回想起我们遗忘的“文明”——也就是动画本身寄托的理想主义浪漫,然后我们也选择相信小黑具有选择这种“正确”的勇气。
——塔塔君
动画学术趴撰稿人
“动画角色不需要特地“表演”给观众看,镜头之外,他们也在生活、工作、做自己份内的事,我们只是从他们的人生中经过,观察了其中一段经历。”
想说说影片的气质,是一种经过提炼的现代中国气质,奇幻和本土结合得很棒。妖灵会馆的办事逻辑也很本土。(乐)没有刻意去弘扬什么,我平时是如何为人处事的,我的作品就自然而然带有这样的气韵。没有用宏大叙事绑架具体的人,除了少数的超人,也有许多默默支撑社会运行的基层人物,他们都被看见,都是有独立思考的个体。
很佩服罗小黑的创作者们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叙事,走出了自己的路。动画角色不需要特地“表演”给观众看,镜头之外,他们也在生活、工作、做自己份内的事,我们只是从他们的人生中经过,观察了其中一段经历。如果角色不需要,那他们就不必爆发、不必宣泄、不必升华,事件解决即标志着影片的结束,一个轻盈的收尾,含蓄而克制。
不必声嘶力竭地输出,甚至争斗本来都不必发生,一切汹涌的也可以尽在不言中。它尊重你自己的判断。清澈透亮,润物无声,这是我对罗小黑系列一贯的印象。这一部也许不如前作那样温柔明快,但沉稳有力,酣畅淋漓。
羡慕这群人呀,淡淡的,不媚俗,做着让自己幸福,也让观众快乐的动画。
——伊茉
青年动画人,《0》《斑斓》导演
“会推荐所有动画人去看。”
故事简单易懂,充满民族自信和对帝国主义的暗暗嘲讽,制作水平极其优秀,二维动画画面质量断崖式领先,动作场面相对第一部再次大大大幅度升级,狠活不停叠加。一点点小遗憾是里面有些角色性格比较刻板或略微趋同冷淡,有些打斗戏比较独立没有嵌入故事。
但整体而言,依然是多年难得一见的优秀动画电影,二维动画里的超级抗霸子,业界的最最顶端,会推荐所有动画人去看。
——蔡源青
莫名其妙动画公司联合创始人
《木官木才》《癔症》导演
“这两年国内二维动画打斗常出惊艳片段,这应该代表着国内动画的整体进步。”
非常非常厉害,二维战斗动画的第一梯队,比重非常大,完全战斗爽。纯看动作戏都很值。虽然也是高速战斗,但大部分战斗镜头比一更加细腻清晰。称得上是大进步。STAFF表中除了HMCH自己,国内很多一线二线的二维动画公司均参与了原动画。这两年国内二维动画打斗常出惊艳片段,这应该代表着国内动画的整体进步。未来值得期待。
故事是比较简洁的双线,似乎缺乏一场大BOSS战。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有,但被BOSS碾了吧。
——ZCloud
漫画家
“与现实中的政治家不同的是,他真的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不是为了转嫁危机去挑起矛盾。”
轻松简洁的爽片。打戏看得非常爽。最喜欢末尾一段关于师姐回忆的无台词段落,演出非常棒。整体的文武戏都比1更扎实紧凑,人物设计好看死了每个小配角都很耐看,总之制作水准顶中顶,无需多言。
这是一部真正的超英电影,比隔壁超人更超。主角们用超人的方式解决内外矛盾,把武力值拉满,肉的一批的同时伤害还低、主打一个控制,以低烈度的、文明体面的方式碾碎敌人的认知和精神,属于老中特色超英。
聊聊角色与剧情:
无限是故事成立的背景秩序。在社会面,无限是一个逃避权力、清心寡欲的隐者,开着上帝模式跑出来拯救世界、降维打击一切,强得像自然秩序。在家庭面,他可以为小黑无限兜底,保证小黑无限地健康成长。只要无限还是无限,小黑就永远不会长大。无限大无限包容的父(母)。
小黑是表达上的核心:人味儿,治愈,朴素正义。这一部小黑已经不再做故乡被挖掘机推平、逃往城市被社会毒打的噩梦,他登场就是满级小孩儿。在第上一部里,他的创伤似乎已经被物质享乐与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两个都是无限带来的)抹平、治愈完毕了。所以第二部的小黑并没有像师姐一样强的内在驱力要去自发地完成某件事,而是更多地扮演给无限这个超人一些人味儿、治愈师姐、以及说真心话来惊吓成年人引起他们思考的角色。
反派灵遥长老是煽动民族主义的精英、潜藏在内部的野心家。与现实中的政治家不同的是,他真的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不是为了转嫁危机去挑起矛盾——但这些不是本片重点。池长老太好笑了,希望出一个按一下肚子就脑袋喷火的玩具。
师姐好,我是白毛控。真正的主角。相比于无限的客观中立、小黑的黑白分明,师姐立场鲜明、游走于道德灰色地带,以感性不喜欢但是理性接受的方式扭扭捏捏地维护妖族的利益。她对人类这个族群有难以名状的愤怒,但理性又让她将这种愤怒压抑进潜意识,以很微弱的方式逸散出来。激进、冒险,在钢丝上跳舞,有嘲讽命运或者自毁的意味。从对人类有报复式的冷漠与敌意,到发现自己讨厌的其实既是战争也是人类(虽然不是这样说的,但是说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了),最终从注视小黑——自己的目光中得到补全,枷锁落地、坚冰融化。弧光最完整、形象最立体的角色。
——张逸兴
摔跤社创始人,《龙心少女》导演
▶彩蛋(((˶╹ꇴ╹˶)))◀
“和大家通过作品链接在一起,产生共鸣,我认为是创作者最宝贵的东西。”
做这部电影期间,工作量可想而知的巨大。做动画和看动画相比要漫长很多,有很多次都在心里幻想:好想直接时间跳跃到上映啊~让我看看最后是什么样的~好想看大家的评价好想看同人啊~然后我再回来继续做……
但随着时间倒数,又想要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还有没改好的镜头啊再多一点时间就好了——
但终归,还是到了和大家见面的时候!看到第一批评价出来大家都很满意很开心我就完全开心完全放心了。和大家通过作品链接在一起,产生共鸣,我认为是创作者最宝贵的东西。这种相通的感受能让我继续做下去。
希望现在大家都能在影院享受到最高品质的体验,相信我画面和音乐音效都是按照影院级做给大家的!!
同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小黑的故事,可以一直陪伴着大家继续走下去~
——小榕
《罗小黑战记2》执行导演
▼▼附上杀青当天hmch收尾群最后的聊天记录(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