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GDP赶超美国对国家和老百姓都具有战略价值
老舒说事(317)有些人认为只管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关心美国的好坏。这是只考虑内因,不顾及外因的荒唐逻辑。
为什么说GDP赶超美国对国家和老百姓都具有战略价值
——反驳经济学家向松祚将GDP赶超美国与老百姓福利割裂的观点
最近看到经济学家向松祚的视频:他很反感有人老是讨论什么时候中国GDP超过美国,认为GDP超过美国没有什么意义,GDP超过美国与中国老百姓没有任何利益关系,应该更多关注老百姓的收入、医疗、教育、养老等实际问题。向松祚利用他作为公众人物发表这种言论很有影响力,网上呼应和认同的声音也不少。
但是向松祚的言论实际上是混淆视听的错误观点,谬种流传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拿:“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关心美国!”来说事。他们罔顾事实,故意忽视美国无端打压、围剿、封锁、断供中国的客观事实,美国的围攻已经对中国的发展和老百姓的福祉造成了巨大伤害,这些人有意或无意地在替美国掩护、洗白美国恶意围攻中国的行径,对这种转移矛盾、挑起事端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抵制和反驳。
一、为什么GDP赶超美国对国家和老百姓都是正相关的利好
1、 GDP的增长对就业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GDP的增长通常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扩张,企业会增加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企业需要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从而直接创造就业岗位。GDP 赶超美国就意味着要增长GDP,也就是社会上就业机会增加,对老百姓是最大的利好。
2、 GDP增长对国防安全至关重要。只有GDP持续增长,才能够不断增加国防开支,才能面对抗国内外的挑战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当年清朝政府就是因为没有大力加强国防,导致落后就要挨打的被动局面,中国人民为此受苦受难100多年,这个血的历史教训一定要牢记,所以GDP赶超美国,也是为了有更多的财力保家卫国,现在全世界都不太平,我们庆幸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这是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来做保障的。
3、 GDP赶超美国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外贸环境。中国是全球外贸第一大国,GDP赶超美国之后,就会影响一大批骑墙派的中小国家,现在许多国家摄于美国的强大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很多事情只能唯美国马首是瞻,导致我国的外贸环境尤其艰难,比如:华为的5G设备就被美国在全世界通过威逼利诱遭遇营销四面楚歌的不利局面。
如果中国的GDP 超越了美国,许多国家就会重新审视对中国的立场,许多决策就会更重视中国的关切,而不必过多顾忌美国的态度,这对中国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是非常有利的。外贸环境变好了,我们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老百姓的收入、医疗、就业等也会得到相应改善。
4、 GDP赶超美国实现后,就是宣告美国对中国的围剿、打压、制裁等措施彻底失败了。那么美国联合西方国家再制裁、打压中国就失去了实际价值。美国就可能带头放弃打压和制裁中国的战略,转而与中国合作,互惠互利,至少会大大改变对中国的敌对态度。打不过对手,就应该与对方握手,这是很多大国的决策取向。
5、 GDP赶超美国有利于实现统一台湾的百年大业,也与每一个中国人休戚相关。目前统一台湾的最大障碍就是美国在从中作梗,如果中国GDP超越了美国,就是全世界经济实力第一大国家,美国再要阻碍中国统一台湾的实力就会受到削弱和压制,打仗就是拼经济实力,美国既然经济实力已经落后了,他们再要硬抗中国就是得不偿失了,所以GDP赶超美国也是为了更好地统一台湾。
6、 GDP 赶超美国有利于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和一些崇洋媚外的人,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持否定态度,总认为只有西方的自由经济才是最好的,总认为什么东西总是进口的比国产的要好。GDP超越了美国就是事实胜于雄辩,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二、GDP有先天不足的缺陷
7、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存在部分GDP含金量不高的问题,有些GDP并没有给国家或老百姓带来直接或长远的价值,甚至是浪费了资源。
比如:美国医疗费用支出虚高:美国全部医疗支出占 GDP 的比重约为 17%,远高于欧洲发达国家和日本的 10% 左右。从医疗效用来看,并非所有医疗服务都能产生高价值,部分医疗服务对延长寿命等效用极低,因此过高的医疗支出存在水分,相应拉高了 GDP 数值。美国的人均寿命比欧洲发达国家、日本、包括比中国的人均寿命都低,说明美国的医疗资源是被大量浪费了。
同样,中国有的地方搞面子工程,也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老百姓并没有获得实惠。但是有些政府投资并不是短期行为,而且还要看全国层面是否有价值,比如高铁的投资是亏钱占多数,但是从全国看提高了运输效率,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对国民经济和老百姓都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另外高铁网络的建成对战争时期的物资运输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价值,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是这个道理。老百姓的亲身感受一般都是短期行为,很少深谋远虑顾及到国家和老百姓自己的长远利益,所以不能用老百姓的短期感受去评价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
8、 GDP增加了并不代表政府财政收入和老百姓的收入和福利就一定会同比例增加。GDP的质量和GDP结构都会影响到政府的收入和老百姓的福利,比如欧洲有些国家通过输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就会获得高额利润,政府的财政和老百姓的收入与福利就会更高一些。所以不能唯GDP论,要高质量的发展经济,就要创新,就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
向松祚认为一个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就应该是改善老百姓的福利、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这是非常狭隘的认知,不是一个经济学家应有的眼光和胸怀!按照这个逻辑就很容易做一些短期行为,去迎合老百姓的需求,但是长期来看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比如:委内瑞拉当年石油收入很好,就不顾长远利益,为了迎合选民的需要,盲目提高福利,结果导致坐吃山空,国民经济一蹶不振,这是惨痛的教训。中国就更应该吸取历史教训未雨绸缪,大力加强国防建设,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我们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都是为了与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和改善各个国家老百姓的收入与福利,这才是一个大国的担当和应尽的义务。向松祚认为只顾本国老百姓的利益,不考虑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到头来只会反噬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5-6-28
参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