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场“壮丽的荒凉” | 人类登月50周年

500

最终一切都好。任务顺利,人员安全,不到半小时后,奥尔德林就也踏上了月球,和阿姆斯特朗会合。他们留下了下面的对话:

奥尔德林:“景色真美。”

阿姆斯特朗:“这可了不得,不是吗?这外面是一片壮丽的景象。”

[ 若有所思的沉默 ]

奥尔德林:“壮丽的荒凉。”

说出这句话的人一点也不像诗人,但这比任何语言都贴切地描述了人类眼中后阿波罗时代月球的模样。

——摘自《登月使命》

50年前的今天,1969年7月20日,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而到目前为止,这件事仍旧让无数人心潮澎湃。这证明了人类有企及太空的能力,让我们认识到地球的美丽与脆弱,更激发了人们对宇宙的无穷好奇与想象。

在脑内搜索一下关于阿波罗计划的信息,你会发现,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如教科书般“工整”(毕竟都是背过的)。但事实上,即便是如此意义非凡的事件也并不一定高高在上,它们也有有趣的一面。比如宇航员在太空中读《圣经》可能会收到律师函;“登月第一人”本来并不应该是阿姆斯特朗;阿波罗计划的诸多“遗产”竟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今天,不如让我们再次走进那段历史,重新认识一下阿波罗计划吧。

500

 阿波罗计划中那些你不知道的登月趣事 

在太空中朗诵圣经,是要收律师函的

人们记住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和他所搭载的阿波罗11号,但事实上,人类第一次与月球的“亲密接触”是由阿波罗8号完成的,除了登陆月球之外,它啥都干了,并额外收获了律师函一张。

1968年,为了抢在苏联之前,先到达月球。美国决定在12月21号将阿波罗8号送上月球。而当时的指令舱只在阿波罗7号任务中承载一组宇航员飞行过一次,并没有进行过多的测试,同时,两年后在阿波罗13号任务中充当救生船并发挥关键作用的登月舱,此时一艘都没有准备好,所以阿波罗8号的宇航员们只带着一个登月舱测试体就飞向了月球

500

在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阿波罗8号指令/服务舱和登月舱保护罩与土星5号装配在一起

在大约60小时后,阿波罗8号开始进入绕月轨道,这是人类第一次围绕另一个不是我们的母星的天体运行。在第4圈的飞行中,宇航员们目睹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地出”,我们的母星从单色的月球边缘缓缓升起,带着耀眼的蓝色和棕色,还有美丽的白云。

500

“地出”

绕月即将结束的时候,刚好是平安夜,于是宇航员们轮流朗诵了《创世记》,并向远在386160千米之外的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送出了圣诞祝福。听起来是不是很浪漫?然而谁能想到,这为NASA换来了来自美国无神论者协会的律师函。

500

来自美国无神论者协会的律师函

他们认为NASA准许宇航员们在月球轨道上进行宗教性朗诵这件事触及了美国宪法中政教分离的红线,并提起了诉讼,虽然没有获胜,但NASA在之后做类似决定时都变得无比谨慎。

阿波罗10号任务——少儿不宜

遇到类似事件的还有人类登月前的最后一次“带妆彩排”——阿波罗10号。

500

阿波罗10号宇航员,左起:尤金·塞尔南、汤姆·斯塔福德和约翰·杨

在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6千米高的地方,宇航员们抛弃了登月舱的下降级,点燃上升级,准备返回,和上方的指令舱会合。但因为一个错置的开关,自动导航计算机随机地点燃助推器,导致上升级开始疯狂自旋,差点撞上一座月球的山峰

慌乱之中,登月舱驾驶员尤金 · 塞尔南念叨了一句脏话。就是这句脏话让NASA的公关抓破了脑袋,因为有些愤怒的美国人给NASA写信表明了对此的不满,于是,在后续任务中,宇航员们都被劝告即便在命悬一线的时候也要注意使用文明的语言

听起来是不是荒诞又搞笑?其他宇航员也是这么认为的,于是他们在欢迎阿波罗10号宇航员凯旋的时候打出了条幅:“阿波罗10号任务——少儿不宜。

对此,我只想说:“干得漂亮!”

阿姆斯特朗本来不应该是“登月第一人”

在做完各种准备、经历了各种预演之后,美国终于开始做大事了!

于是,如你所知的,1969年7月20号,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了月球。阿姆斯特朗成为了第一个在月球留下脚印的人,并说出“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这句让所有人在提起登月这件事时都会自动联想到的名言。但事实上,登月第一人本该是另外一位宇航员巴兹 · 奥尔德林

500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左起:尼尔·阿姆斯特朗,迈克尔·柯林斯和巴兹·奥尔德林

因为之前所有的太空行动都以军队的传统为准,即指令长留在舱内,副手首先出舱,但由于登月舱的舱门离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更近,而登月舱中又没有空间让飞行员奥尔德林跨过阿姆斯特朗,所以才会由阿姆斯特朗首先出舱。

500

这张最著名的太空探险照的主角也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阿姆斯特朗,而是奥尔德林。在月球上行走的近两个半小时中,奥尔德林并没有给搭档阿姆斯特朗拍下任何照片。emmm大概是还在为被安排第二个登月的不满吧(并不是)。

而这时,指令舱飞行员迈克尔 · 柯林斯正在月球的暗面,享受着孤独:“这边只有一个人,只有上帝知道我在这里。我喜欢这种感觉。(出自《传播火种一个宇航员的旅程》)在这次任务中,他们带回了将近23公斤的月岩和月表岩心样本。

 

英雄,也要先隔离!

对未知,人们总是充满恐惧的。于是,有一部分人就开始害怕这些从外星球回来的宇航员们会不会把月球的细菌带到地球上。

虽然NASA私下对这个想法表示了不满,但是通过前文,你懂的,他们最后仍然让阿波罗11号(包括后来的阿波罗12号和阿波罗14号任务)的宇航员们进行了近三周的隔离。当宇航员们离开太空舱时,他们都要穿上橡胶生物服,被密封在一辆气密拖车里

嗯,看起来这并没有影响到宇航员朋友们的心情👇

500

理查德·尼克松总统探访被隔离的阿波罗11号宇航员

你还别说,人们真的在阿波罗12号任务带回的勘测者3号照相机上发现了细菌,然后结果证明这细菌来自地球,跟着飞船在月球兜了一圈之后,活着回来了。而在阿波罗14号之后,因为没有污染报告,这种做法后来被中止了。

 

在月球上,同样需要交通工具

载人飞船将带人类抵达月球,而月球车则带着人类向月球的更深更广处探索

月球表面没有树木,没有房屋,甚至没有大气散射,在月球上行走,基本跟在阴天的沙漠中一样,估算距离、分辨方向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穿着笨重加压宇航服,背着背包的宇航员们还要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太空探索,带回各种岩石采样。这无疑很难做到,所以NASA决定为宇航员们设计一款在月球上跑的车

500

班迪克斯设计的巨型月球车

月球车不仅要能承载几百千克的导航、驾驶系统,还要和阿波罗系统一起飞行,所以不能太重,要小到能放进登月舱的下降段,这项挑战最终被波音公司拿下,并且完成得很出色。在地球上可以承重490千克,相当于月球上的2939千克

而月球车上的小型计算机会在登月舱着陆区启动,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跟踪以登月舱位置为参考点的方向和距离,这样,宇航员们就能随时知道登月舱在什么方向、距离多远,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啦。

500

宇航员正在为另一次离开基地的出舱行走准备月球车

阿波罗15号第一次将月球车带上了月球,并在月球车的帮助下,舱外行走从之前仅有几百米的漫步变成了可以跨越整个地质构造的驾车出行,并带回了人类在月球表面找到的第一块古代岩石,听起来就不明觉厉,而之后这块石头也确实被验证显示了50多个明确的分层,是名副其实的月球演化时间轴

500

 阿波罗计划的“遗产”们 

今天,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处处都有阿波罗计划的“遗产”。

比如你今天可以穿着舒适的气垫鞋跑步,就要感谢当年的阿波罗计划。当时,为了制造完整、厚度均匀还能承受巨大压力的航天服内胆,科学家研究出了“中空吹塑成型”技术。就是把一团耐压软材料加热软化后,放进模具中,再吹入高压气体,让衣服鼓起来最终成型。后来耐克get了这种技术,用在鞋底生产上,大大加强了运动鞋的缓震效果。

500

声明:此处某品牌应追加广告费

强行让吃泡面这件事看起来更健康的蔬菜包,其实也源自阿波罗计划。当年为了让宇航员在太空能吃到蔬菜维持维生素,才研究出了蔬菜冷冻脱水技术。这种技术去除了蔬菜中的绝大部分水分,但保留了叶绿素、维生素等98%的营养成分。可以说,我们现在吃的,都是当年金贵的“太空食品”。

500

你每天使用着电脑的时候,八成没有想过,电脑芯片技术是在NASA的鞭策下才发展起来。1961年到1965年期间,正在进行阿波罗计划的NASA成了电脑芯片最大的买家。有需求自然就有动力,芯片产业“被迫”飞速发展,直到今天,它变成再普通不过的商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还有如今医院里的CT扫描、核磁共振成像、X光、显微镜检查等等医疗手段,也是得益于当年NASA想扫描航天器有没有瑕疵而发明的一种图像增强技术。这种技术让人们可以观察到许多细微的变化,甚至雅诗兰黛用这种技术观察人的面目,来评估自己的护肤品和化妆品是否有效。

500

核磁共振设备

就连阿波罗计划中的失败环节,也同样为人类带来了一些启发。第一次进行载人任务的阿波罗1号在一次例行测试中,内部突然起火,导致三名宇航员不幸遇难。之后为了保护宇航员的安全,NASA委托其他公司研制出了防火性很高的宇航服材料,以及氧气面罩、氧气罐等等。现在救火消防员穿的消防服,都参考了当年的这些设计

500

阿波罗1号宇航员团队

500

 对月球的探索,不会就此停止 

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掀起了第二次探月高潮。中美俄日德韩等多个国家纷纷再次对月球开始探索。

目前成功着陆月球的,只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许多国家期盼自己能成为世界第四个着陆的国家。

而这次,开发和利用月球资源与能源,成为了月球探测的主旋律

| 美国

1972年阿波罗17号返回地球后,再未踏足月球的美国,仍是这次探月高潮中的主力军。2017年,特朗普签订了《太空政策指令1号》,NASA表示将在2028年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

今年3月,副总统迈克 · 彭斯公开表示,美国将在2024年前重返月球。5月,NASA公布“阿耳忒弥斯”(Artemis)计划,将送第一名女宇航员登上月球南极

同时,美国诸多私营企业也对月球表现出了极大的野心。知名的SpaceX,已经多次发射猎鹰重型火箭,携带多颗卫星以及龙飞船升空。未来,它计划实现私人太空旅行,当然费用也相当昂贵。

500

SpaceX发射升空的红色特斯拉和搭载的模拟宇航员Starman

| 俄罗斯

前苏联共实施了64次探月任务,而俄罗斯可以说是其最大的航天遗产继承者

2018年,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公开表示:“俄罗斯宇航员将于2030年之后首次登月,任务将为期14天。”

而计划于今年发射的“月球-25”探测器,将在月球南极着陆,未来发射的“月球-26”进行绕月探测任务,“月球-27”在月球南极完成着陆巡视任务。

| 中国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

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分别于2007年、2010年成功发射升空,进行绕月探测。

嫦娥三号于2013年12月,成功在月球上软着陆,开始对月球土壤进行探测研究。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成为世界上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500

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拍摄的图片

按照计划,嫦娥五号将于今年年底发射,完成月球采样,并将样本送回地球,未来还会发射嫦娥六号达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地球。中国或许在2036年首次完成载人登月任务。(参考自《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专访)

| 日本

2007年,日本成功发射了“月亮女神号”月球探测器,开启了日本月球探测的计划。2009年,“月亮女神号”完成了探测任务后,撞向月球表面。“月亮女神2号”和“月亮女神3号”原计划于2015年、2025年发射,但目前均已推迟。

500

日本月亮女神号

而在2017年,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所(JAXA)曾说,2019下半年日本将会发射首个软着陆月球探测器SLIM。日本探月计划的长期目标,与其他国家相似,也是建立月球基地,以及实现载人航天和建设深空探测的中转站。

500

人类在登上月球之前,从未直观地感受过自身的孤独,也从未直观地认知到太空的壮丽。

这正是探索的意义,我们离开地球,才知道宇宙的浩瀚和自身的渺小。就像哥伦布迈向新大陆,探月、飞向火星、望向深空,都将在人类历史上书写出久久回响的篇章。

尝试着理解宇宙,或许人类最自不量力的事情,但也是最浪漫的事情,因为理解宇宙,正是在追问自身,我们将去向何处。

 拓展阅读 

如果你对人类登月及宇宙充满了好奇,这些书可能会满足你~

500

《登月使命》

[美] 罗德 · 派尔 丨 著

马晓耘 & 张棽 丨 译

2019年7月 未读 · 探索家 丨 出品

500

《太阳系度假指南》

[美] 奥莉维亚 · 科斯基

[美] 加纳 · 格鲁赛维克丨著

秦鹏丨译

2019年8月 未读 · 探索家丨出品

 互动话题 

你最想去哪个星球旅行?会选择做什么?

你对宇宙有哪些好奇?

🌘

编辑 = 新媒体组

图片来源 = 《登月使命》、网络

商务合作  wd@unreadsky.com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