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A森:存款利率大跌,未来会不会存钱是“负利率”?
苦不苦,就问现在存钱的朋友。
5月20日,在中小银行密集降息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均发布消息,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最大降幅25个基点,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后已达0.95%,这标志着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这已经是2024年以来第N次下调存款利率了!
其实,对于居民家庭而言,眼前的财富管理,颇有一丝无奈。
买房,心忧忧。
买股,需要认知门槛和足够的耐心。
买金,近期的回调也让冲动的人暂时停歇了。
买理财,也是喜忧参半。
不少人为了图个放心,也就增加了存款的比重,起码这个可以保住本金的同时,提供一定的收益。
在偏通缩的环境下,这种做法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当大家都这么做的时候,银行体系内就形成了庞大的堰塞湖,而且还是不直接进入实体经济的堰塞湖。
况且,这种情况还会对银行造成不小的经营压力,放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于是,有形之手组织存款利率不断下调,逼资金出来,进入实体经济,盘活需求,减轻银行体系的压力,也就是必然之举。
其实,类似的做法,在欧债危机后的欧洲,在迷失30年时期的日本,都是如此。
这些经济体甚至做的更绝,直接将存款利率下调至“负利率”,你要存钱,银行还要给你另外收“保管费”。
看来,制造业偏强的经济体,最终都要走向这条路。
未来,中国存款利率不断下调,甚至也玩“负利率+保管费”组合,也是必然的了。
也难怪欧洲和日本的居民家庭不得不增大配置美元资产,毕竟,自己本土的这点金融理财手段还是过于呆板。
那么,我们呢?
就短线来看,现在降低存款利率的直接后果是,不少人索性就将身边的存款拿去“提前还贷”。
毕竟,提前还贷等于变相做了一个最最起码3%以上的理财产品。
在没有明显通胀的背景下,这应该是目前降低存款利率最容易产生的直接后果。
不过,大家也看得出,这个是与政策目标“有违”的。
政策要的是,拿这些存款去买买买,投投投的。
可是,提前还贷,却等于又在搞资金回流银行体系,经济效果比存款还不如。
究其根本,就是中国的居民家庭中,存款水平看似不低,实则是无奈。
相比欧美日,我们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偏低,所以,存款具有家庭生存成边界线的“护城河”作用。
在没有大幅拔高社会保障的前提下,除非有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否则居民家庭是“不敢”随意使用存款的。
大家不要觉得这种情况是普通家庭如此,对于不少富裕家庭也是如此。
如果家庭中的顶梁柱没有了,或者家族产业出掉、只剩现金,大多数富裕家庭靠谱一点的下一代,同样不敢胡乱造次花钱的。
在这种“囚徒困境”中,有形之手只是简单的出存款利率下调的大招,其实是无法改变居民家庭的经济选择的。
即,在没有像样点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要么让人民币资产出现价格拉升,要么更多人只能选择家里相当比例的钱如咸鱼般趴着存款账户。
其实,这轮消费促进,已经够用心了。
地方财政真的是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去执行,可是效果很一般。
逻辑依旧是上面的,对于村里而言,这个现实有点苦涩。
也因此,我们不得不说:
如果不愿意执行大规模的社会保障福利提高,又想要内需刺激起来,在我们现有的经济运行模式下,只有将金融资产价格拉起来,进而带动实体的消费和投资,根本没有其它办法。至于简单的拉低存款利率,帮助真的不大。
现在,市面上,痛骂地产的人,层出不穷。
但是,他们普遍没有去尝试谈论两个核心痛点。
地方财政的缺口,怎么办?
央妈放水进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依旧靠地产抵押。也就是说,当我们疯狂抽打地产的时候,这个玩法的逻辑近乎跟川普4月2日突袭式宣布“全面关税战”是一样的。
在没有任何替代方案、没有任何兜底补贴、没有任何有力的扶持,就以为可以确保整个经济不会受到影响,这是不可能的。
当我们把地产打爆的时候,央妈是可以放水给商业银行,那商业银行如何放水给社会呢?
是你有“双开门”(两大块胸大肌)就给你贷款,还是你可以用手里的股票去申请抵押,又或者是你现在买政府债券就可以去银行申请贷款?
市场经济,离不开信贷周期的配合,否则市场本身就崩了。
我们现在的困境是,除了政府有搞贷款的冲动,大多数的企业和居民家庭的意愿很低。
那么,有一点存款结余,也不敢胡乱造次,自然就只能存款去了。
这也意味着,存款利率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降低了社会从金融体系内获得利息收入的能力,加剧偏通缩的格局。
凡是天天说地产永久不行的,也就等同于说:
央妈放水永远无法进入社会方方面面的。
这形同是说,整个货币决策机制、传导机制都长期失灵。
坦率说,现在我们正处于跟美国激烈博弈的过程中,财爸大量的资金只可能优先配置前沿产业,而不是全部用于社会保障。
那么,要走出困境,最终只能是去拉人民币资产价格,没有其它办法。
如果不这么做,后续就会有大量的资金,学习欧洲和日本的好榜样,不得不去增配美元资产。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者痛仇者快”!
我们全民辛辛苦苦一年创造的有限财富,不能凭借人民币资产滞留本土,不得不流向美国那头来套利,那我们岂不是还是美国人的隐形产业殖民地?
留给有形之手的时间不多了,留给有形之手的操作空间也很有限了。
当存款利率为负,不是资金外流,就是更大规模的提前还贷潮,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