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录取会不会步自主招生的后尘?

根据知乎、搜狐等网络数据

2024年

复旦大学(含医学院)录取复旦附中99人,交大附中29人,上中64人,华二50人;交通大学(含医学院)录取复旦附中26人,交大附中101人,上中61人,华二60人。

2023年

复旦大学(含医学院)录取复旦附中95人,交大附中41人,上中73人,华二44人;

交通大学(含医学院)录取复旦附中26人,交大附中112人,上中66人,华二52人。

2022年

复旦大学(含医学院)录取复旦附中93人,交大附中38人,上中86人,华二54人;

交通大学(含医学院)录取复旦附中47人,交大附中100人,上中58人,华二62人。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大学对自己的附中有录取偏好。当然,也可以说附中孩子更认可所依附的大学,但是无法理解生源更好的上中、华二录取数据不如交附、复附。

如果综合评价不能做到录取面试环节的公平性,有可能步上自主招生的后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