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董小姐的人跑不了,希望大家多点耐心!
作者 | 天涯补刀
昨天卫健委公布了第一阶段调查报告,其中查出董袭莹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入学资格存在造假行为;
董某莹报名时提供的大学物理AI、大学物理AⅡ、有机化学B、无机化学B等4门课程,共计16学分系伪造,不符合当年报考资格。
第二,博士论文抄袭;
董某莹2023年博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综述除外)与同年毕业的北京科技大学他人学位论文重复率超过20%,存在抄袭剽窃学术不端行为,情节严重。
第三,学术论文不端。
同时,董某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有3篇属于不当署名、1篇属于重复发表,存在科研诚信问题。
最终的处理结果是:撤销董某莹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撤销董某莹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这里面当然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董小姐伪造学分、论文抄袭为什么没人能查出来?据传她父亲是某国企高层领导,她的留学经费来源是否合法?医院在笔试、面试和推荐机制中的医生是否受到某种“打招呼”,是否收受贿赂或存在利益交互?4+4模式中是否还有其它类似的情况……
所以,这件事当然还没有完全结束,目前卫健委还在对涉及的相关单位、人员开展深入调查。
由于这件事涉及的“链条”非常长,涉及人数也非常多,所以调查肯定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的,而且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人必然会激烈对抗组织,因为有些事涉及的“暗链条”非常少,只要他们选择对抗,你是很难找到有效证据的。比如,笔试官偷偷将试题泄漏给某个学生,他不可能是公开泄漏的,所以知道这件事的人就会非常少,可能只有面试官和学生这两人,只要这两人死活不承认,那么你就很难有证据,也就无法拿他们怎么样了。
当然,这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的。
由于涉及人数众多,这里面必有薄弱的环节,只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坐实一件事,那么他们就会“狗咬狗”,最终都会交代出来。比如,某人已经被坐实学历造假或“洗学历”,然后某大官还被坐实了利用贪污腐败的资金给其子女留学……这一家人都已经走上“绝路”了,那时以人性的阴暗,他们就必会拉很多人“下水”——反正自己已经完蛋了,他也就会老实交代,他向哪位教授行贿了,从谁手中拿到笔试试题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有点耐心,多给组织一些时间,也要相信组织——从前些年医疗领域大刀阔斧的反腐,再到如今放任舆情的发展(都上了央视新闻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件事不会轻易过去的。
下面内容为以前付费文的内容,很多朋友由于各种原因没能看完全文,今天按照约定解封。
任何改革都要动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而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所以绝大多数的改革都是以失败告终的。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由于我们的号是时政号,所以我们就给大家举一些国际上改革失败的例子。
最近的一次改革失败案例就是:韩国医改。
现在的韩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7%。人老了就容易生病,这就导致韩国的医生人数严重不足,于是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就想扩大医学院招生规模——2025年拟将医学院招生规模从3058人增至5058人,目标2035年新增1万名医生。
我们公正客观地说,这件事是不是好事?
傻子都知道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这件事恰恰就没有做成,因为他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了——韩国现有医生集团的利益。
如果大规模增加医生,那么医生的收入必然要大幅度的下降;另外,大规模扩招,招生条件也必然要放宽,这也让一些刚进入医院的医生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当年我费尽千辛万苦才考上了医生,凭什么现在让他们那么容易了?
于是,韩国的医生就牢牢的抱成团了,集体对抗尹锡悦政府,开启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甚至以集体辞职做威胁!
开始的时候,尹锡悦也非常的硬气,不断对外放话说,坚决不会向那些医生“投降”——他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支持率,他很清楚这件事是老百姓非常希望看到的,也必然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2024年2月19日,针对韩国大型医院实习和住院医生集体请辞的情况,尹锡悦在听取相关汇报后警告称,“现任政府绝不会像前任政府一样姑息医疗界的集体行动”“医疗界斗不过国民”。
大家看看上面涂黄的两句话:
“现任政府绝不会像前任政府一样姑息医疗界的集体行动”这说明的什么?
这说明的前任政府已经做过这件事了,但是失败了。
“医疗界斗不过国民”又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所有老百姓都是支持政府的。但最终依旧还是以失败收场了。
为什么政府得到了老百姓的巨大支持依旧没有斗得过医疗界呢?
答案很简单:所有的医生都不干了,医院就无法运转了,医院里大量的病人怎么办?有些人已经生命垂危了,急需手术,但医生却撂挑子了,你说那些病人的家人会怎么做?肯定会逼迫政府放弃改革了,毕竟什么都比如自己或亲人的命重要。
就这样,尹锡悦的医改失败了。
现在大家知道既得利益集团的恐怖之处和强大了吧。
在国际上失败的改革案例绝不止韩国医改这一例,还有印度的土改。
我们都知道,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长期以农业为主的,但是印度的土地却被大量的地主给垄断了,普通老百姓没有土地只能做“佃农”——如果土地分给农民,那么给国家交的税肯定会远低于给地主交的税,老百姓的日子就能好过点了。
按照正常道理,农民人数多,地主人数少,这项政策肯定会获得绝对多数的支持,土改应该很容易实施才对。
然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样的。
印度政府从1950年开始土改,直到现在,70多年过去了,依旧没有完成土改——2021年11月19日,印总理莫迪宣布印度政府已决定废除三项农业改革法案。
为什么“土改”这种明显有利于老百姓的事情会失败呢?
还是那个问题:既得利益集团非常强大,他们抱团对抗政府。
由于印度长期存在根深蒂固的地方封建势力,包括地主、土邦领主和农业中间商等群体。这些集团通过控制土地和农产品流通渠道获取垄断利益,而莫迪的农业改革试图削弱其权力,例如引入市场化交易机制以减少中间环节。然而,既得利益者通过游说地方政党、煽动农民对立等方式阻挠改革,形成了强大的政治阻力。
简单的举个例子:我是地主,你以为我控制的仅仅是土地?哪有那么简单?我不仅仅控制了土地,还控制了种子、化肥、粮食的收购和销售等,你把我土地分了,你还要不要种子了?要不要化肥了?粮食你卖给谁……
所以,在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抗下,莫迪不得不宣布土改再次失败。
再比如,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经常看到“削藩”引起的战争。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唐代的削藩之战、明朝的靖难之役、清朝的三藩之乱等。
为什么地方政府敢和中央政府对抗?为什么始皇帝取消了“分封制”后地方势力还能那么强大?
依旧是既得利益集团抱团导致的。
在古代,我是帝王,我想开疆扩土,想名垂青史,但是我既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兵,根本无力开疆拓土,怎么办?
这个时候,我就对手下的将军说:“如果你把那块地打下来,我就封你为那块地的王,那块地的治权、税权都由你说了算,你每年只要给我交200万两白银,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必须从你的领地上征收十分之一的兵源。但是,说好了,你打那块地,我可没有一分钱给你,也没有任何兵源给你,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想办法。”
对皇帝来说,这么做,他自己几乎没有任何的损失,搞不好还能获得大量白银和兵源,所以他肯定是愿意这么做的。
对于将军来说,他也愿意做这件事,毕竟一旦封王之后,自己就是土皇帝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还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地盘、武装和财政。
将军也想打下那片地,但是皇帝既不给钱,又不给兵,怎么办?
这个时候,他就会去“拉赞助”了,他就会到处找那些有钱人,让他们“投资”,就对他们允诺,打下那片地盘后,会给他们什么什么官、什么什么给他们垄断经营……就这样,封建帝国产生了,到处都是“诸侯”,也就是所谓的“王”。
你获得了封地,当了王以后,那块地上的所有的事情都由你说了算,皇帝都管不了。
就像《大秦帝国》中所说的一样:始皇帝巡视,发现渭文君封地上的官员在欺压百姓,嬴政就想去管这事,但是渭文君的家臣却很牛,直接对嬴政的人说:“这是我们家渭文君的封地,我们只认渭文君之令,封地治下,只认封主,大王管得了吗?”
你说嬴政听到这话后生气不生气?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有了后来的始皇帝的“废分封,行郡县”——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开创了“中央集权”。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始皇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差点也激起了严重的内乱。始皇帝想拿掉渭文君的封地,渭文君肯定是不愿意的,而其它封地的封主也加入到渭文君那边了,因为如果他们不支持渭文君,一旦嬴政干掉了渭文君,自己的命也保不住了,所以那些人牢牢的抱成团,集体对抗始皇帝。
始皇帝是千古一帝,能做成这件事,但不代表后世之人都能做成这件事。所以,从始皇帝之后,“分封”的事情时有发生,有些封主甚至威胁到皇权,皇帝就想“削藩”了,然后战争就爆发了。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既得利益集团的强大之处——你别以为你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你也别以为获得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你就能轻易做成的。
前些年,中国进行了规模庞大的反腐,大量高官陆续入狱,很多人依旧不满——打掉了很多“大老虎”,但是打击“苍蝇”的力度却严重不足。
一个公司的老大、老二和中层干部都拿掉了,你说那公司还能运行下去吗?你以为那些人都是吃干饭的?那些人都是有本事的人,他们要么有技术、要么是资源(手握大量客户)、要么有关系(和政府部门有深入接触),你把他们都拿掉了,换底层员工上去,这公司必然运转不起来的,最终大家都失业。所以,这个时候,你只能动高层,不能动中层。
但是,有时高层也不是你能轻易能动的,因为中层也是他们的人。这些年,打掉的典型窝案有中石油窝案、中移动窝案、深航窝案等。
关于这点,我是非常有感受的,因为我曾在油田工作——当时,中石油领导层几乎被一锅端了以后,公司连夜给所有员工下达指示,要求“维稳”。
正是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抱成团了,所以改革才会异常艰难,稍不留神就可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为了降低风险,这个时候就必须分化他们,于是我们就在新闻里经常看到“十八大后仍不收手”这句话。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十八大之前的事,我们就不予深究了,只要你以后收手就行了。
其实,你就笨想,你觉得会放过那些人吗?
怎么可能!
这么做只是逼不得已的,是为了分化那些人,最终那些人还是逃不掉的,早晚而已。
现在中国的内部也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在新闻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管控风险、守住底线,是决定改革能否达到理想目标的前提。”
所以,我们需要多给国家、政府一些时间,多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