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鸣很忙递表港交所,赌一把综合折扣超市

文 | 商观

500

零食量贩赛道头部玩家鸣鸣很忙(零食很忙+赵一鸣零食)日前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评价此次递表之于鸣鸣很忙的意义,“从财报上来看,鸣鸣很忙现在的盈利挺好,但后面的转型升级能成什么样,则还不知道。鸣鸣很忙这次IPO可能就是要去赌一把转型——向综合类折扣超市去转,以扩大客群。”

业绩

从鸣鸣很忙招股书公布的2024年经营情况来看,该公司各项经营指标其实都不错。

2024年,鸣鸣很忙GMV(交易额)555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连锁零售商,及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2024年,鸣鸣很忙收入为393.4亿元(直接向加盟商销售商品的金额及加盟服务费),毛利率7.6%;经调整净利润9.1亿元,净利润率2.1%。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拥有门店数14394家,几乎100%加盟,58%位于县城及乡镇。其中,2024年新开了8083家店。

商品层面,鸣鸣很忙经营在库SKU3380支,单店SKU则不少于1800支,其单店休闲食品饮料产品SKU数是传统超市两倍左右。

2024年,鸣鸣很忙共计实现超过16亿笔订单交易,店均日单量452单。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资产负债率43.6%。

品牌渗透率方面,2024年,共计有16亿人次在鸣鸣很忙的门店消费,其品牌渗透率是不错的。

能力

总体来说,鸣鸣很忙能成为当下休闲食品市场的领导者,可能主要得益于以下四大能力支撑。

一、买断经销能力。

鸣鸣很忙的业务模型主要是向厂家买断经销权,自建渠道进行规模化复制。

也就是说,它的出现替代了其他休食类经销商,它一家就把其他家经销商的活干完了,甚至干得更好。

所以,它的模式价值就是经销环节的效率化与规模化。

根据鸣鸣很忙2024年经营数据,其产品SKU中的25%为厂商合作定制,大部分商品则由厂商直供,再通过门店销售给消费者。

而由于经销效率化(去中间化、去经销环节化),鸣鸣很忙商品的平均价格比线下同类产品便宜25%左右。经销环节的效率化、规模化也使其具备一定的市场“倾销”能力。

构成鸣鸣很忙买断经销能力的基础则是:生态能力——打造生态的能力,能集中市场资源,比如把头部经销商等资源通过股权合作、理念输出、人际关系等方式,纳入进自有生态的能力。

用户洞察能力——经销的核心之一是要深耕市场,要懂消费者。鸣鸣很忙的创始团队并不是休食行业新人。

效率化工具应用——比如通过信息系统、数字化技术做库存及业务流程的更好管理与人工节省。

鸣鸣很忙拥有休闲食品饮料专卖店行业最大的数字化团队,能实现数字化订货、数字化的仓储管理体系和运输管理系统。其还自主开发智能零售中台系统,推出智能化远程巡店。

二、潮流引领能力。

鸣鸣很忙上新很快,2024年,其平均每月上新数百款商品。

潮流引领能力的一大核心指标就是商品上新率,商品汰换率。

做食品标品的核心能力也是看其做新品能力强不强。

更强的新品能力、潮流引领能力,就是为什么零食量贩业态能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进店的原因。

零食量贩业态的在休食、水饮标品的经营上,是明显已经超过了连锁便利店业态,进而分流了很多便利店的年轻客流。

三、渠道能力。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鸣鸣很忙拥有14394家门店,58%位于县城及乡镇,覆盖1224个县,县城覆盖率66%。

从中看,鸣鸣很忙的渠道能力,可能主要有三块。

一是,渠道下沉能力,即工业品下乡。

渠道能不能下沉主要看成本高不高、模式“重不重”。鸣鸣很忙门店连锁主要以轻资产的加盟模式下沉。成本一块,做了很多“白牌”商品,相对能实现低成本、低价格下沉,契合了下沉市场需要。

“白牌”多,对供应商厂家的管理能力要求就更高。

二是,连锁标准化能力。

通过更多数字化手段的引入,来提升门店运营标准化水平,并节省人工环节使用。

三是,开店能力。

鸣鸣很忙这种业务需要快速开店来快速摊薄成本,并做出规模优势。

这就有赖企业要具备较强的开店能力。

鸣鸣很忙能做到万店规模,说明它的开店能力不错。整个背后的一套资金流程管理、招商体系、选址能力、供应链运营、门店培训体系、门店连锁信息化系统等,应该是成熟的。

四、品类管理能力。

鸣鸣很忙把休食类SKU做得很高,单店休闲食品饮料SKU超过1800支,是传统超市的两倍左右。

供给丰富性会带来更多的“流量”,这就是为什么鸣鸣很忙一年能有16亿人次进店的原因之一,但这也对品类管理能力、库存运营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数字上来看,鸣鸣很忙的存货周转天数为11.5天,这可能说明其在品类管理方面做得不错。

转型

零食量贩走到当下也面临一些挑战。

从《商业观察家》过去对这个行业的一些访问来看,挑战可能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用户粘度。

零食这个品类,传统上说非刚需,就是吃的时候,上瘾,可以不停的吃直到吃腻吃到肠胃不舒服。但是这次吃完,明天会不会接着买,就存有疑问。很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这样的:一次吃很多,但吃完这次,可能接下来一周、一月,甚至更长时间都不会再买了。

所以,零食量贩业态现在的开店都开在租金比较贵、人流量大的地方,同时,搭售一些刚需品类,比如水饮品类,低价来卖。从而不断地吸引新消费者进店,以及增强对老消费者的“触点”。

进而,以这个品类作为连锁业态开发,就可能会面临流量成本比较贵的问题,比如,好地段的租金成本可能会一直上涨。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自身有更好的流量“造血”能力,那可能就要持续扩品,做综合类折扣超市。

500

同时,低价这个逻辑,也存有一些疑问,就是低价在零食这个品类,面临能不能做高市占率的疑问。

有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称:“把休食低价卖,像盒马等超市以前也干过,比如在要上市的时候,但最后,很多也因为最终市占率不够而淡出。低价谁都能干,在这个品类干,有可能会变成单纯地让消费者薅羊毛。”

基于零食品类这个特性,所以,零食量贩业态未来可能需要转型,去做综合类折扣型超市,以扩大客群,并提升消费粘度。

但这个跨度也比较大,一方面是多品类“买断经销”经营,对资金量的要求更大。另一方面“买断经销”模式,多品类经营后,能不能保证每个品类的专业度,要避免搞出一堆库存出来。

其次,潮流引领能力是否能持续。

因为零食量贩这个赛道已经做得很大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玩家冲进了这个领域。

比如,有更多更细分更专业的专卖店出现,有专卖薯条的,有专卖桃酥及饼干的,有专卖烘焙的,还有专卖甜品的。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零食量贩业态未来的商品潮流引领能力是否还能“持续”,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

那么,未来的零食量贩可能就需要找到更好的差异化能力。零食量贩未来可能就需要往综合类折扣超市转。

500

点击【商业观察家】阅读更多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