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投资常常是冤大头吗?
网上常有人质疑中国在对外投资中常被当做冤大头,这话虽说无风不起浪,但也凭据不多。
其实宏观说,中国对外投资早就过了万亿美元,如果老当冤大头,中国的发展速度还能那么快?
我就网上资料说几个。
第一个就选肯尼亚吧,就是总统正在我国访问的那个肯尼亚。中国帮他们修建了蒙内铁路。
中国是2009年参与蒙内铁路的计划, 2014年开工,2017年完工。至今运行良好,每年都有盈利。
由于当年肯尼亚一时拿不出钱,建设出资38亿美元,由中国垫付,约定20年内还清。
不过在建设期,西方不断借环保等问题挑事,还宣传所谓“债务陷阱”,当年肯雅塔总统顶住了干扰,保证了铁路顺利完工。
肯尼亚是个穷国,过去多接受西方援助,搞得债务缠身,在西方蛊惑下,有点赖掉中国贷款的想法,一面停止还款,一面要求还款期限展期到50年。
中国肯定考虑过肯尼亚的赖账可能,不过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只是起手,下一步是环湖连接六个国家的环大湖铁路,再接坦赞铁路,才算完成。不信还有人敢接手。
中国坚持原则,欠债还钱;也保持定力,相信肯尼亚还有求上门来的一天。
这不。鲁托总统来了。他也是无奈,相信西方更有钱,向西方拜了一圈,只听到嘴炮,没人愿意投资续建环大湖铁路。
那么既往债务问题怎么解决?其实雅万铁路给出可能答案:在还款期内,交给中国运营。
穷国有铁路不易,运营好更难。你看坦赞铁路,非洲哥们就是玩不转。蒙内铁路目前虽然盈利(一年1.5亿美元),但还贷款连本带利50亿美元,看起来确实有点难。
但是交由中国运营,盈利翻番都有可能。中国用续建环湖铁路做条件,这次谈成的可能性很大。
有人担心那以后仍然有风险。
确实有,不过这次连欧洲都看出中国刚美国没问题,肯尼亚当然不傻,得罪美国也就得罪了,得罪中国国家就不好发展了。
同时中国接过运营权,肯方可以学会很多东西。比如如何更好地排定班次,如何在沿线发展工业区满足铁路运力,如何吸引沿线居民靠近铁路作致富计划,尖板眼多了去了,一年赚个3亿美元很难么?更多都有可能。
中国以前处于打市场阶段,有失误也有风险,不过今后就有数多了。
比如雅万铁路。
印尼很想有高铁,主要在意的是面子,主要担心的是赔本。也是,中国高铁盈利的都没几条线。
于是印尼政府提出,国家不做担保,建设企业完全出资,相当于空手套白狼。当然也不完全空手,同意让出一定年限的运营权。
赌注巨大,高铁投资大于普铁,达55亿美元,连本带利的还款估计得七八十亿。中国经过精算,以80年经营权接受雅万铁路建设。
雅万铁路完工,试运行3个月,趟趟爆满,班次翻倍。
印尼政府也会算账呀,这下眼红了,要求缩短运营期。呵呵,这可不行,当初我冒的风险大呀,请照合同办。
中国运营方计算过了,按目前状态,大概25年可以回收贷款。
顺便说一下,有人说中国高铁多半不盈利,只是考虑到“巨大的外部性”,搞高铁还是值得的。
这说法不对。中国高铁并非不盈利,只是铁路是重资产,资本回收期长而已。看印尼这个计算,20年内,胡焕庸线以东的高铁都必定盈利。在这条线的西北就不能保证了。不过为了国家安全也是值得的。
我有一个理解,请懂投资的人指正。
以雅万高铁而言,中国实际上倍赚。
投资不是把钱给你,而是设计、勘探、设备、建造技术、监理、财务审计各个环节都计入投资,由中国企业完成。印尼可能拿到部分土建,中国再免费培训个人员当添头。
其实贷款大头在这个阶段就收回了。
可是被投资方还要还贷款,一般是商贷,6-8%的年利。我们想想自己还房贷就理解了,很赚呀。
多数情况下没有这么大的风险,中国早就不搞单方援助了,作为商业行为,必须有足够的担保和抵押。
比如中老铁路。
老挝很穷,中老铁路的政治意义也很大,但是中国还是坚持铁路的老挝方承担30%,中国承担70%。
有意思的是,这次中国政府开放投资,相关企业火热认购67%,政府出7%,意思意思。原因简单,老挝有矿,尤其有中国急需的钾矿。这矿在国际上不算便宜,300-700美元一吨。
报载,2021年底铁路运营至今,货载逾9000万吨,大半是钾矿。企业敢投资铁路是有原因的,懂的都懂。
老挝已经与越南谈定,原租用的越南永安港,老挝出资60%控股,显然走海路更便宜,铁路运力腾出来有更大作用。
其实目前很多海外基础建设的投资都是上述方案之一或者混用,中国相关领域的官员都是精于商务的。
再考虑到搅屎的美欧目前的窘境,今后再搅屎难度大多了,同时中国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各国领导人都不傻。
能帮他们搞基建、谋发展的目前几乎只剩中国了,想拿中国当冤大头的估计最后是自己当冤大头。中国现在连美国都制得住,谁还撄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