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6年了,苏57产量为啥像挤牙膏,始终上不去规模?
NO.2401 - 苏57为何难量产?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近日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了两张全新苏57的照片,编号分别是红色25和红色26,可见今年又有两架苏57交付给了俄罗斯空天军。自2019年服役以来苏57总共批量生产了26架,这个产量还不够装一艘航母。
苏57作为三大五代机之一,如今的数量与F35、歼20相比已经远远落后。那么,苏57为何一直像挤牙膏,始终上不了规模?
今年苏57交付的日子比往年都要早一些。往年都是在9月和12月交货,这也是战斗机传统交货日期。一般战斗机都是年底做第二年计划,然后开始备料、生产、安装、交付,所以交付日期往往都会在年底。
苏-57三视图
但这一次共青城才4个月就交付了首批苏57,由此可见共青城生产线已经进行了大幅度升级,这也是苏57生产线的又一次升级。不知道今年的8月和12月是否可以再交付更多的苏57战斗机。第一架苏57战斗机是在2019年交付的,但是该战斗机在当年的12月24日例行试飞的时候突然坠毁,飞行员跳伞成功随后被救援直升机救回来。
如果从这一架苏57战斗机开始计算,如今苏57战斗机已经6个年头了。然而,在6年时间里竟然只交付了区区26架。按照俄罗斯政府的合同,2027年截止日前交付76架,按照目前的速度,距离截止日还有2年多的时间,想要生产出50架确实有点困难。
俄罗斯在2019年交付首架苏57后就开始进行研发和整改,直到2020年低才正式交付了一架蓝色01号苏57量产型,这一架飞机部署到了俄罗斯空天军第四训练中心进行测试。在2021年底共青城又交付了两架苏57战斗机,这两架也同样安排到了第四训练中心。可以说,在2022年前苏57战斗机完全是试验阶段,没有开始正式形成战斗力。
新交付的苏-57
从编号上也可以看出来,服役的三架苏57战斗机还都是蓝色编号。苏57正式大规模生产反倒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在当年交付了6架苏57战斗机,从这一年开始俄罗斯空天军把苏57派上了战场。
目前的26架苏57都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大规模列装的,2023年共青城交付了11架,2024年共青城交付了4架,在加上今年交付了2架。苏57在俄乌冲突后生产规模突然提升,除了共青城生产线日臻成熟外,面对北约的空中压力也确实让俄罗斯必须准备足够的五代机,面对可能出现的北约战机。
在批量生产后,苏57在空中确实承担了不少作战任务。苏57采用四机编队的标准战术,四架战斗机之间利用数据链进行联络,这个战斗小组可以独自完成任务而不需要其他战机作为辅助。在俄乌战场上,苏57主要承担的任务包括巡逻、制空、对地打击、指挥无人机等工作。
苏-57
巡逻任务就不用说了,苏57毕竟是一架五代机,装备了俄罗斯最先进的X波段雷达可以侦查任何地面目标,同时装备的设备还可以进行电子情报侦查。
同时,苏57还装备了N036型相控阵雷达,这款雷达比苏35装备的还要先进一些,可以做到多目标跟踪、更远的截获距离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既然有如此相近的相控阵雷达,其对地和对空打击能力自然也十分出色。苏57装备的L波段襟翼雷达可以侦测出地方雷达的坐标,从而进行精准的打击。
苏57对于破坏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尤其是目前乌克兰防空网已经不复存在。乌军的S300和山毛榉防空系统都被苏57摧毁过,而实际防空能力还不如S300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可以说更是不在话下。
但是,乌军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数量不多,且多配备在基辅附近,所以在考虑到苏57安全性的前提下,让其逃过一劫。但这并不能说爱国者就能幸免,毕竟俄罗斯利用无人机配合巡航导弹已经多次击毁了爱国者防空导弹阵地。
苏-57
苏57组成的4架小作战编队对于制空也是相当厉害。苏57战斗小组可以采用一架引导,另一架打击的作战模式来进行制空。这样的作战方式是基于战斗机小组间数据链传输来实现的。这样的作战模式可以拓宽苏57的作战半径,可以对100公里外的战斗机进行超视距打击。而此项能力也确实有相应战绩。
根据英国国防部的情报,苏57在2022年10月于200公里外击杀了一架乌克兰的苏27战斗机,在2023年3月又击杀了一架苏24战斗机。在俄罗斯防空网和苏35、苏57联合制空的形势下,乌军的战斗机根本无法抵近乌东地区。
从去年开始,乌克兰的俄系战斗机所剩无几,想要在空中给俄军制造麻烦就更不可能了。目前北约援助的F16数量不成气候,其中还有一架被S400给击落了。更搞笑的是乌军自己还打掉了一架。
苏57最后一个能力是可以指挥无人机。无人机在如今的战场上已经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何提高无人机作战半径和无人机与战斗机间的配合都是重要课题。根据乌克兰方面的描述,最近有一架俄军的猎人无人机从天上掉了下来,这架无人机近些天一直在这一带转悠,与此同时还有一架苏57也在附近有过低空飞行的情况出现。
由于苏57的隐身性能,乌军的防空系统和战斗机都拿他没办法。从这些可以看出,苏57已经具备指挥无人机的能力,但是这架无人机可能由于电池或者故障自己掉下来了。
可以说,苏57已经成为对抗北约战斗机不可或缺的武器,但苏57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数量不够。苏57产量低的第一个原因就是2019年那一次的事故。在那次事故后,俄罗斯对于苏57的生产质量相当看中,因为一架苏57的造价达到一亿美元,每掉一架都相当于割一块肉。
这实际就引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苏57由于量产始终达不到预期,所以造价也就居高不下。同为五代机的F35在刚量产时候造价也高达一亿美元以上,但目前在全世界各种型号一起生产超过千架后,造价已经下降到了8000万美元。这个数字对于美式战斗机来说已经相当低廉了。
美国的造价成本如果把溢价刨除,一架F35战斗机的实际造价应该已经与歼20差不多了,我们一架歼20的成本预计在5-6亿人民币之间。
苏57产量低的第二个因素是共青城的生产厂太小,设备也不完善。这主要是因为苏57早期还处于试验阶段,所以俄罗斯也没有考虑增加该厂规模。但是从2021年开始俄罗斯就不断扩建共青城的苏57工厂,这也是近些年苏57不断上量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最近几年俄乌冲突,俄罗斯不断把资金投入到军工中,苏57扩大生产规模也确实指日可待。
F-35战斗机
最后一个原因自然是发动机问题。按照设计来说,苏57应该使用AL-51F1型发动机,但目前苏57使用的是AL-41F1型。AL-51F1型发动机根据情况来看应该在今年或者明年才能投入使用,所以目前共青城并不急于大规模生产苏57战斗机,毕竟这些战斗机还都不是成熟型号。
但无论怎么讲,俄罗斯的苏57战斗机是目前为止唯一能与F35对抗的五代机,未来还要依靠这款五代机与北约在欧洲空域进行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