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说财经:从美欧资本撤离香港市场到打响击垮美元霸权的战役
最近我一直在忙于看深沪港上市公司2024年的年度报告。
在其中三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我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其中一家公司透露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美欧资本是何时从香港资本市场撤离的。而另一家公司则告诉了我们,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最新监管措施,其中有些事情还是我们以前不了解的。第三家公司的年报中,则披露了击垮美元霸权的一些小进展,我觉得也是一场战役的开始。
这些事情如果要写,每一个都可以写一篇文章。但是为了让读者们大概知道与了解一下,我觉得将三份年报中有意思的事情集中到一篇文章来。
01 美欧资本是何时撤离香港资本市场的?
关于美欧资本撤离香港资本市场,我们作为读者、作为不深入了解的人,可能只听过,但是绝对没见过。
听过,我们也只是大概听说过,但是具体撤离的时间或者撤离的力度,我们也不知道。
恰好我最近在看的年报中,有一家做资产管理的公司叫做惠理集团(00806)。在它2024年的年报中,披露了美欧资本撤离香港资本市场的大致时间。
从这两个表,我们可以看出:
美国资本的撤离是从2020年开始,2021年全部撤离。
而欧洲资本没有在2021年撤离,相反有所加仓,但是三年之后实在无法忍受长期的熊市,在2024年开始撤离。
只不过2024年,恰好就是香港资本市场的见底之年。2024年下半年之后,香港资本市场开始走牛。
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1)资本还是有国界的,所以作为国人还是最好支持中国的资本市场;
(2)就算老牌的投资机构也无法忍受长期的亏损;
(3)多头不死,空头不止。只有当不坚定的多头彻底离场之后,市场才会迎来转机。
02 你不知道在食品安全方面国家做得事情有多细
关于食品安全,我们总是说“国家要加强监管,要严格监管”。
可是我们很多人对于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到底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根本没有概念。
这一点,我和大家都一样。只不过今年,我也是在阅读一份上市公司年报时,才知道在食品安全方面,国家已经做得很细了。
这家上市公司是605499东鹏饮料,在它的2024年年度报告,它这样描述国家在食品安全的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食品行业发展,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到,食品制造产业加快跃向万亿级,壮大绿色食品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此外,《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引方向:积极鼓励企业获取认证认可,大力推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以此推动饮料行业朝着规范有序的方向稳步前行。在此背景下,安全与健康已然成为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更是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
自2023年3月起,《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该办法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有力推动企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引导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与安全。
……
为进一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市场监管总局于2024年9月27日专门发布《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保健食品生产)。这份清单从生产者资质、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委托生产、产品检验、贮存及交付控制、不合格食品管理和食品召回、标签和说明书、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管理、信息记录和追溯、问题整改等13个关键方面,详细明确了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重点环节、风险点、管控措施及频次,以及对应的责任人员等具体内容。它犹如一盏明灯,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科学识别风险、精准防控风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与指南,助力企业在“最小工作单元”层面实现精准防控,并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控体系。
看到这里,我专门去网上搜了一下《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这份清单涉及33个行业与领域,涵盖:小麦粉生产、大米生产、挂面生产、其他粮食加工品生产、食用植物油生产、食用油脂制品生产、食用动物油脂生产、液体乳生产、包装饮用水生产、碳酸饮料〔汽水〕生产、茶类饮料生产……只要是吃的、喝的,都给出了风险管控清单,还有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和食品销售企业也给出了风险管控清单。所有行业内的企业,你就对照着管控清单来做就是了。只要你做到,食品安全与风险就会降到很低的水平。
下面是一张截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去搜看一下,确实长见识。只要按照清单的要求去做,任何一个新人都可以成为安全风险管控的专家。
03 击垮美元霸权的战役其实已经打响
由于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产品类别最为齐全的经济体,可以说在中国,基本上没有人民币买不到的商品,所以对于海外的商家来说,只要有人民币就可以在中国买到任何商品。
所以在正常状态下,中国的企业与海外的商家可以直接通过两国间的货币进行交易。
但是由于SWIFT系统和美元一直作为国际贸易中介货币的存在,中国企业与海外商家的交易还经常需要转换为美元才能执行相关交易。
当然这也是美元霸权的显现。
在这里解释一下SWIFT。
SWIFT是国际资金清算系统的简写,它由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管理。
SWIFT的使用,给银行的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从而大大提高了银行的结算速度。由于SWIFT的格式具有标准化,信用证的格式主要都是用SWIFT电文。
SWIFT信用证是指凡通过SWIFT系统开立或予以通知的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SWIFT信用证是正式的、合法的,被信用证各当事人所接受的、国际通用的信用证。采用SWIFT信用证必须遵守SWIFT的规定,也必须使用SWIFT手册规定的代号(Tag),而且信用证必须遵循国际商会2007年修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各项条款的规定。使用SWIFT信用证可省去开证行的承诺条款(Undertaking Clause),但不会免除银行所应承担的义务。
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为跨境结算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标准化、自动化的通讯业务,提高了全球支付的便利性,被广泛使用。
但是我在600415小商品城的2024年年报中,读到一条信息,这条信息的原文是:
义支付在跨境金融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性进展,2024年度跨境收款总额超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3%,净利润6,104.40万元,同比增长274.67%,经营成果超预期。自2023年开展跨境支付业务以来,平台已构建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服务网络,累计为2.3万家外贸企业开设跨境账户,完成跨境收付款业务3.7万余笔,累计交易规模突破50亿美金。
在跨境金融创新方面,义支付与中国银行成功搭建国内首个“数字人民币B2B跨境结算平台”,实现跨境贸易结算向数字货币结算系统的升级;与工商银行合作完成首笔基于货币桥的阿联酋迪拉姆(AED)直兑人民币(CNY)实时结算业务,这标志着中东地区与中国的跨境贸易结算进入“零汇兑损失、实时到账”的新纪元。
看到红色部分的文字没有?
完成了首笔基于货币桥的阿联酋迪拉姆(AED)直兑人民币(CNY)实时结算业务,这标志着中东地区与中国的跨境贸易结算进入“零汇兑损失、实时到账”的新纪元。
网络上关于货币桥的知识不多,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直接货币的桥梁。
货币桥由货币发行的央行直接对接,也就是我们央妈和其他国家的央行直接对接,然后可以做到零汇兑损失、实时到账。
差不多和我们去买东西的时候,扫码支付宝或微信差不多一样快的速度。只是一边扣的是对方的货币,一边增加的是人民币。
这个对于外贸商家是极其有诱惑力,谁不想实时到账啊!
这个系统基本上就绕开了SWIFT,也没了美元这个中间商。
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没有了SWIFT掌控数据。
走货币桥,又安全,又速度,而且成本还低。
货币桥相信会成为海外国家与中国展开贸易首先选择的结算系统。
从这一点来讲,没有了中国制造支撑的美元,就会退回到依靠资源、农产品、芯片等出口的地区货币,退回到有购买力平价支撑的实体货币,而不会成为交易货币,美元的高估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从小商品城的2024年年度报告看到的消息来看,击垮美元霸权的战役其实已经悄悄地打响了。
从这三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我们可以看到美欧资本从香港市场的撤离,看到国家推出的细到极致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看到货币桥已经进入到实操阶段,看到货币桥已经从义乌开始走向中东、走向全球。
这就是国家与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这就是一场新旧力量的较量,这就是攻守形势转换的时间点与小事件,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点滴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