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被迫让步,美股彻底引爆,但事儿还没完
01 特朗普重大让步
四处碰壁的特朗普,开始向各方认怂。
对内特朗普直言,尽管对美联储未能更快降低利率深感沮丧,但无意解雇鲍威尔。
对外特朗普最新表态,“145%的关税太高了,会大幅降低......两国会合作得更好”。
换成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一句话,就是对华贸易战不可持续,预计局势即将缓和。
一系列动作加持下,美股深夜暴涨,三大股指均全部大涨2.5%。
特朗普认怂,迫于各方压力。
据《国会山报》报道,就连不少共和党议员也开始私下反对关税,他们甚至希望美最高法院出手,叫停关税战。
“议员们不好公开反对总统,因为代价太大。”这是共和党策略师、前参议院共和党助理布莱恩·达林的原话。
议员之外,还有学者。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56名经济学家联署发表“反关税宣言”,直指现行政策“误入歧途”,可能导致“自我造成的衰退”。
宣言中还写道:“现任政府征收关税的动机是对普通美国人面临的经济状况的错误理解”,“我们预计,美国工人将首当其冲地受到这些误导政策的影响,表现为物价上涨和经济衰退的风险。”
不少公知认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变相对美国家庭加税。加税幅度越大,共和党支持率就越低。
而这就进一步迫使包含特朗普在内的共和党人,开始担忧2026年的中期选举。
而据最新民调显示,特朗普在经济议题上的支持率已跌至任期最低点。
所有这一切,让特朗普不得不认怂,做出改变。
02 美科技巨头被坑惨
就在特朗普倒行逆施之际,大洋另一岸却是另一番光景。
商务部开始召集美资企业代表座谈会。坚定支持外资企业发展的态度,给各方吃下“定心丸”。尤其特斯拉、GE医疗以及美敦力,这些深扎中国市场的美资企业,感受到了阵阵春风。
用最高层的一句话说,“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此间感触最深的或许是长袖善舞的黄仁勋。从4月17日开始,他先后受到了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上海市市长龚正的接见。
黄仁勋背后的英伟达,可谓这场关税大战中的牺牲品。天眼查等数据显示,2024年英伟达近17%的收入来自中国。
4月15日,英伟达在提交的一份监管文件说,美政府4月14日通知该公司,未来H20晶片出口至中方将需事先获得美政府许可。
但黄仁勋释放了两点信息,一是英伟达将继续不遗余力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二是,过去30年,正因为深耕中国市场,英伟达的业务蒸蒸日上。
此前黄仁勋更是亲承,“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养育(raised)了英伟达”。
过去一年,黄仁勋和他的英伟达坐上了过山车。
2024年6月18日,英伟达以3.34万亿美元市值击败苹果、微软,短暂登临世界第一。
10个月后的今天,英伟达市值蒸发近1万亿美元,比3个茅台还要多。
英伟达的市值也再次大幅落后于苹果与微软,分别与两者各差6000、3000亿美元。
03 不确定性撕扯市场
英伟达不是美关税大战中的唯一的牺牲者。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整个美股惨遭特朗普蹂躏、动荡。
2025年1至4月,标普500指数从历史高点5800点跌至跌破5150点。特斯拉受影响尤巨,比如特斯拉股价较2024年12月最高点488美元腰斩至如今的238美元。
当然,相比一味下跌,这种政策反复对股市带来撕扯危害尤甚。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导致美股当日暴跌。特别是科技股受损严重,纳指单日跌幅达5.97%,科技七巨头市值蒸发超2万亿美元。
4月7日,市场误传“关税暂停90天”,导致道指盘中暴涨近2600点,但白宫辟谣后回落。
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暂缓征税,使得标普500单日暴涨9.5%,创二战以来第三大涨幅。
美国企业与股民,在这场股市的过山车中被撕扯的呕吐不已,最终溃不成军。
特朗普发动的这场以“美国优先”为名的贸易战,正在反割自身。
于是,从共和党议员到经济学家,从美联储到大众选民,更遑论受市场冲击最大的科技企业,几乎所有市场的参与方正拿起了反抗者的武器。
美国制造业PMI中的投入价格指数,被标普全球称为衡量关税通胀压力的“第一站”。3月该指标已升至近两年来最快上涨水平,反映出企业成本压力加剧。分析人士称,在10%进口关税已生效、对等关税虽暂缓但仍悬而未决的背景下,4月数据或进一步走高。
当然对整个全球市场而言,近日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似乎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缓和迹象。
所有市场参与者,当然喜闻乐见。
但不要忘记,关税只是降级,不是消亡,是被迫屈服,非主动自省。
而市场与投资人最怕的是不确定性,而惯于“特没谱”之称的某人,恰恰又是不确定政策的终极执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