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原地踏步、主业连年下滑,“方便面大王”康师傅光环褪色?
原标题:营收原地踏步、主业连年下滑,“方便面大王”康师傅光环褪色?
2024年,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交出了一份利润增长、营收却几近停滞的财报。公司全年收入806.51亿元,仅同比微增0.3%,归母净利润虽达37.34亿元,同比上涨19.79%,但这一“靓丽”数据更多依赖于提价与降本节流,而非核心业务的健康增长。从财务数据看,“方便面大王”似乎正在竭力保住“表面繁荣”的最后一道防线。
主业方便面连年下滑,涨价难抵销量萎缩
作为曾撑起康师傅帝国的支柱业务,方便面板块已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该业务实现营收284.14亿元,同比下降1.3%,继2023年同比下滑2.84%之后,再度走低。高价袋面收入下滑6.3%,中价袋面更是暴跌13.8%。即便经典容器面实现小幅增长3.7%,也难以扭转整体颓势。
令人尴尬的是,康师傅为提振利润而进行的涨价策略,效果并不理想。2024年袋装面和桶装面分别涨至3元和5元,虽然毛利率提升至28.6%,但销量下滑基本抵消了涨价红利。更有消费者反馈,“价格涨了,品质和体验却毫无变化”,品牌忠诚度正在被一点点稀释。
饮料业务独木难支,增长失速、结构单一
饮料板块虽以516.21亿元营收占据总收入的64%,并同比增长1.3%,但增速已从2021年的20.18%骤降至低个位数。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增长几乎完全依赖茶饮料,而包装水、果汁、碳酸饮料等多个子类目全面下滑。
茶饮业务2024年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8.2%,表面看似坚挺,实则是赶上了无糖茶风口。然而,从行业数据来看,无糖茶热潮正快速退烧:第四季度销售额增速从年初的76.1%骤降至11.2%,康师傅“茶的传人”“纯萃零糖”等新品牌未能形成有效口碑和渗透力。未来支柱的可持续性正遭受严峻考验。
经销商锐减、产品乏新,渠道与创新困局并存
康师傅2024年经销商数量骤减近万人,从76875家降至67215家,引发市场对其渠道稳定性的担忧。尽管官方声称这是优化渠道结构、转向直营模式的主动调整,但在消费者触点本就趋于碎片化的当下,此举或将进一步削弱品牌的下沉能力和铺市率。
与此同时,新品创新乏力成为品牌成长的瓶颈。2024年推出的“剁椒鱼片汤面”“酸香爽金汤肥牛面”销量仅8亿元,占比不足3%。非油炸“鲜Q面”试水市场反响平平。过于依赖“红烧牛肉面”等经典单品、伞状母品牌统一运作的策略,令康师傅在面对白象、统一、元气森林等新老对手不断分化品类、抢占心智时显得迟钝而乏力。
提价+裁员=净利“虚胖”?经营质量待检视
2024年康师傅毛利率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至33.1%,净利润上涨19.79%,但背后是提价与大幅削减成本的“换面术”。
数据显示,全年销售成本从559.51亿元降至539.55亿元,减少近20亿元;员工人数减少2005人,仅人力节支一项即超2.8亿元。如此“瘦身增效”虽然短期内拉升了利润表现,却未能掩盖主业增长停滞、市场份额流失的长期隐忧。
行业平均增速6%,康师傅年均不足1%
将时间线拉长可见康师傅增长困境的全貌。2020年至2024年,其营收从787.17亿元增长至806.5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仅0.8%,远低于食品饮料行业约6%的平均水平。
从“方便面一哥”到“饮品守门人”,康师傅的战略重心转移并未创造持续增长动能,反而暴露出品类老化、品牌老化、思维老化的系统性风险。
康师傅到了必须“自我革命”的时刻
在品类竞争愈发激烈、消费偏好不断演进的当下,康师傅若不能快速调整战略架构、加速多品牌矩阵建设、深耕细分创新,而仍旧依赖涨价与成本压缩维持利润,最终恐将失去“方便面与饮料双王”的光环,沦为资本市场与消费者眼中的“过气巨头”。
康师傅不是没有故事可讲,但市场需要的,是一位能讲出“新故事”的康师傅。
来源丨经济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