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会不会后悔发动关税战,如果代价是大陆将更快统一湾湾?

转自公众号:临兵斗者皆数组在前4月15日文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4月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

周末舆论开始发酵,代表美国民主党的舆论机器开始阴阳特朗普,说他认怂了。

对此,特朗普很快就进行了反击。

当地时间4月13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政府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到另一个关税类别。

然后特朗普说所有的对等关税豁免都是“临时”的,自己早晚会征收。

最后特朗普强调“没有人能在不公平贸易中逃脱,尤其是中国”。

那现在特朗普真的只是煮熟的鸭子-只剩嘴硬了吗?他的关税霸凌真的由速胜转为速败了吗?

未必。

从逻辑上讲,如果特朗普这么快就认怂,那他还怎么在未来90天内榨干那些排队“kiss my ass”的国家的油水?

从现实上讲,能约束他关税政策的,短期内是美债收益率,中长期是MAGA派选民对他的支持率。

一、无论是美债收益率还是选民支持率都还没到能制约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水平

1、美债方面

2025年6月有约6.5万亿美债到期,到年底,还有约3万亿到期,全年预计有约9万亿美元国债需要还本付息。

到时候如何借新还旧、如何把短期国债置换为长期国债是对特朗普的一次大考。

虽然30年期美债的收益率近期曾一度突破了5%,但距离15.78%的历史最高值还有很大距离。

而美债收益率的历史最高值恰恰是在里根执政期间创造的,里根又是特朗普的偶像之一。

尽管当前美国债务规模与里根时期相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特朗普的认知里,现在这点美债收益率根本不足为虑,都是“建制派”的虫豸大惊小怪而已。

所以,当前的美债收益率水平并不足以约束特朗普的关税霸凌政策。

2、MAGA派选民方面

影响他们对特朗普支持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物价。

目前关税刚开始生效,对美国物价的冲击还需要发酵一段时间,才能明显反应出来。而且关税生效前全球油价大跌,部分对冲了关税带来的物价上涨预期。

美国当前的物价水平还处于可控状态,全国范围内并未出现物资短缺造成的抢购风潮,所以MAGA派选民对特朗普的支持率依旧坚挺。

可以预计直到6月底前,特朗普“任性”的空间还很大。

届时新一期美国国债发行是否顺利,关税到底会让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上涨多少都会有些端倪。

那时才是我们初步评估特朗普关税霸凌是否能够持续的时间窗口。

二、美国“贸易连横”VS中国“贸易合纵”

就在特朗普为了榨干他国油水搞美国版的贸易“连横”的同时,我们也在跟全球的主要经济体缔结更高水平的自贸协定,玩中国版的贸易“合纵”。

如果中国能与欧盟、日韩、东盟分别达成更高水平的自贸协议,中国将处于不败之地。

因为当中国与除美国以外的全球经济更加深度融合绑定后,美国再想打击中国就要真的与全球为敌了,那时美国霸权也就真的到头了。

三、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等于亲手为大陆统一湾湾的进程按下加速键

毫无疑问,关税战将对全球地缘战略格局带来根本性颠覆。

从JD万斯在慕尼黑安全峰会上怒喷欧洲,到特朗普威胁要吞并加拿大和格林兰岛就可以看出,美国的MAGA派可能对这种颠覆一点都不在意,甚至是乐见其成。

但他们可能没意识到,关税战客观上实质性地加速了大陆统一湾湾的进程。

大陆对湾湾出手主要有两个顾虑:

1、美国军事干预

2、美国经贸制裁

俄乌战争证明,美国军事干预台海的可能基本上没有。而且我们对美国的军事干预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方面我们是有底的。

经贸制裁说实话以前我们心里是没底的。

这次美国对我们关税加到145%,我们对等反制,甩开膀子跟他正经干一架,正好可以检验我们自己的经济韧性和社会承压能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应对经贸压力的政策工具。

这就完成了“知己”。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观察,中美经贸脱钩后,美国的经济韧性和社会承压能力到底如何?他们是否有其他应对方法?

这就完成了“知彼”。

这次关税战就是对我们统一湾湾时美国对我们实施经贸脱钩的一次全面的演习。

如果美国因为关税战导致经济衰退、社会动荡,最后不得不主动向我们寻求妥协,那么我们对湾湾动手的最后顾虑也就打消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关税战如果能让美国老百姓从反华政客编织的“只要对中国采取经贸制裁,中国就会立刻崩溃”的谎言中醒来,意识到现实是一旦制裁中国,最先崩溃的反而是美国。

这将从根源上断绝美国用经贸制裁作为干预大陆统一湾湾的政策选项。就像核武器从根源上断绝了美国用军事手段干预中国统一的政策选项一样。

到那时,大陆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并非传统意义的和平统一,而是军事行动下的非直接战争方式)解决湾湾问题的可能性反而会大大提升。

祖国完成统一后,当我们再回顾这段历史,建国同志对中国统一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一定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