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如何开启中国女排新周期重建之路

在经过一段不短时间的等待之后,排协最终敲定了赵勇担任新周期的女排主帅。

这个选择并没有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毕竟在3月18日官方发布选帅标准公告之后,在十几名推荐报名人选中,完全符合要求的并不多。

尽管赵勇此前颇有些“名不见经传”,但排协的这一选择,其实折射出女排在动荡期和变革期当中的诸多无奈与考量。

500

500

为什么是赵勇

如果从官方标准的表面上来看,选择赵勇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其在履历上的“安全牌”——

第一,他多年深耕辽宁女排一线,对于国内女排发展现状比较熟悉,而且带领辽宁女排拿下排超第三名的成绩,其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训练能力,在圈内也是颇有口碑。

第二,他曾经带领国字号青年队取得过较好的成绩,比如2023年大运会率领中国女排夺冠、2024年率队获得U17女排世锦赛冠军。对于年轻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以及对于各俱乐部的梯队建设情况,他都能做到成竹在胸。

第三,赵勇的辽宁籍背景也是小小的加分项。众所周知,辽宁体育系统是当前国内少有的依然带有体制色彩的人才孵化池,赵勇强调纪律性和执行力的执教风格,也非常符合“三从一大”精神的政策风向。

500

赵勇2023年成都大运会执教

但其实,选择赵勇最重要的原因,实际上也是因为……排协此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

在蔡斌婉拒续约之后,不考虑外教的前提下,女排教练的人选确实相当有限。

呼声很高的陈忠和与郎平,早就过了退休年龄,他们本人也几乎没有任何出山意愿。

国内一线队名帅里,施海荣刚刚带队获得冠军,目前只想专注于江苏女排;匡琦虽然也有国字号青年队的履历,但没有经过联赛考验,目前刚刚入职北京;王之腾缺乏国字号履历,而且他在上海女排也一直被诟病培养新人不利、临场指挥欠缺思路……

综合考虑起来,还真就只有赵勇了。

500

女排重建难题

目前来说,赵勇上任之后,将要面对的,是一支光环褪去、亟待重生的队伍,三大挑战横亘眼前:

第一个挑战是功勋老将的处理。

尽管在新的洛杉矶周期里,换血重建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但对于诸多核心老将的处理,赵勇依然需要谨慎。

一方面,美国女排在东京奥运会(平均年龄28)和巴黎奥运会(平均年龄29)的成功,足以说明哪怕是高龄老将,只要状态调整得当,依然足以在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中发光发热。

因此,对于龚翔宇、王媛媛、袁心玥这些老将,甚至是当前依然在高水平比赛中有出色表现的朱婷和张常宁,赵勇是否还要继续征召,以及征召之后对他们的定位如何,都非常考验管理手腕。

500

在上个周期里,蔡斌就是在对朱婷和张常宁的问题上犹犹豫豫,最终被成绩和舆论倒逼,竟然在巴黎出现了队伍磨合上的问题。

目前赵勇上任之后的第一份国家队集训名单里并没有太多老将入选,这很正常,也不代表老将们就彻底没有了机会,但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新的周期里,赵勇如何定义功勋老将们在国家队的角色,也将成为关注的焦点。

第二个挑战是更新换代的风险。

与赵勇就任一同官宣的,是新一期女排国家队集训名单,这份名单中,除了李盈莹、龚翔宇、王媛媛和王梦洁四老压阵,倪非凡、吴梦洁和庄宇珊在上个周期就经历了考察之外,剩下的12人都是首次入选国家队的新人

500

女排集训队伍平均年龄21岁

这12人当中,年龄最大的自由人郑欣怡,21岁,而年龄最小的张籽萱和杨舒茗才16岁(17岁未满)。

尽管这12人或是U21和U17的世锦赛冠军成员,或是在今年联赛和全运会资格赛中表现出众,但不得不说的是,张籽萱、杨舒茗和王奥芊都还是中学生,连职业联赛甚至都还没有打过,哪怕是决心不拘一格选拔锻炼青年队员,但这会不会太……急切了一点?

要知道,两个月后就是世界女排联赛,紧接着8月又是女排世锦赛,排协和舆论对新帅再怎么有容忍度,可要是场面和成绩太过难看的话,赵勇后续的诸多想法,又还能获得几分坚决支持?

第三个挑战是战术革新的不确定性。

最近十年,以土耳其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女排新势力发展得很快,她们多变的战术风格和越来越男子化的打法,在事实上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女排战术。

尽管郎平指导和巅峰朱婷在里约为中国女排再次夺得一枚奥运金牌,但必须承认的是,当时传统的高举高打风格,完全依托于巅峰朱婷超出时代的个人能力。

所以,在朱婷因伤状态下滑之后,蔡斌的“提速打法”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也取得过一定的成绩,但最终还是因为球员执行能力不足,以及其他的一些赛场外因素,最终导致巴黎奥运会的成绩不如预期。

500

从国青队和辽宁队的执教经历来看,赵勇更注重下三路技术与团队协作,甚至此次国家队集训,赵勇在二传位置上一名老将都没有带,而是使用了邹佳祺、张籽萱和殷小岚三位新得不能再新的新人,很显然就是要通过二传的快速换血来彻底奠定自己的战术革新思路。

但二传这个位置,不仅对技术要求高,对心理素质、大局观和战术决策的要求同样也非常高,缺乏比赛经验的三位新人二传,是否能够一改中国女排的“二传瘸腿”痼疾,实在有待观察。

除了二传之外,自由人和接应位置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好在老将王梦洁和龚翔宇仍能暂时顶上。

500

艰难重建之路

中国女排的换血重建,除了人员和战术上的实际问题之外,还有一些更形而上的问题也需要去解决。

首先是重塑团队精神内核。

东京周期以来,女排的“拼搏精神”遭遇过不少质疑,众口铄金之下,有时球员的能力问题也会被舆论归结为态度问题,比如王云蕗、金烨等球员的舆论风波。

因此,在本次国家队选帅公告中,特别强调了要求“政治素质过硬”和“能够继承和弘扬新时代女排精神”,所以一贯铁腕治军的赵勇才得以脱颖而出。

但客观而言,“女排精神”虽然确实能在实力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提升队伍的比赛韧性,可如果实力有明显差距时输了球,又该如何评判队伍的精神作风,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特别标准的事情。

然后是国内女排联赛的定位。

意大利和土耳其女排的崛起,其本质在于高度市场化和商业化的本国联赛与欧冠联赛带来的高水平对抗环境。

国内女排联赛的强度,在目前来说很难与欧洲顶级联赛抗衡,这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事实,而缺乏高水平联赛的对抗土壤,自然也不可能诞生如巴尔加斯、哈克和艾格努这样的强力接应、暴力副攻。

500

艾格努在比赛中

所以,说服排协和各地方队放宽球员留洋限制,同时借鉴美国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的“以赛养战”模式,甚至是……推动国内女排联赛的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这些都是赵勇作为国家队主教练应该也必须去做的事情。

总而言之,目前这个全新的中国女排教练团队,以赵勇为主教练,辅以留任的袁灵犀和于飞,再加上杨昊、张晨这两位少壮派的加入,看上去是有意复制当年的“陈忠和模式”,先大破,而后大立。

500

杨昊再次加入赵勇教练团队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女排当前的实力定位已经不再是超级强队,赵勇的任务也绝非“重返巅峰”的浪漫叙事,而是更为实际和严肃的“避免坠崖”的残酷生存战。

因此,在接下来的世界女排联赛,无需太过于计较成绩如何,若能挖掘出2-3名主力新星,便已是完成任务。而世锦赛能够顺利挺进八强,也算得上是及格。

赵勇需要时间,中国女排也需要时间。

但或许,比时间更为重要的,是打破沉疴的尝试,而非抱残守缺,执着于对过去成功经验的模仿,哪怕这条道路注定充满非议与挣扎。

赵勇的这份名单,让球迷们看到了改变的勇气,这对全新周期的中国女排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