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第一大国自制武直首飞成功!等等,怎么和我军的武直-9这么像
昨天文章《美国商人搞了个大新闻,又有人说,中国需要跪下来仰望……》里的这句话——“寇可往,我亦可往!我们又何必妄自菲薄呢?”赢得了兄弟们的一致认可。
说实话,中国这些年之所以进步如此迅速,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看清了自己和对手。但有些邻国却好像对自己的定位不那么清晰。
本月4日,韩国“自行研制”的首款武装直升机成功首飞,迈出了武直国产化的重要一步。
不过,看着新闻中韩国自制武装直升机的图片,小兵兵怒了↓↓↓
韩媒太过分了,居然拿着咱种花家的直-9WA的照片来糊弄人,叔可忍,婶忍不了!
呃,等等……武直-9没有机炮,但这图片中的直升机却有机炮。
再看看机身上的韩码子,机翼上挂着的陌生反坦克导弹发射管模型……
对不起,小兵兵看走眼了,这还真不是种花家的直-9WA。
但这款韩国称为LAH的直升机,实在是,跟咱家的直-9WA实在太像了。
▲ 中国的直-9WA武装直升机
其实他俩像是有原因的,因为二者的确师出同门,都源自法国的“海豚”系列直升机。而两国也都是买下了全套技术,回来自己造。
韩国嘛,向来野心勃勃,毕竟是“宇宙第一大国”,直接仿制,太没面子,于是就以其为基础搞出了一款有韩国特色的LAH,2016年还展示过全尺寸模型,就是这样:
▲ 滑橇起落架,机体外形也有不小的变化
然鹅,到了2018年年底高调展示首架原型机的时候,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机身改回去了,起落架也老老实实地改回了“三点式”。
▲ 啥底子没有,就想着魔改,被现实打脸了吧
其实,运输直升机改成武装直升机,一般只是权宜之计,中国的直-9也是没办法。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军队的武装直升机只有八架“小羚羊”,面对着巨大的军事压力,只能拿直-9改改来凑合。
但如今的韩国不一样啊,现役的武装直升机就有112架,其中甚至还包括36架最先进的AH-64E“阿帕奇·守护者”武装直升机。
更何况美军还有大量的AH-64D“长弓阿帕奇”部署在韩国。
▲韩国装备的AH-64E“阿帕奇·守护者”武装直升机
除了手握这么多威名赫赫的“阿帕奇”,韩国还有令人羡慕的军贸环境,什么美国货、欧洲货,那么多先进装备,只要肯出钱,想买啥都好说。
那既然如此,韩国人为何还要自制这款半吊子的LAH直升机呢?
有人说,韩军是有换装的需求的,因为除了那36架“阿帕奇”,剩下的76架武直,都成老古董了。
像MD-500轻型武装直升机已经用了好几十年了,这种“小鸟”在朝鲜人民军数以万计的高射炮、高射机枪和便携式防空导弹面前,生存能力很是堪忧。
而AH-1武装直升机也飞了二三十年了,在飞下去,老身板要扛不住了。
▲ 韩国陆军航空兵的MD-500轻型武装直升机(前一)和AH-1武装直升机(后四)
不过前面咱也说了,韩国人想换新武直,直接和以前一样买买买不就行了?
不,除了换装的需求以外,从这款半吊子的LAH直升机,我们必须还要看到,韩国人谋求“国防自主”的决心和野望。
这些年来,韩国人就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国防自主:
1994年,宇宙国终于从美国人手里收回了“平时作战指挥权”。
2018年,韩国又公布了收回“战时作战指挥权”的时间表。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举措,则是军工自主。
从枪械到坦克,从飞机到军舰,韩国军工都有涉及,直升机自然也能不例外。
早在2006年,韩国就开始悄咪咪地研制KUH-1多用途直升机项目,2010年试飞,2012年列装。
由此,韩国成为全球第11个自主研发直升机的国家。
▲ 韩国自主研发的KUH-1通用直升机,韩国人给它起了一个霸气的绰号——完美雄鹰
是不是又看着眼熟?
跟法国的“超美洲豹”通用直升机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作为韩国航空宇宙产业与欧洲直升机公司合作的项目,韩国人在“超美洲豹”的基础上抄了多少,或许只有韩国人自己知道了。
▲ 法国的“超美洲豹”通用直升机
当然,宇宙第一的韩国人,可不在乎它是否跟“超美洲豹”如出一辙。
反正是我们思密达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国产货,爱咋咋地!
KUH-1直升机2012年就开始正式列装,短短几年内就实现了家族化,先后还推出了六种衍生款:
▲ MUH-1“海兵鹰”,主要供韩国海军使用,执行运输任务
▲ KUH-1M“救援鹰”搜救直升机
▲ KUH-1P“警务鹰”警用直升机
▲ “海警鹰”,主要供韩国海警使用
▲ KUH-1EM“消防鹰”,消防直升机
▲ KUH-1FS“山林鹰”,用于对付森林火灾
虽然KUH一下子衍生出了七头“鹰”,但这款直升机却并非如绰号中所说的那样“完美”。
交付部队后问题频出,甚至还爆出了下雨天会漏水的奇葩问题。
▲ 划重点,机身漏水:普遍存在
而因为问题众多,2016年8月韩国监查院曾叫停了KUH-1直升机的生产。
但韩国国防部、联合参谋本部、陆军本部都要求恢复生产,韩国防卫事业厅也就借坡下驴同意了,整个叫停过程不到三个月。
有人怀疑KUH直升机涉嫌国防采购弊案,但朴总统亲自重视的项目怎么会有弊案呢?
▲ 事实最终还是证明,这东西真的不靠谱
就在,去年7月17日,一架MUH-1“海兵鹰”刚刚起飞,刚升空到十米高度,旋翼就脱离了机身,然后机身如同秤砣一般砸在了地上,燃烧起来,五死一伤。

▲ “海兵鹰”事故画面,旋翼就……就这么飞出去了?(图源:环球网)
十米的高度,也就三层楼不到的高度,六个人一起跳下去,都不一定有这么高的死亡率。
可这架“海兵鹰”刚刚起飞,速度很低,高度又这么低,居然五死一伤。
KUH-1直升机的机身强度与防护性能着实令人担忧。
▲ 坠毁直升机主螺旋桨旋翼(图源:环球网)
可就这样的质量,韩国人还敢把它推销给菲律宾,报价比美国的“黑鹰”都高,单价高达2200万美元。
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勇气,梁静茹么?
而说这儿,倒是让小兵兵想起了亚洲另一个自制直升机的国家。
你们猜,是谁?
没错,就是我们亲爱的三guo。
▲ 印度“国产”的ALH直升机
三guo自制的ALH“北极星”也属于通用直升机,巧的是,同样问(经)题(常)众(摔)多,而且,摔一架就上个头条。
比较著名的一例,莫过于差点摔死了厄瓜多尔总统。
▲ 厄瓜多尔空军买了七架ALH“北极星”通用直升机,先后摔了四架
▲ 一架ALH直升机摔在前去接总统的路上……
与韩国人一样,印度在研发出了通用直升机后,也开始搞自己的武装直升机——LCH。
不过印度人比韩国人有志气,上来就是中型武装直升机,并且是纯正的武装直升机,不是运输直升机改造的那种。
▲ 印度国产的LCH武装直升机
只是“东棒西波南印北格中火鸡”可不是浪得虚名,没点奇葩行为那是入不了榜的。
印度的LCH武装直升机从21世纪初期就开始研制了,2010年就已经首飞。可到了现在还在试飞测试之中,何时服役依旧遥遥无期……
这不禁让人想起印度的LCA“光辉”战斗机、阿琼主战坦克。
难道LCH也准备整个30年?
▲ 印度国产的LCA“光辉”战斗机
相比之下,中国和日本在这方面的能力明显强多了。
中国自不必说,直-10和直-19两种武装直升机这些年一直在保持大批量生产,快速列装着陆军的陆航旅/空突旅和空军空降部队,装备总量超过了300架。
此外,深受军迷们关注的直-20也已经公开亮相了。
▲ 我国的直-20通用直升机
日本自行研发直升机的起步较早,上世纪90年代初就决定研制“新小型观测直升机”,项目代号OH-X。
因为F-2战斗机项目上被美国人横插一脚,坑过一次,这一次日本人学乖了,偷偷摸摸的搞。终于没让这个项目半途被美国人强奸,顺利研发出了OH-1武装侦察直升机,并在2000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列装部队。
▲ 日本自研的OH-1武装侦察直升机
OH-1武装侦察直升机的性能还是不错的,更重要的是日本通过独立研发它培养了队伍,建立了完整的军用直升机生产体系,提升了日本航空制造业的水平。
而这,也正是目前在拼命搞自行研发的印度、韩国所想要实现的。
▲ 韩国的LAH直升机
但是,OH-1直升机身上有着日本自制武器共性的问题——价格高昂。
2005年,OH-1直升机的采购价格高达24.5亿日元(约合2000万美元),是上一代OH-6D直升机采购价格的十倍多,原本用OH-1一对一替换OH-6D的计划根本无法实现。
▲ 日本OH-6D:扶我起来,我还能再撑几年
如此高昂的价格,陆自每年只能买两三架。这样的情况在自卫队中相当普遍,不少人认为是日本在故意保持生产线,实则是太贵了,大批量的自卫队根本买不起。
▲ 日本74式坦克:我也想退休,关键90式和10式的产量不争气啊
当然,单价高的问题在韩国自研直升机上也很明显。
比如KUH-1“完美雄鹰”,韩军自己的采购价格也高达1500万美元。
▲ KUH-1生产线
而韩国直升机价格这么高,原因就是因为许多关键设备和部件无法仿制,只能从国外购买。
这样的问题在最新的LAH直升机上同样存在,可以预见中国直-9WA的这个远房老表,“身价”肯定不菲。
▲ 韩国的LAH直升机(上)和我国直-9WA(下)的对比图
事实上,作为亚洲四个大国,中印日韩这些年都在谋求国防独立自主。
可理想相同,命运却是各不同。
▲ 四国自研的最先进坦克
▲ 四国自研的战斗机。韩国没有自己研制的战斗机,就拿T-50教练机凑个数吧,好歹也是喷气式飞机
其实,从这四国的军工发展形势上讲:
日本是小有能力,没权限,脖子被美国人卡着,想发展却处处受到限制。小成就可以有,大出息嘛……
印度是有权限,没能力,没人卡脖子,却总是搞不出来,要么搞出来的质量不过关。
这也怪印度军贸环境太好,想要啥都能买到,军方用惯了国外的好东西,自然看不上自家的劣质货。要没军方支持,本国军工更发展不动。
▲ 关键词:强迫(图源:环球网)
韩国是小姐的心,不,是女王的心,丫鬟的命。
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腾飞后,就一直琢磨着国防独立自主。
但韩国人知道自己的底子,就走联合研制的路子,只是西方的资本家们都成精了,会把核心技术教给你然后去抢他们的市场?
▲ 韩国K-1主战坦克,就是韩国现代精密工业公司采用美国通用汽车技术合作生产研发的
不过,韩国这些年虽然拿出了不少产品,只是拼装货众多,掌握核心技术的没几个。
一个个标着韩国制造的武器,但就跟LAH、KUH-1一样几乎是国外武器的复印品。
▲ 泰国从韩国购买的DW-3000H型护卫舰,就船壳是韩国造的
小兵兵很好奇韩国人在这笔买卖中能赚多少钱?
唯有中国,从建国伊始就开始建立自己的国防军工体系,在封锁中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建立了完整的军工业体系,培养了众多专业的科研队伍,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
不仅实现了武器装备的国产化,同时能够研制99A主战坦克,歼-20隐形战斗机,055大型驱逐舰这样顶级水准的装备,极大增强了中国军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的武器装备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研发成本也越发高昂,看看F-35战斗机的投入,吓死人!
所以,连完整工业体系都没有的韩国,在军工自主这条路上还能走多远?
当然了,这种谋求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还是要给与认同的。
毕竟是以征服宇宙为目标的思密达,眼下这点儿困难根本不叫事儿!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