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成 “自残神器”?
关税大棒成 “自残神器”?
撰文:皆大欢喜
2025年4月3日星期四
“我的美国同胞们,今天是解放日,”特朗普在玫瑰园说。他说:“2025 年 4 月 2 日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因为这是美国工业重生的日子,是美国命运重获新生的日子,也是我们开始让美国重新富裕的日子。
特朗普总统的 “解放日” 批发部再度开张!继 1 月就职典礼上发表 “自由宣言” 后,当地时间 4 月 2 日,这位热衷 “推特治国” 的大师又甩出一记关税王炸,将普通工作日硬包装成 “经济解放日”。然而市场这面照妖镜丝毫不给面子,消息一经传出,美股瞬间上演史诗级跳水:道琼斯工业指数狂泻 1100 点,科技股板块如同瀑布般直线下挫,连苹果这样市值超万亿的科技巨头,股价也大幅跳水,市值大幅缩水。这哪里是什么经济解放,分明就是资本市场的 “敦刻尔克大撤退”!
回顾特朗普首届任期,其推行的保护主义关税政策堪称大型翻车现场。当初豪言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可实际情况却是美国老百姓的钱包遭了殃。智库美国行动论坛统计数据显示,在那 4 年里,保护主义政策每年让美国消费者损失约 570 亿美元。就拿日常消费品来说,原本平价的中国制造 T 恤,因关税影响,美国消费者购买时得多掏两美元。不仅如此,关税大棒看似挥舞得虎虎生风,实则砸向了自家后院。
美国农产品出口首当其冲。美国中西部地区大量农场主生产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因关税导致出口受阻,大量积压滞销。以大豆为例,2018 年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后,中国减少了美国大豆进口量,美国大豆库存大幅增加,价格暴跌,许多农场主面临破产危机。而特朗普心心念念的制造业回流计划,也成了一场闹剧。多家美国制造企业在权衡成本与市场后,不仅没有回流,部分企业还加速外迁。与此同时,美国的盟友们也纷纷变脸。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主要贸易伙伴,因美国的关税政策,与美国关系急剧恶化,纷纷出台反制措施,导致美国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碰壁。
此次特朗普推出的关税新政刚一露头,资本市场便迅速开启末日逃生模式。耐克股价如同奥运短跑选手冲刺般直线下跌,特斯拉股价坐上过山车,大幅波动。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也慌了神,纷纷抛售股票。而普通消费者更是深受其害,美国汽车行业因特朗普宣布自 4 月 3 日起对进口汽车加征 25% 的关税,汽车涨价单已经寄到消费者家门口。不仅如此,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最新数据显示,美国 3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 92.9,低于市场预期的 94.2 和 2 月的 98.3,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反映短期收入前景、商业和就业市场环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降至 65.2,为 12 年来最低水平,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悲观情绪愈发浓厚 。
特朗普团队的经济策略,就像现代版的刻舟求剑。制造业空心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妄图靠关税填平,无异于痴人说梦;贸易逆差背后涉及产业结构、消费习惯等诸多复杂因素,仅凭挥舞关税大棒根本无法消除。当德国大力推进工业 4.0,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中国积极布局新基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时,特朗普却还在挥舞 19 世纪的关税狼牙棒,像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一样盲目。要真想让美国经济起飞,与其在关税战场死磕,不如给科技研发充个VIP,给职业教育开个加速器,给基建更新换个涡轮增压。
当全球各国都在积极布局 5G、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未来科技领域时,特朗普却依旧深陷关税泥潭无法自拔。若继续这样自嗨下去,“让美国重新富裕” 的豪言壮语,恐怕终将成为 “让美国再次退群” 的墓志铭。在此奉劝某些政客,经济政策关乎国计民生,绝非推特上的小作文,玩梗、甩锅需谨慎,否则 “解放日” 真可能成为美国经济的”清明节!”
参考文章:《CBS新闻》,《ABC新闻》
注:清明节可以解释为忌日,巧的是明天就是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