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川的杰尼斯落下帷幕,偶像们就可以自由恋爱了?
作者 / 郑小玲
日媒消息,9日下午4点47分,杰尼斯事务所社长约翰尼·喜多川(Johnny H. Kitagawa),因病逝世,享年87岁。
自此,属于喜多川的杰尼斯时代正式落下帷幕。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对日本偶像不太了解,类比一下,喜多川之于杰尼斯,就好比斯坦李与漫威。
斯坦李的背后站着漫威宇宙的英雄们,而喜多川的身后则是拥有近百位知名日本偶像艺人以及几乎渗透了偶像全产业链的杰尼斯事务所。在喜多川的带领下,杰尼斯垄断日本男子偶像市场数十年。
80年代至今,从木村拓哉到松本润再到山下智久、泷泽秀明等等,日本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男子偶像几乎皆出身于此。喜多川的江湖地位不言而喻。
(图片来自网络)
但不可忽视的是,内部高层派系斗争、SAMP的解散;外部实体唱片市场的衰退、48和46系女团的强势以及民工团不断提升的存在感都在给杰尼斯稳定的体系带来冲击,杰尼斯正逢多事之秋。
之后,还得面对ARASHI(岚)将于2020年12月31日休止活动、旗下团体青黄不接的现实。在时代的快速更迭中,老牌偶像帝国的力量似乎正渐渐褪去,而失去喜多川的杰尼斯又将会走向何处?
垄断数十年,
属于喜多川的杰尼斯时代落幕了
根据杰尼斯事务所昨晚发布的讣告,6月18日,喜多川身体不适紧急入院,昨天傍晚离世,住院期间,在旗下艺人的陪伴下,喜多川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2018年8月,日媒称喜多川钦点泷泽秀明作为自己的后继者,尽管后来没有更为确切的消息,但之后,一直身居幕后的喜多川,的确负责了起培训杰尼斯事务所新人的工作。
在紧急入院之前,老爷子一直往返于剧场和录音棚,悉心指导即将进行演出的年轻Jr.们,甚至在入院前一日,还参加了“三十少年俱乐部”收录的访问。
约翰尼·喜多川(Johnny H. Kitagawa)
1975年,“杰尼斯事务所”正式成立,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日本偶像经济开始的标志,也由此,喜多川一手拉开了杰尼斯垄断日本男子偶像市场数十年的序幕。
从80年代至今,杰尼斯旗下男团超过20组。1988年,光GENJI成为杰尼斯首位获得日本Oricon榜单前三名的组合,凭借着光GENJI、少年队、苦杮队等团体,杰尼斯在男子偶像领域崭露头角。
90年代,至今都享有日本国民第一天团之称的SMAP诞生,杰尼斯迈入黄金时期。相关数据显示,1997年,杰尼斯所纳税额高达27亿2600万日元。
借着SMAP的大势,杰尼斯占据了日本艺能界的半壁江山,从光GENJI的剧场路线转入电视媒体,综艺、电视剧、舞台演出,SMAP无处不在,杰尼斯话语权倍增。
2016年,在里约奥运会的直播中,日本“央视”NHK甚至还插播了SMAP 解散的即时消息,可见其地位。据日本媒体《Daily Sports》2016年8月21日报道,SMAP解散预计全年损失总计为636亿日元。
尽管SMAP已经于2016年8月正式解散,但毫无疑问,木村拓哉成为了日本甚至整个亚洲偶像界的重要印记,仅从他女儿木村光希享受的祖传粉丝待遇,就可以想象他的影响力。
(木村拓哉发博悼念喜多川)
事实上,杰尼斯不仅培育了享誉亚洲的偶像团体,更为重要的是,它对日本“偶像”的定义——专门为粉丝和偶像本人创造梦想的职业,对此后日本甚至亚洲的偶像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杰尼斯还开创了以“养成模式”为中心的偶像培养理念与体系,日本的当代娱乐偶像产业依然完全依靠于养成模式。
严格上来讲,近两年在中韩选秀界风光无限的“养成”就是杰尼斯的舶来品,这些概念至今也都影响着亚洲的偶像文化。
杰尼斯更是粉丝经济领域的开拓者,德国电影学者克拉考尔在好莱坞明星制诞生之初,就提到过关于“明星是根据需要定做”的观点。
这里的需要指的是观众的需要,因此只有当偶像对粉丝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粉丝通过仪式化的方式,例如消费行为,对明星表达崇拜之情的关系成立,偶像才能被竖立起来。
而这也是粉丝经济的重点和杰尼斯商业模式的重要元素。
杰尼斯的粉丝系统从粉丝俱乐部到线下活动以及严格的会员管理制度一气呵成。喜多川制定了“粉丝需求至上,尽力满足粉丝需求”的方针。
而除了拥有庞大的艺人培养系统,完善的粉丝管理,杰尼斯庞大的商业体系还囊括了唱片公司、音乐著作权管理公司、演唱会制作公司、电影公司、剧院等等。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喜多川一手建造的偶像梦工厂成绩斐然,但伴随着市场的变化,杰尼斯的话语权减弱,日本偶像产业发展逐渐发展成了以 J 家和 48 系为代表的一男一女双支柱形式,两家共分天下。
这样的情况下,称霸一时的杰尼斯丑闻不断,种种危机都在提示杰尼斯需要做出改变,而伴随着当家人的离世,属于喜多川的杰尼斯时代,恐怕真的是要告一段落了。
没有了喜多川的杰尼斯,
未来会怎么走?
过去的2018年,对于杰尼斯来说,可谓是十分不顺畅。
关8锦户亮被暴性丑闻,V6的森田刚宣布和大自己5岁的宫泽理惠结婚、TOKIO成员山口达因猥亵未成年退社、泷泽秀明 (タッキ&翼)泷与翼宣布解散,Takki年内隐退,转为幕后、冈本圭人(Hey!Say!JUMP)演艺活动暂停等等。
这些事件无不冲击着杰尼斯严格的艺人管理制度,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杰尼斯话语权的减弱,这也是新千年时代的杰尼斯必然要面对的挑战——无法像过去一样,轻易压下舆论。
早期,杰尼斯与各大电视台关系密切,与各大娱乐杂志也保持紧密的合作,深谙媒介特性,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控制偶像信息的生产。在严格控制的舆论环境下,让偶像与粉丝按照自己期望的模式进行互动,这是杰尼斯造星不可忽视的策略。
于此同时,用严格的规则、大量的条款来约束偶像的行为,从而保证良好的品牌形象,也是杰尼斯长久以来的做法和追求。
前阶段严格管制,后阶段压制负面舆论,两个部分相辅相成,杰尼斯的偶像人设才能屹立不倒。但这样的模式显然与当下偶像与粉丝日趋亲密的互动趋势不符。
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传统唱片产业发展起来的杰尼斯至今都没有将其音乐版权售卖给流媒体平台,更不用说跟上数字专辑的步伐了。
好在杰尼斯也意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2018年,解禁了艺人的网络肖像权,这被视为杰尼斯事务所历史上的巨大转折点。
随后两位知名偶像山下智久与木村拓哉更是先后在新浪微博开通了个人社交账号。至于其他成员是否会陆续打开社交网络通道,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事实上,杰尼斯要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青黄不接的代际交替。江山代有才人出,才能各领风骚,没有人,什么都是空谈。
从选拔到成为Jr.再到出道,杰尼斯的培育体系最为看重的就是组合,大众对于杰尼斯偶像的认知也多于某组合成员相关。换句话来说,组合对于杰尼斯有非常大的加成作用。
今年年初作为目前杰尼斯旗下顶梁柱岚宣布将在2020年12月31日停止团体活动。根据日本媒体估算,岚停止活动后,杰尼斯的全年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日元。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48系的竞争,韩流的强势,岚休止活动之后,杰尼斯的重心将放在扶持新组合上。至于是否会有新的组合出道?如何应对流媒体的冲击?以及能否扶持出单个的强势偶像等等,这些问题,都在等待杰尼斯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