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被《封神演义》《哪吒2》玩坏的“申公”豹到底是谁?
动画片《哪吒2》中的申公豹形象
1惊人的票房
近日,励志动画片导演——饺子的作品《哪吒2》在火爆了50多天后,终于进入强弩之末,虽然仍在试图冲击全球票房第四名-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
确实成绩很骄人,全球票房已经突破了150亿元(人民币)票房大关!若《哪吒1》、《哪吒2》相加,《哪吒》系列总票房已经是突破200亿元大关。
《哪吒2》的票房,具体是:中国内地票房20.68亿美元,海外市场5000万美元(其中北美市场2058万美元,东亚市场2200万美元)。
全球票房,合21.18亿美元;中国内地的贡献占比高达97.6%。海外市场,实际大部分也是华人贡献,如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泰国、澳门等。
由于火热期已过,已经不会对该片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放心大胆地,站在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对该片进行一些中肯的文化批评!
谈论核心,既不是主角——哪吒,也不是太乙真人,更不是姜子牙和元始天尊!
而是,本片中令观众唏嘘的重要配角——申公豹,及其背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真正原型人物!
2爆火的《申公豹语录》
与《哪吒2》同时爆火的,还有超级爆火的《申公豹语录》。我们下面摘抄几句:
(1)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2)我努力让家人以我为榜样,却依然无法摆脱世俗的偏见。
(3)人性最大的丑陋就是需要你的时候百般讨好,不需要你的时候翻脸无情。
(4)一生中能改变命运的机会可不多,就那么几次,但当时明明知道却默默放弃。
(5)我用尽全力去拼搏,不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灵魂,不再有遗憾。
(6)别跟我谈什么正义,那只是强者的谎言。
(7)哼,那些所谓的正道,不过是虚伪的幌子。
(8)所谓的规矩,不过是用来束缚弱者的。
网上流传的,还有很多,就先摘录这些!
古今娱乐界文人对“申公豹”角色的狂改史
在明代许仲琳《封神演义》中,申公豹本是一名元始天尊——阐教门中的修仙学生,也确实修得一身好本事,有法宝开天珠,坐骑是白额虎。但他天生反骨,却又巧舌如簧,非要与代表正义一方的元始天尊老师和姜子牙师兄们斗,逆历史潮流而动,凭空为“武王伐纣革命大业”邀约了许多硬角色对手(三十六路人马),制造了许多障碍和困难!最后,被填了北海眼,受到了清算和惩罚!
《封神演义》并没说申公豹是豹子精,否则安排骑白额虎,就有点不合理。
《封神演义》作者,一般认为是明朝隆庆、万历年间的南京人——许仲琳,但因资料不清,仍有争议。
日本现存的内阁文库最早明刻本(明万历年间苏州书商——舒载阳刻本)《新刻钟伯敬先生批评封神演义》第二卷载明“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金阊载阳舒文渊梓行”字样。李云翔的卷首序指明,该《钟伯敬评点本》书稿由苏州书商舒冲甫重金购自楚地(今湖北湖南),正式刻版前,托付文人李云翔又作了最后的编辑、整理和删改。
明朝隆万年间,社会经济发展还算不错(历史学家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城乡人民需要大量时间的娱乐消闲解压方式,于是在市场和书商的直接推动下,文人们(许仲琳、钟伯敬、李云翔)合作接力而最后成书,这就是《封神演义》成书的由来。其原本《武王伐纣外史》,很可能早于吴承恩的《西游记》。
《封神演义》,作为一本神魔小说,此书📖中,申公豹被作为一个极重要的反面角色,而起到故事关系网中最重要的穿插衔接作用。
至于,为什么将申公豹作为姜子牙的对立面,显然还是与先秦历史有关,有一定的人物原型,不是瞎起名的。
《封神演义》当时出版销售后,可谓是大获成功,虽未跻身于后来的所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但其对于民间道教信仰的故事完整化,起到了全局性整理的推动作用,影响巨大。
450多年后,《封神演义》这本神魔小说,再次获得文化娱乐界的改编青睐。而由此,申公豹的形象,又再次有机会,被娱乐界文人们所颠覆。
在四川(泸州)籍80后动画片导演——饺子(本名杨宇)手里,申公豹形象变成一个出身贫寒,努力奋斗向上,却屡屡不得志的,出身低人一等(豹子精家族)的屌丝男形象。
背后则是父亲申正道、弟弟申小豹这样的下层人民。通过申公豹之口,爆出的这些《申公豹语录》,分明是饺子导演自己,以及同命运的许多当代中国人的生活写照。
正是赋予了申公豹一定的情感寄托,故而影片放映期间,才得到观众们的唏嘘和共鸣!
就这样,经过古今娱乐界文人的不断演绎,申公豹形象与人物原型产生了极大的反差,被文人们彻底“玩”坏了!
历史上的“申公” ,决非屌丝,而是重要贵族
看过咱作品《早秦》的朋友,都知道,所谓“申公”,那可不是一般人,乃是姜姓重要贵族。生前称侯,死后称公,长期代替周王天子管理西方戎族和战略级马业。
而且,历代申公,都注意物色周王天子家的重要姬姓子弟当自己家女婿,可称“最牛岳父”;同时也特别注意维护外孙们的利益,是史上“最佳外公”。
《早秦》中,第六代申公精于算计的形象,可谓是跃然纸上!不过第六代申公比较失败,宝贝漂亮女儿没有嫁给姬姓贵族子弟,而是嫁给了养马的二婚男——赵氏大骆。第六代申公,还利令智昏,打击压制过秦国的奠基者——赵非子。
西周共传270余年天下,12王11代,申公应该也是传11-12代左右。
西周最后一代申公,可谓玩得最大。他先是把宝贝大女儿嫁给了周幽王,生下太子(后来的东周平王宜臼),当其发现幽王准备把王位传给褒姒生的伯服时,果断带领犬戎部队打入首都镐京,甚至要了女婿——幽王的命,在骊山陪着幽王的王叔——郑桓公(也叫王子友)也因此事变而遇难,从而结束了西周王朝。如此努力维护小外孙平王的利益,可谓史上最佳“外公”。
也许正因其灭周的大动作,与兴周的姜子牙形成鲜明对比,而让明代文人许仲琳等,把他写成《封神演义》中与姜子牙使命对立的反面角色。这应是申公豹形象的原始出处!
但实际上,这位西周最后一代申公,同时还是春秋首霸——郑庄公(郑桓公之孙)的外公。郑庄公母亲——申姜,即申公的小女儿,其强烈的个性,溺爱幼子共叔段,最后爆发俩亲儿子打架的恶性事件——见《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此事,给郑庄公子孙后代造成长期心理阴影,见了姜姓美女就害怕。
郑庄公之子——公子忽,公元前701年救援齐国有功,面对唾手可得的美女齐姜(齐僖公之女),对,就是《有女同车》那位,却胆怯地说了句“齐大非偶”,拒绝了美女,结果下出他一生中最臭的一局棋!
于是,郑国,后来成了弟弟公子突的了!笔者这一支,就来自于公子突。
西周最后一代申公,是《封神演义》申公豹形象的出处,但与姜太公同时代的第一代申公,绝对是姜太公的近亲,甚至极可能就是他的亲弟弟。姜姓家族,绝非是太公渭水垂钓受到文王赏识而突然兴起,而是早自太姜(古公亶父之妻)、迟至邑姜(周武王之妻,姜太公之女),就已经与周室贵族结下紧密姻亲。
第一代申公,作为姜姓家族重要成员,在“武王伐纣”的关键时刻,绝对是站在周室姬姓一方的,根本不可能助纣为虐!否则,其子孙后代也不会被周王朝赋予西方那么大的权力,成为其西部建设的重要依靠对象!
桑干评论
明代文人——许仲琳等,因写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的角色需要,依据历史原型创造了申公豹这个人物,把一位与姜子牙同时代的隐形重要功臣——第一代申公,写成了“助纣为虐”的大反派角色。
现代文化人——饺子导演杨宇,也是因《哪吒2》的角色需要,把历史原型为重要高级别贵族的申公,写成了一个社会底层的低人一等的豹子精家族——屌丝男形象,苦逼奋斗一生难以改变命运者的写照。
申公如此,的确是有点冤!!!
小说允许虚构,特别是神魔玄幻小说,更是天马行空。
笔者批评的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如儿童神——哪吒的原型,出自于印度佛教神话四大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那吒俱伐罗。
在这种文化融合再造的过程中,不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源头文化有太多的戏说和乱说!数典忘祖!
需要提醒的是,历史中的历代申公形象,可能并不讨大家喜欢。但至今,许多中国人的血管中,应该都有他们的血液!这是必须要承认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