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雕都督之故纸堆:不爱钱财爱文玩

落雕都督之故纸堆:不爱钱财爱文玩

话说元修匆忙逃去了关中之后,那些留在洛阳没来得及逃走的朝臣们就被高欢杀去了一大票。随后高欢强令迁都,去邺城!到了邺城后要重组朝廷,要重新选拔官员。选官工作小组由四人组成:高澄、袁聿修、杨愔、辛术。

这个安排很明显,一方面要恢复朝廷的政治功能,一方面就是给高澄选人才班子,将来好做曹丕。

高澄此时年纪还小,粗枝大叶的事免不了;袁聿修则正相反,考察得太过细琐;杨愔喜好文采,选人难免浮华;唯有辛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无论出身高贵低贱,只要你有本事,品行好,辛术就推荐你选拔你。此举为河北广大中小地主们所称赞——以前公务员的位置都被大门阀大地主们垄断了,现在能够有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大家当然开心啦!

除了善于选拔官吏之外,辛术还是个干工程的行家里手,“有思理,百工克济”。迁都后,他与另一位重臣高隆之共同主持了邺城的扩建与营建。

辛术又善于治理地方,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卸任时,清河父老数百人到邺城请愿,要给他立碑颂德。

辛术又通军事。高欢死后,侯景造反,梁武帝派萧渊明率十万大军来支援侯景。辛术任东南道行台尚书,作为慕容绍宗的副手随同出征,擒萧渊明;在与侯景的作战中,辛术奉命切断景军粮道,焚其军粮数百万石。最终侯景困守涡阳,粮尽力竭,只剩八百人逃去南梁。

慕容绍宗身亡后,辛术继任东南道行台,出镇下邳,手下管理着十几个州的刺史。高洋当了皇帝之后特别批示辛术:“除了刺史犯法需要向朝廷申请之外,其他人如有敢犯法的,你可以先斩后奏。”辛术此时既是方面军政大员,又管治下人事任免,开了北齐的先例。

侯景在南方败亡后,辛术趁机招抚两淮,前后二十余州,城镇相继款附。随后辛术奉命移镇广陵,北朝政权第一次把地方军政机构建立在了长江北岸。

完成了两淮任务后,辛术回到邺城,参与制定《北齐律》,之后又任吏部尚书。

辛术不爱钱,从不索贿。他有别的爱好:各类文玩古籍收藏。特别是在两淮任职期间,辛术借助职务之便搜集了很多宋齐梁的典籍佳作,包括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真迹,都收藏了不少。这些文玩古籍,辛术搜集来了之后基本上都没有交公,而是留在了自己手里。辛术收集的目的也不只是赏玩,回到邺城后,他就用这些文玩古籍去给各路权贵送礼……

不过有一件宝贝,辛术拿到了之后没敢藏私,不仅没敢藏私,还得光明正大敲锣打鼓的给高洋送去献礼。这是个什么宝贝?也没什么,就是一块石头而已:方四寸,上纽交盘龙,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One 玉玺 to rule them all!

始制于秦,两汉相传,经历魏、晋。八王乱,没于刘聪。聪败,没于石勒。石氏败,濮阳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护何融送于建康。历宋、齐、梁。梁败,侯景得之。景败,命人投之于江;侍中赵思贤得之于草中,遂送于景南兖州刺史郭元建,元建又送于辛术。

辛术立即将这块传国玉玺送去邺城,献给高洋。高洋以玺告于太庙:“哥呀,爹呀,祖宗们呀!咱老高家终于混最正宗的位置了!”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