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花钱让孩子多见“世面”?

来源:@屠龙的胭脂井

刚才有网友问,关于要不要花钱让孩子多见“世面”这件事。我跟我的朋友有一次激烈的争论。

我的意见是,幼儿期不需要多见“世面”:不需要花大钱,去各个国家旅游,去各个地方消费。

我这个思想是师承的。我导师反正家里不缺钱,但是他坚信,不能太早让孩子“见世面”。

“见过太多具体的东西,具体的操作,就会让孩子失去想象力。”---他是这样说的。

他两个儿子都长大了,都是大学教授。但因为学术圈一般结婚晚,所以我在博后期间,他也只有一个孙女。

他花了不少钱,让孙女去了一个奇特的幼儿园。这个幼儿园里,没有具体的玩具:没有汽车,洋娃娃。这个幼儿园里,只有几何体。孩子们的玩具,全是抽象的几何体。他们用几何体编故事:不需要见到太多这个世界具体的东西。几何体能够让孩子更解构,更能看见世界本质。他说为了让孙女上这个幼儿园,他花了不少钱。

从某种程度上,我从个人经历上,是同意我导师的。有的时候,见不到太多的“世面”,但是见过很多抽象知识的童年,大大解放了我的思想和抽象理念。

我看了很多书,但是没去过很多地方。这对抽象能力的发展,现在回头看,是有帮助的。席勒从未出过家门,但是写过很多伟大的作品。

古代很多思想家,就在一个茅草屋里,能纵观天下。我并不认为“见世面”能够保障一个孩子的未来能有什么竞争优势。至少所有抽象学科,都不需要见什么世面。具象的学科,也可以长大了再学。当然,我也不像我导师那么极致:我儿子的房间里还是有很多具体的玩具的。

但是我也不会花大钱或者大力气,带孩子旅游或者消费的。我始终觉得,抽象的刺激(比如文字,数学,故事,策略),能够促进智力发展。具体的刺激(去游乐园,旅游,消费)太多了,在幼年期,对智力发展用处不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