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屏的9.3,就这点还没人夸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如果还没有看过这部片,可以关掉文章,去电影院。

下面,Sir要开始深度剧透了——

还有明天‍‍‍

C'è ancora domani

 

500

3.8妇女节正式登陆内地院线。

没错,这部片去年Sir已经写过(链接),并且目睹它的评分从8.4一路涨到现在的9.3。

无疑是年度必看之一。

本来,对于一部靠反转制造高潮的电影,是应该尽可能避免剧透的。‍‍‍‍‍‍‍‍‍‍‍‍‍‍

但要讲清楚这部片的内涵,又必须基于这处关键情节,所以Sir今天这一篇专门写给已经看过片的观众,没看过的朋友请多担待。‍‍‍‍‍‍‍‍

这部片的语言为意大利语,相信你看片的时候很多的精力都放在看字幕上,所以很可能错过了许多电影的细节。‍‍‍‍‍‍‍‍

关于《还有明天》。

也已经有过太多人写过,大多数的讨论都是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

该片的编、导、演是意大利的国民喜剧女星宝拉·柯特莱西,这是她转行当导演的首作。‍‍‍‍‍‍

500

有网友称她为“意大利贾玲”,还拿去年上映的《热辣滚烫》进行比较。‍‍

的确,《还有明天》女性议题无处不在:家暴、女性独立、母女羁绊……‍

你能看到,女主被打就是家常便饭。

一天不打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早上一醒来。

她:早安。

她老公:pia。

一个清脆的巴掌下去,女人无比淡定地梳头打扮,男人则起身抠屁股沟。

一切都仿佛呼吸那么自然。

500

你能看到,女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不能坐电梯;男人说话时不许插话;同工不同酬。‍

500

500

500

你也能看到,女人的坚韧和惺惺相惜。‍‍‍‍‍

500

你可能会想起那部改编自“那不勒斯三部曲”的《我的天才女友》,被打、不能上学、早早被逼嫁人,是许许多多女性的命运。‍‍‍‍‍

500

但就像前面Sir说的,关于这部片女性抗争的内容,已经被讨论过太多。

今天Sir更想来聊一条容易被忽略的隐线——‍

它不仅讲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

同时也是一部意大利的“建国大业”

对。

它没有拍战争,没有拍英雄伟人,也没有长篇大论。

而是以女性为象征,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一个共和国的新生。

女性与国家的两条线,互为表里,并且缺一不可。

就拿影片最后一幕来说。

女主奔赴投票站,投出自己的一票。

并不是仅仅在考虑自己。

她在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利,也是在为国家选择一个未来。

否则,如果仅仅从反家暴、女性抗争的角度理解的话,这个结局就显得残缺、无力了——‍‍‍‍‍‍‍‍‍

投了票回家就不用挨打了吗?‍‍‍‍

甚至,因为忤逆了丈夫,会不会被打得更狠?

女人还没有摆脱她最紧迫的困境嘛。‍‍‍‍‍‍‍

500

如果仅仅这么去想,就过于局限了。

事实上不仅最后投票的这一幕,电影始终都在不断暗示女性与整个国家命运的同构。‍‍‍‍‍‍‍

时间,1946年。‍‍‍‍‍‍‍

地点,意大利的首都罗马。

电影中,一个给女主提供过重大帮助的角色,街头的美国大兵。‍‍

500

盟军从意大利的南部登陆,随后墨索里尼政权倒台,意大利正式从法西斯的阴霾中走出来。

在著名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中,小男孩从集中营逃出生天,命运转折的标志,就是他看到了美国大兵和坦克。‍‍‍‍‍‍

高呼:爸爸说的都是真的!

500

500

1946年,意大利共和国诞生的前夜,新的政权还没有被投票选出来,仍然有美军在管控秩序。‍‍

再看一个细节。

片中的女主的丈夫、公公。‍‍

两个父权制的象征。

可是再仔细拆解导演安排的对话,你就会发现别样的信息。

起先,女主在伺候公公起居。

这个lsp还不忘揩一把油。

500

接着,公公就开始一顿输出他的直男癌发言了。‍‍‍‍‍‍‍

抱怨儿子现在对自己爱答不理。

也不想想当初,是谁第一次带他去妓院的。

500

还说,当初是他给儿子传授的手艺。‍‍

啥手艺?盗墓。

更过分的是他还说,把盗墓的古董都卖给了法西斯分子,他们是一群有品位的上等人。‍‍‍‍‍‍‍‍

500

听明白了吧。

这是个为了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人,法西斯分子能让他发财,就是好人。‍‍‍

妥妥的反动派和“意奸”啊。

女主没停下手上的动作,但同时呵呵地冷笑。‍‍

500

所以这个家庭,就是一个微缩的国家隐喻。‍

女主,代表共和国的明天。

男性大家长,代表过去,是堕落、衰亡、充斥暴力的法西斯政权。‍

你说Sir又过度解读了?‍

那么,无独有偶,再来看另一个家庭——

女主的准亲家。

丈夫不愿意花钱供女儿读书,让她早点嫁人,最好还要是个金龟婿。‍‍‍

女儿呢,也很争气。‍‍

男朋友家里有矿——一家咖啡馆,在意大利可是不错的生意——终于要上门提亲了。‍‍‍‍‍

然后呢,各种的嫌弃。

女主穿的是缝补的旧衣服,都上不了桌,在旁边端茶倒水;准亲家母则是贵妇打扮,更像是女主人。

500

500

对他们来说,女主一家是穷酸的乡巴佬。

但他们一家就高贵吗?

女主的公公在饭桌上就揭了他们老底——‍‍‍‍‍‍‍‍

你不是和那谁合开了咖啡店么,你们卖给德国的人,比卖的咖啡还多。

500

好家伙。

原来战争期间,这个咖啡馆还是个地下情报站啊。

只不过看样子是给德国人提供情报,出卖的是意大利游击队员。

所以。

当丈夫和公公表面吐槽,其实暗爽于女儿钓了个金龟婿的时候。‍‍

女主却使用了雷霆手段——

她请求美军的黑人小哥帮忙,半夜把准亲家的咖啡厅炸了个稀巴烂。‍‍‍

500

也太狠了吧。

因为她知道,在家里没有话语权的她,根本没办法阻止这门亲事。‍‍‍

不要说这是违抗丈夫。

就连女儿也不可能听劝,她对未婚夫特别上头,哪怕,他送她的订婚戒指镶的不是钻石是玻璃……(被盗墓业务熟练的公公一眼识破500)‍‍‍‍‍‍

500

一旦咖啡馆毁了。‍‍‍

唯利是图的丈夫和公公,打死也不同意这门亲事了。‍‍‍

500

看到这里有人会质疑——‍‍‍

你不嫁女儿就不嫁,把人家搞得倾家荡产,是不是太歹毒了?‍‍‍

但就像前面Sir说过。‍‍‍‍

这部电影中女性议题和国家命运是呼应的,缺一不可,割裂来看这个故事就无法成立。‍‍‍‍‍‍

一个细节。

在准亲家的咖啡馆前,有人来贴海报。

留意的话你能看到一个最大的意大利单词:giustizia(正义)

不难猜测,这是一幅为即将到来的投票进行宣传的海报。‍‍‍‍‍‍‍

而他们对此的态度呢?

准亲家母的老脸拉得比驴还长。

500

准亲家公则说,你贴在这,妨碍了我生意。‍‍‍‍‍

500

即是说,他们对即将诞生的新国家丝毫不欢迎,因为他们过去就是背靠法西斯政权赚得盆满钵满的。‍‍‍‍‍

就在街坊纷纷议论是谁炸了咖啡馆的时候,一个女人说,这有啥奇怪,想找他们报仇的人排着队呢。

500

很明显。

准亲家也代表着过去反动的政权。‍‍‍‍‍‍

他们的生意,沾满了意大利反法西斯战士的鲜血,然而他们却逃过了历史的审判,还想安然无恙地,在新的国家里继续过他们上等人的生活。‍‍‍‍‍‍

他们配吗?

所以,这才是女主的全部动机。

在咖啡馆被炸毁时,海报又出现了。

一语双关,除了指代投票活动以外,也成了这一幕搞笑的注解:

正义

500

女主所做的,并不仅是反对女儿嫁给一个不爱她的人,也不仅是不愿意她重蹈自己覆辙,被困于家庭主妇的身份。‍‍‍‍‍‍‍‍‍

更是站在历史正确的立场,对战争余孽的清算。

而与她联手的,是那个黑人美国大兵,不正好呼应当时的国际局势。

这就是Sir觉得《还有明天》有意思的地方。

并非因为它的“政治隐喻”。

而是导演在这个故事里所透露出的,一种广阔的胸襟,一种轻盈的力量。‍‍‍

相信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

这部片中的家暴场景,竟然被导演拍成了两人共舞,好像特别深情和浪漫。‍‍‍‍‍‍‍

500

不得不说,意大利人的幽默细胞真不是盖的,罗伯托·贝尼尼也能把悲惨的集中营拍成一出经典喜剧。‍‍

500

不难想象。

《还有明天》会引来一部分的争议——是不是美化家暴了?是不是在“坟头蹦迪”?‍‍‍‍

但Sir要说,幽默是一种表达。‍‍‍

它不是只能表达快乐,还有着更大的空间。‍‍‍

在舞蹈一般的家暴场面,和流出又迅速消失的鼻血中,Sir看到的是——有太多家庭内的暴力,就这是这样匆匆被抹去的,就是这样被当作舞蹈一样稀松平常,视而不见的。‍‍‍‍

想想看,现在都还有许多人说“打是疼骂是爱”,把暴力当成一种调情。

所以在Sir看来。‍

幽默,不是只有搞笑。‍

它未尝不可以是我们力量的来源。

就像导演所说,这种悲喜结合的创作手法,是从祖母的传记中汲取而来的灵感。

从那个时代走过来,她经历过太多残酷,但宝拉记得,无论她在讲述多么痛苦的事情时,脸上都带着微笑。

就像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

面对暴力,面对不公,的确会有愤怒和仇恨。‍

但除此之外呢?

抱怨就能解决问题吗?

女主应对的方式是——行动起来。‍‍

她给病人打针、做缝纫、修雨伞,利用一切空余时间打零工赚钱。‍‍‍‍‍‍

500

所以你能看到,她永远脚步匆匆。

哪怕面对善意的美国大兵,她都没有太多耐心搭理。

500

哪怕这种行动中,仍然要面对不公平,比如赚的钱要上交给丈夫,比如明明干活更熟练却比男性工人赚得少……‍‍

但她没有因为自己地位的不公,没有因为自己力量的微小而自暴自弃。‍‍

所以最终才能迎来反转。‍‍‍‍‍‍

导演在片中传达,乐观、坚韧、积极的态度。

比简单提出议题更有价值。

就像片名说的,还有明天。

明天是共和国的明天。

共和是所有人的共和——不同的性别,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族裔,共同的联合。‍

不必再为了某种理念,制造新的仇恨,新的敌人。

而那些腐朽的势力呢。

我们尽可以,以幽默来藐视它们,笑看它们的灭亡。‍‍‍

导演不止一次,让我们见识了她在这方面幽默的功力。

比如,炸毁那个罪恶的咖啡馆时,写着“正义”的海报。‍‍‍‍

比如,导演反复运用的谶语。

本来为女儿准备结婚时,女主的公公说,从葬礼上把花偷过来放到婚礼上用。(盗墓的老手艺了)‍‍‍‍

结果,他自己先嗝屁了,葬礼的花这不就有啦。‍‍‍‍‍‍

500

 

丈夫对失恋的女儿说,别哭丧个脸,好像今天有人死了一样。‍‍‍

结果,爹就没啦。

500

对于每天来照顾自己的隔壁二傻子,没良心的公公竟然说人家是傻子,只会带来厄运。

结果一家人出门做礼拜,第一个发现他咽气的,还真就是这个上门看望他的人。

500

而在这位邻居跑向教堂报丧时。‍‍‍‍‍‍‍‍‍‍

身后的标语却充满了“辞旧迎新”的意味——‍‍

500

会过去的,会过去的。

未来总是会属于我们的。

在那个未来,我们不再委身强权,不再受到贬低和侮辱,不再从他人的谎言中寻找虚幻的幸福。‍

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崭新的国度。

于是结尾的镜头一转。‍‍

人们抬头仰望、朝拜的,从古老的权威,变成那个人人都有选择的地方。

500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点击阅读往期精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