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售楼部"外交:短期套利行为让世界地缘格局加速崩坏

特朗普上台一个多月了,梳理其决策模式。个人有个突出的印象,就是他的决策逻辑始终带有鲜明的商业地产商烙印——将国际政治视为可分割出售的"产权地块",以短期套利思维主导战略设计,却忽视地缘政治生态的长期稳定性。我称之为"售楼部"外交。

1. 墨西哥湾改名事件。

特朗普于2025年2月签署行政令,将沿用5个世纪的"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声称此举旨在"纠正主权认知偏差"。事实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墨西哥湾大部分海域属于公海,美国的单边更名既无法律效力,又激化美墨矛盾,暴露出将国家主权符号商品化的短视思维。

2. 挥舞关税大棒 ,目的在于讨价还价,获得盟友关系的价值折现。

特朗普在2025年初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甚至威胁对欧盟实施对等关税,其逻辑是将关税税率与贸易逆差简单挂钩,美国以"平衡账目"为由迫使盟友让渡利益,全然不顾北约体系的安全纽带和北美自贸区的产业链整合。这种将政治同盟异化为"商业账本"的做法,导致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强烈反弹,反而加速全球供应链"去美国化"进程。

3. 乌克兰矿产的"不良资产收购":地缘危机的套利游戏。

在俄乌冲突持续之际,特朗普团队推动与乌克兰签署稀土开发协议,同时与俄罗斯快速达成结束冲突的协议,做出较大让步,释放解除对俄制裁信号,试图以"解除制裁"为筹码介入俄罗斯能源市场,甚至联合开发北极。这种操作模式复刻了地产商抄底危机资产的商业策略:一方面通过乌克兰矿产协议获取战略资源,另一方面以解除制裁诱使俄罗斯开放经济领域,实则试图在中俄战略协作中打入楔子。但这种"危机套利"出卖了欧洲利益,忽视欧洲地缘政治的敏感性,短期可能获利,长期血亏,属于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

所以,接下来美国将面临以下三种后果:

1. 信誉资产的清零:国家公信力无法像商业合同般随意废止,频繁毁约终将瓦解美国霸权根基。

2. 系统风险的放大:全球化的产业链如同商业综合体的承重结构,局部破坏将引发连锁崩塌,最终推高美国通胀,导致美国自己经济崩坏。

3. 短期套利的政治成本:短期套利获得的账面收益,往往需支付更高的长期治理成本。

让我们拭目以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