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长江大桥立项始末
【本文由“吴敬中WJZ”推荐,来自《邹家华同志生平》评论区,标题为吴敬中WJZ添加】
1992年元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来芜湖视察,因大雾锁江,早上8点汽车排队过江,一直等到9点40分都来过去。1000多米宽的江面阻止住了两岸2000多米长的车队。邹家华一回到北京,就对铁道部和交通部的负责人说:“芜湖大桥还是要建,这不仅是车流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我在江边等了几个小时,两边的车子都排了几里路。”
国家领导的亲身体验,进一步加快了芜湖大桥的立项步伐。1992年3月至4月,芜湖市委书记金庭柏等人,在全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又通过人大会议,向上级反映要求兴建芜湖大桥的紧迫愿望。金庭柏等人还拜访了国家计委交通司司长李端绅,李司长说:家华同志和我们讲了,现在你们回去,赶快搞一个“要加快芜湖大桥建设步伐的紧急报告,把紧迫感和危险性说清楚,家华批个字,我们马上就办。”
3月30日夜,安徽省政府将紧急报告电传至北京,邹家华副总理第二天就在报告上批示:“叶青、振炎、启荣同志阅:芜湖建铁路和公路大桥是必要的,现在可以考虑,是什么方案,是分是合可以协调一下。”
4月16日,国家计委又召集了两部一省的芜湖大桥协调会议,会上,李端绅司长传达了邹家华副总理的批示,并说,根据家华的批示,召开了这个会,研究一下建设芜湖大桥问题,铁道部、安徽省已有个报告,交通部也研究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想不要再接什么报告了,把项目建议书批下来,先批准立项。 国家计委副主任叶青意见:可以先立项,有关合建分建,在评估中由专家论证。
安徽省副省长吴昌期意见:首先感谢国家领导对安徽的关心。省里要求“八五”上,如交通部资金有困难,“八五”期间,省里可以先拿一点,“九五”再叫交通部拿钱。铁道部负责人意见:我们同意在“八五”上,我们同意合建,不坚持合建。
交通部负责人意见:我们主张分建。你们要求“八五”施工,交通部“八五”期间资金确实有困难。先用你们省里的钱,你们先建、先做,我们没意见。
4月17日,国家计委根据协调会议精神草拟了向国务院申请芜湖大桥的立项报告。5月29日修改后定稿。报告指出:芜湖长江大桥估算投资为11—13亿元。由铁道部、交通部、安徽省合资建。投资分摊额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拟在“八五”期末开工,“九五”建成投产。 6月中旬,国家计委将立项报告上报国务院,7月24日,国务院批准立项,使停顿了30多年的芜湖长江大桥又正式列入了议事日程。
历史不会忘记,芜湖不会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