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邦科技应收账款逾期上亿:募资额补流全砍,专利诉讼缠身

500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2月21日,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将召开2025年第3次上市委审议会议,届时将审议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邦科技)的首发上会事项。

汉邦科技的上市之旅要追溯至2023年12月公司的科创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2024年8月、2025年2月,汉邦科技分别就两轮审核问询函及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进行回复。

需要指出的是,与刚获受理时的招股书相比,在此次汉邦科技上会版的招股书中,公司砍去了“2.9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024年上半年收入放缓,应收账款逾期上亿

汉邦科技是一家以色谱技术为核心,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技术企业,主要为制药、生命科学等领域提供专业的分离纯化装备、耗材、应用技术服务及相关的技术解决方案。

汉邦科技的两大产品线包括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合计贡献总收入的90%以上,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中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主要销售给生物制药企业,用于生产与研发。

从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小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实现收入分别为1.94亿元、2.39亿元、3.48亿元和2.1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的60.63%、49.75%、56.31%和64.12%。

同一时期,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设备实现收入分别为1亿元、2.14亿元、2.42亿元和1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的31.33%、44.46%、39.18%和30.49%。

汉邦科技提到,因公司市场份额已经较高,2023年度已经达到39.2%,继续提升市场份额的空间有限,未来可能主要依靠整体市场规模提升驱动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在上述市场因素影响下,2024年度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幅度已经放缓。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3.21亿元、4.82亿元、6.19亿元和3.2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86.17万元、3855.96万元、5149.75万元和3768.4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分别为720.97万元、4936.06万元、6750.40万元和4697.34万元。

在营收规模递增的同时,汉邦科技的应收账款也在快速增长,因而公司产生的应收账款回款风险不容忽视。

报告期各期末,汉邦科技的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8352.41万元、1.31亿元、1.19亿元和1.3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2.14%、10.96%、10.62%和11.53%。上述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各期1年以内余额占比分别为81.58%、76.54%、75.48%和60.33%。

报告期各期末,汉邦科技的逾期应收账款金额分别为6971.64万元、1.02亿元、1.15亿元和1.25亿元。

对于逾期应收账款比例比较高,汉邦科技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产品主要为验收合格后确认收入,采用分阶段收款的结算方式。在合同的实际执行过程中,出于与客户的友好合作和沟通协商,公司与客户未严格按照付款期间执行;公司客户一般为大型制药企业,回款时间受其资金安排、付款流程审批时间的影响,部分客户款项支付的审批流程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导致款项并未严格按照付款节点及时支付。

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监管层对于汉邦科技最近一期末(2024年1-6月)应收账款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构成以及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相关坏账准备计提是否充分等问题进行了关注。

对此,汉邦科技回复称:截至2025年2月11日,公司2024年6月末的未回款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金额为1.14亿元,主要来自有持续回款或有新业务预收款的客户或合同资产,占比约80%,整体应收账款质量较好。

同时,对于2023年末、2024年6月末应收账款(含合同资产)中尚未回款的主要客户经营情况良好,未回款主要原因,汉邦科技表示为客户资金周转筹划、内部审批流程等导致回款较慢;质保金未达到偿付的时点。​

高存货还募投扩产,产能消化遭外界质疑

为储备原材料及新增在产品、产成品,汉邦科技也加大了自身的库存准备,不过令外界质疑声较大的是,在高位的库存情况下,汉邦科技此次还计划大幅扩产。

报告期各期末,汉邦科技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87亿元、5.08亿元、4.31亿元和4.16亿元,其中1年以上库龄的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6061.6万元、9456.43万元、1.5亿元和1.64亿元。

据介绍,汉邦科技1年以上库龄的存货主要为前期超额储备的大分子分离纯化设备原材料以及部分库存商品和在产品。公司方面也直言,“如果未来客户需求或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公司长库龄存货的消化方案受到限制,如未能及时耗用长库龄存货,相关存货可能出现跌价、减值的风险,从而对发行人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各期末,汉邦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3.33%、105.26%、99.12%和86.50%,逐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

此次IPO,汉邦科技计划募资5.98亿元,其中1.93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000台液相色谱系列分离装备生产项目,1.81亿元用于色谱分离装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25亿元用于年产 2000 台(套)实验室色谱分离纯化仪器生产项目。

外界注意到,在2023年12月汉邦科技首版的招股书中,公司的拟募投金额高达9.8亿元,除了上述的扩产项目外,公司还计划拟投入2.9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在此次上会版的招股书中,公司砍去了补流项目。而在市场人士的眼中,募资额的变动通常与市场环境变动、定价策略调整、发行结构调整等因素有关。

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均值,专利诉讼缠身

此次汉邦科技闯关科创板,公司的研发费用情况自然受到外界关心,再来看研发投入。报告期内,汉邦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204.12万元、2899.26万元、3718万元和2204.24万元,占当期总收入的6.88%、6.02%、6.01%和6.7%。

而同一时期,汉邦科技所在同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10.10%、9.89%、10.45%和11.77%,均要明显高于当期汉邦科技的费用率情况。对此,汉邦科技表示,主要由于收入规模增幅较大,从而使得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

此次汉邦科技冲击上会另一件受到外界关注度较高的事项即为公司期内存在的重大专利诉讼案件。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Cytiva与汉邦科技存在三起专利侵权诉讼。就专利侵权案1的判决,Cytiva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就专利侵权案2的判决,由于“色谱柱”专利权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全部无效,最高人民法院已据此出具“(2024)最高法知民终349号”《民事裁定书》,终审裁定撤销南京中院(2022)苏 01 民初 3839号民事判决,并驳回Cytiva 的起诉。

就专利侵权案3,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分离介质浆料罐”专利侵权案件暂未开庭审理。汉邦科技表示,若专利侵权案3的判决认定公司构成侵权,则公司可能需向Cytiva支付合计不超过600.00万元的赔偿款(经济损失不超过500.00万元、其他合理开支不超过100.00万元,与上海耐利共同赔偿),并可能无法继续销售侵害 Cytiva 享有的“分离介质浆料罐”发明专利权的产品,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可能因此受到不利影响。

知名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向《港湾商业观察》指出,IPO期间存在重大诉讼会对上市审核产生一定影响,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规定,发行人业务完整,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不存在涉及主要资产、核心技术、商标等的重大权属纠纷,重大偿债风险,重大担保、诉讼、仲裁等或有事项,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等对持续经营有重大不利影响的事项。

“IPO期间发生重大诉讼,审核机构会重点关注发行人是否将涉诉披露,核查发行人诉讼或仲裁基本情况,核查涉诉业务范围、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分析上市风险,在恶劣的情况下,可能会终止上市。”付建表示。

天眼查显示,截至2月20日,汉邦科技共计有司法案件25条,案由包括买卖合同纠纷、合同纠纷、买卖合同、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等。(港湾财经出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