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美国队长》不行了,而是美国不行了

这几天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人对电影《哪吒2》的票房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导演饺子。现在网上新增了一个似乎很无聊但围观群众又很多的项目——票房实时直播。

为什么?因为在电影领域我们被好莱坞火力压制得太久了。在世界票房前100名内,算上哪吒竟然只有三部非好莱坞影片。

除了《哪吒2》,剩下两部分别是来自中国的《长津湖》和《 战狼2》。《长津湖》位居第 76名,《战狼2》则位居第87名,而《哪吒2》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一路高歌凯奏,杀到了第八名。

500

看到《哪吒2》不断地突破好莱坞的铜墙铁壁,甚至有点血脉偾张,我们终于在文化领域出了一口恶气,把美国密不透风的文化霸权撕开了一条缝。

有了这道缝,中国电影就有了信心、有了目标、有了动力,以后大家就瞄着好莱坞这道缝就行了。这道缝也是中国文化新的标杆,也是中华文化新的代言人。

大家期待着《哪吒2》能够继续创造奇迹,最好能够一举夺魁。不然我们下次至少还得多花212亿元(《阿凡达》的总票房),所以大家愿意为他二刷甚至三刷。

《哪吒2》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创作团队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对作品进行精雕细琢,故事情节、台词画面、精神内核等各方面,都深深打动了观众。

《哪吒2》成功更深层次的原因,首先就是立足深厚的中华文化,但又不泥于传统文化,结合新时代融入了新元素,新的精神内核。

《哪吒2》成功,也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早十年,哪吒不会像现在这么成功。一方面,中国的动画产业还支撑不起来;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体量还无法支撑起这个票房。

十年前也就是2015年,美国虽然也围堵中国,但没有这么歇斯底里。《哪吒2》要是出现美国绿卡、美元符号,要是出现好白好白的房子,要是出现新冠病毒,估计要被喷得体无完肤。

十年前,更不会出现“仙界号称照世灯塔,暗中尽干些肮脏勾当”这种台词,因为那个时候,世界上无量仙翁的本来面目还没有彻底暴露出来,灯塔依然还有耀眼的余光。

2018年开始,美国的獠牙彻底暴露了出来,2020年9月,更是举全国全球之力,扼住了华为乃至中国整个高科技产业的喉咙。

然而正是在美国霸权的重压之下,中国人民没有屈服,选择了迎难而上,选择了奉陪到底,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选择了扭转乾坤,选了尝试改变这不合理的世界。

可以说,《哪吒2》踏准了时代的脉搏,反映了时代精神,满足了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鼓舞着全世界被压迫的人民。

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深厚的中华文化背景,没有中国人民艰苦的奋斗和顽强的抗争,谁也写不出《哪吒2》这样的故事。

文艺作品,都是反映时代的。李白诗歌为什么飘逸洒脱,因为他生活在盛唐时代。杜甫的诗歌有点儿沉闷压抑,因为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施耐庵的《水浒传》能成为经典,是因为人物性格的刻画入木三分,故事细节的描写活灵活现。比如他对杀人的细节,让普通读者质疑,却得到了法医的认可,因为他真杀过人,而且很多。

因为施耐庵是个有故事的人,社会经验极为丰富,参加过元末明初的农民起义,在张士诚手下当差。这些经历,给施耐庵写《水浒传》提供了思路和素材。

同样的道理,《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名著,也深刻地反映了时代。曹雪芹为什么能写那么细,因为那根本就是他们家的事儿。

《哪吒2》的题材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剧本的情节、台词、细节很贴合实际,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现实社会的反映。不得不说,《哪吒2》的很多细节,堪比《水浒传》。

比如小哪吒总喜欢把手伸裤子里而不是裤兜里,因为古代裤子是没兜的。还有敖丙衣服的针脚,都做得一丝不苟、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500

当然,《哪吒2》动画之所以如此精良,那是因为中国动画产业有了产业基础。《哪吒2》参与制作的人数,超过了4000人,近140家中国动画公司花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才打造出来的。

全片共有1900多个特效镜头,特效元素多达一万个。这都是有技术含量的。比如影片中渲染用的动态水墨渲染引擎,就是《哪吒2》团队自主研发的。

这个渲染引擎,将中国传统水墨美学与现代动画科技相结合,可以实现毛笔在宣纸上晕染渗透的实时模拟,可以创造出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

创作过程中,主场团队还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用AI学习《山海经》神兽鳞片纹理制作“万鳞甲”,2周内生成超200种动态鳞甲方案,还能依场景适配光影。

在技术层面,《哪吒2》的动画制作技术已经不输好莱坞和迪士尼的顶级水准了。可以说,中国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基础,以及大量的技术人才,是《哪吒2》成功的坚强支柱。

说一千道一万卡尔马克思总结得最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的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到了,一定会有优秀的艺术作品,《哪吒2》应了时代的召唤而横空出世,他不火难道让蓝精灵火?

我们再来看好莱坞电影,好莱坞电影已经肉眼可见的走下坡路了。比如2月14日上映的《美国队长4》,表现极为拉垮,7%的排片,仅仅贡献了1.2%的票房。

500

《美国队长4》不仅仅在中国大陆表现很差,在北美之外的地区都崩了。第一周,海外53个市场仅仅收获了9240万美元的票房,估计再过阵子北美的票房也得崩。

为什么呢?难道场面不够恢弘?特效不够震撼?其实不是这两方面的原因。难道是因为第四任队长是个黑人?也不是这个原因。美国白人快成少数了,凭啥黑人不能当队长?

500

《美国队长4》口碑扑街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大的故事脉络有硬伤,严重背离实际,严重背离了“艺术源于生活”的大原则。

大的剧情是,反派操纵美国军机,进攻日本舰队,试图挑起日美冲突。日本首相生气了,于是对手下说:把美国总统叫来,让他跪在膏药旗下!

500

在日本地淫威下,美国总统害怕了,于是亲自前往日本求和。而此时此刻,日美两军已经在太平洋大打出手,日本战斗机竟然向美国航母发射了导弹。wishtoday,这都敢编,脑子进屎了。

没有合理、接地气的故事情节,再好的拍死技术,再出彩的渲染特效,再精心的细节设计,只不过是屎上雕花罢了。此时此刻,我突然想起了馒头血案。

实话实话说,要是这个故事换成东大或者东更大来说,票房都要更好看一些,但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现实中,美国根本就没有超级英雄,美国更不是爱好和平、捍卫和平的人类灯塔。

如果故事改一下,美国试图挑起东大和东更大的矛盾,美国队长执行任务过程中良心发现,于是戳穿了美国政府的阴谋,开飞机创毁了五角大楼,化解了一场世界大战,这票房可能会杠杠滴。

但这个剧情估计在美国过不了审。归根结底,不是《美国队长》不行了,而是美国不行了。最近这十几年,好莱坞大片的水平肉眼可见的下降。

为什么呢?因为好莱坞的大片,什么超级英雄,什么美国捍卫和平,美国拯救人类,美国强大无比,都严重背离实际,现实中的美国,做得恰恰是相反的事情。

电影里,蝙蝠侠关键时刻神兵天降、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现实中,蝙蝠侠躲在车里,一边流泪,一边眼睁睁望着自己的房子被洛杉矶大火吞没。

500

好莱坞的确有过一些爆款大片,但那都是美国国力蒸蒸日上、甚至如日中天的时候。美国的科幻大片,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你想想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美军的确如同神兵天降。

但是2021年喀布尔时刻之后,我认为就不适合拍战争片、科幻片、超级英雄片了。艺术拔高也得有个限度,你再拔也不能拍《李公公的幸福生活》。

有个现象,北美总票房十几年没增长了,甚至还有所下降。2009年,北美票房就站上了百亿美元大关(105亿),此后一直在百亿上下波动,2018年摸高到了119亿。

2020年疫情严重,北美票房受到严重影响,只有22.8亿;2021年是45亿,2022年恢复到了74.6亿,2023年是90亿,2024年时87亿。

走了同样曲线的是美国的发电量,美国的发电量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增长了,但是GDP名义上却翻了一倍多,这是个很奇怪的现象。

500

说个更恐怖的,美国的石油消耗,有30多年没增加了,一直维持在8亿多吨。那么问题来了,电力消耗没有增加,石油消耗没有增加,难道美国人掌握用爱发电技术?

如果不会用爱发电,那么只能说明美国的经济空心化了。而且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不好,好莱坞拍不出好看的电影,群众也不愿意拿出钱去支持票房。

当然,经济下行、社会动荡时期,也可以有好的作品,但绝对不是好莱坞传统大片那种套路,而是要揭露问题、批判现实、反思现状类型的。经济不行,票房就别想了。

所以蛋总的结论是,不是《美国队长》不行了,而是美国不行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