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哪吒漂流记:孝道2.0从剔骨还父到母慈子孝的进化论
《哪吒2》在北美偏远山村明州上线了!可惜的是上映的影院不多,只有四家,排片也不多。当然,这倒也不是故意的歧视,因为明州的华人很少,而且很分散,就是亚裔人口也只有将近2%。主要看《哪吒2》的还是华人为主,尤其是大陆来的。
《哪吒2》国际推广?不存在的!
《哪吒2》在中国很红,但是肯定导演、剧组创作人员和市场推销人员都没想到会这么火。也应该不会对国际市场有所期待,所以从种种迹象表明,《哪吒2》并没有向国际市场推广的打算,即便有,也是面向一小部分海外华人市场而已。总之,国际宣发基本靠《哪吒1》的安利,英文翻译像是谷歌直男AI的杰作。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若是海外大片的推出,则必须在电视啊、各个网络平台啊,大做广告,而《哪吒2》根本没有,所以基本上也就是靠《哪吒1》的口碑营销。像花公子这样跟风去看《哪吒2》的,完全是看到国内的亲戚朋友都在看,也忍不住要去尝尝鲜。
另外,看《哪吒2》的创作,也根本没有把国外的市场放在重点,这其实是《哪吒2》成功的优点,仅仅就是关注中华文化圈,也没有特意为让英文世界的人能看懂,特意去打什么折扣。所以能够打动华人的心,但付出的代价就是,不是中华文化圈的话,就看不懂。
最后,我看一些中国通的洋人看了这部电影后,有这样一个评价:英文字幕与英文翻译都不够通顺。翻译的人的英文,的确很好,但肯定不是母语出身,所以有很多用词都觉得不够地道。他们建议,至少要让那些精通中文的外国网红看一下。
所以,在明州看《哪吒2》的,大部分还是海外的华人为主。花公子觉得可惜了,这么好的电影,浪费了一次推广的机会。
《哪吒2》的技术很厉害
花公子看了一些外国人的影评,当然他们对《哪吒2》的故事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一知半解,但是几乎每个人都对《哪吒2》的动画技术赞不绝口。
其实西方动画片的叙事,也是有套路的。譬如《狮子王》,参考的就是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小狮子辛巴就是哈姆雷特。而《哪吒2》的叙事,却没有很明确的原型,所以对没有中华文化背景的人,多多少少有点隔阂。但正如花公子前面说的,这种隔阂不一定是件坏事,正如当年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追求,一开始也不是从不熟悉开始的吗?
《哪吒2》的隐喻
至于你要美国人看得懂《哪吒2》的隐喻,绝大部分是看不懂,像玉虚宫为什么搞得像“白宫”,还有像绿卡一样的绿牌等等,绝大部分美国老百姓都是没有什么地缘政治概念的人,换句话说没有这根筋。不像华人观众,这几年被美国压制得厉害,一看就有会心一笑的感觉。即便看懂了,其实美国人也不在乎。记得当年郎朗在白宫弹琴,那时中美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弹了一曲上甘岭的《我的祖国》,在录像上奥巴马和他太太米歇尔也是听得津津有味。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它的人民往往就会比较开放,神经也会比较大条。当然,现在的美国比起十多年前,或者二十几年前要神经兮兮多了,反过头来说,这也就是美国国力衰弱的标志。
饺子导演追梦路上的坚实后盾
饺子原本就读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在大学期间偶然接触到动画软件后,被其深深吸引,决定放弃医学,转而投身动画创作。这一决定最初并未得到家人的理解,但他的父母最终选择了支持他。尽管父亲在他刚参加工作时因病去世,家庭经济压力巨大,母亲仍用每月仅1000元的退休金支持他。为了帮助饺子实现梦想,母亲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只为给他买一台高配置的电脑。
饺子的妻子在饺子全身心投入《哪吒》的创作期间,家庭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妻子肩上。妻子也毫无怨言,只为让饺子能够安心创作。
正是这份来自家人的爱与包容,让饺子能够在动画创作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最终凭借《打,打个大西瓜》一炮而红,为他创作出新版《哪吒》系列奠定了基础。
《哪吒》哪里感动到花公子?
小时候看的是《哪吒闹海》,那时候觉得很好看,但也说不上什么感动。也知道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巅峰之作之一,艺术成就很高,但就是不喜欢。
现在看到这个版本的《哪吒》,却是让花公子很感动,感动就在它完全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与时俱进的风格。如果不知道哪吒的背景,我看哪吒2还没那么感动,可能只是一般的不良少年成长的故事;只有和原著中的哪吒相比,才让我更加感动。导演根本没有办法接受封建式对孝道的理解,而且只有感受到原生家庭的爱,没有尝过原生家庭的毒打,也就根本写不出忠于原著的《哪吒2》。
《哪吒闹海》中的哪吒还是比较忠于中国传统神话原著的,把敖丙抽筋扒皮,而且为了不连累父母,在父母面前,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这个故事好残酷啊,花公子完全可以理解,导演完全颠覆了这个故事。在《哪吒闹海》里的孝,是封建时代的孝,是《二十四孝》的那种愚昧的孝;而《哪吒2》中的孝,则才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完美的家庭的形象,父亲为了儿子可以以命换命,母亲更是慈爱的,而哪吒对父母也是百分百的孝顺,而与敖丙的关系,也没有什么抽筋拨皮,反倒是《三国演义》般的兄弟情。
小结
可以想象,对这样原生家庭出生的人,他感受到的只是中华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无尽地付出,夫妻之间无限地信任。要他写出抽筋扒皮、剔骨还父、割肉还母的哪吒,是不可能的任务。这也就是新版《哪吒》感人的地方。没有了封建文化的糟粕,而只有中华文化父严母慈子孝的传统。这让人感慨不已。
本文由公众号:【明州花公子】(ID:yuqihua_578)原创,喜欢我就点击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