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蛟龙行动
海战电影不好拍,观众太挑剔,我觉得这部电影不错,基于现有技术的科幻电影,比较严谨,起码比漫威的胡诌八扯好看。
说几个技术细节,电影里中国核潜艇的一个推动方式采用的是无轴泵推,马伟明院士说过要做就要超越美国,美国的核潜艇明显是有轴泵推,技术上落后二代。无轴泵推全称应该是电动无轴泵推,这是内转子无刷电机的一种变形,效率高,推重比大,结构简单。
美国核潜艇的泵推明显是舱内动力通过轴推动的,还没进入到全电推动的初级阶段。
电影里的无轴泵推已经用在小型的类似外挂操舟机的场合,不是不可实现的幻想。
电影里出现了通信用潜射无人机。用弹射装置把一架固定翼无人机弹射到水面,无人机飞到空中将报文(含图片视频)通过卫星转发到指挥部。指挥部的回复先发到无人机上,无人机降落海面后再用水声或激光将信息发回潜艇。这个描述符合水下通信的特点,应该是还没见过的可实现技术。
很多电影对通信系统的描述很不真实,不是器材不符合时代就是方式不科学,蛟龙行动里的几个细节就很到位。
当中方特战队员进入美方失事核潜艇后,第一个动作就是安放了一个通信中继器,不管现在多介质战术通信系统有没有,这是起码的通信常识。无论电声光那种通信手段,都是无法穿透核潜艇那厚厚的外壳的,这个细节让我们这些工科男佩服。
这种常识经常被军事题材的电影忽略。
电影里美军也用了些超出现有美军技术水平的武器,比如超空泡鱼雷和机器战狼,一个是苏/俄的绝招,另一个是中国的绝技,出现在美军也算正常,只是感觉那个丑陋的机器狼扒扒外挂里面可能有宇树的商标。
这部电影很不错,激烈紧凑,悬念丛生。故事有点老套,美国的几个叛徒抢劫了一个核潜艇艇想搞事,被中国的一帮英雄用同等技术水平的武器系统给灭了。这情节可多次见过,那时的反派多是苏联军官,也有美国军官,由美国英雄来拯救世界。没办法,能发生核对抗的国家屈指可数,想展现高技术兵器间的对抗只能用这个套路。
作为军迷看这部电影还是很过瘾,略有科幻,可不是吹牛,细节满满。
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能仅有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