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也报道了《哪吒2》 ,称“中国不再需要好莱坞”
昨天,美媒《纽约时报》写了一篇关于《哪吒之魔童脑海》的报道,标题叫《《哪吒2》打破中國影史票房紀錄:中國不再需要好萊塢?》
我稍微看了一下这篇文章,个人的感觉是颇有一种我虽然打不过你,但我嘴硬的不想认输的感觉。
文章开头就将哪吒描述成了“长得丑的可爱,有着恶魔气息的怪小孩。”
随后又表示这不电影“大致取材于中国神话和一部16世纪的著名小說。它也是第一部达成票房突破90亿元这一里程碑的非好莱坞電影。”
上映還不到兩週,動畫電影《哪吒2》票房已突破90億元,創下中國影史票房紀錄。它大致取材於中國神話和一部16世紀的著名小說。它也是第一部達到這一里程碑的非好萊塢電影。
之后文章还提及中国的电影行业正在票房不佳和经济低迷中“苦苦挣扎”,少数几部票房好的都不是好莱坞大片,而是传递大量爱国主义信息,或是中国传统文化伙民间传说的国产电影。(有种在说他们过得不好,也不再爱我们了的感觉)
這部大片為中國電影業帶來了一點難得的好消息,該行業正在票房不佳和經濟低迷中苦苦掙扎。少數幾部票房表現突出的電影不再是好萊塢大片,而是傳遞大量愛國主義信息或植根於中國傳統文化或民間傳說的國產電影。
文章还提到在《哪吒2》之前,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的电影是2021年上映的《长津湖》,紧随其后的是2017年上映的《战狼2》,文章认为这两部电影之所以票房高,是因为“利用了中国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激情”。
在《哪吒2》之前,中國票房最高的電影都是利用中國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激情的片子。之前票房最高的電影是2021年上映的《長津湖》,該片講述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爭期間打敗美國軍隊的故事。緊隨其後的是《戰狼2》,這部2017年上映的動作片講述了一名曾在中國特種部隊服役的人與美國反派較量的故事。但整體來說,中國電影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據政府監管機構中國電影局的數據,去年的票房收入同比下跌了23%。
该文章还搬出了一些数据,比如去年上映的《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该片在中国票房榜上位居第九,且是票房榜前十部中唯一的美国大片。而在2023年,没有一部美国电影进入中国票房榜前十。
因此,文章表示虽然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观众曾是好莱坞大片票房的可靠来源,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的了。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觀眾曾是好萊塢大片票房的可靠來源。
現在已不再是這樣。去年,《哥斯拉大戰金剛2:帝國崛起》在中國票房排名第九,是排名前十的電影中唯一的一部美國大片。2023年,沒有一部美國電影進入前十。
文章还引用了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话,认为“中国人仰望像《功夫熊貓》那样的好莱坞动画片,並啧啧称奇的时代结束了。”
《環球時報》的前總編輯胡錫進表示,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做出決定,向好萊塢電影開放市場,推動了本國電影業的發展,現在中國的電影行業能靠自己的力量發展了。「這是我看過的中國最棒的動畫片,」胡錫進在社群媒體平台微博上寫道。「中國人仰望《功夫熊貓》那些好萊塢動畫片並嘖嘖稱奇的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