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故事:惊涛骇浪5-思博雅工业飞地的7万吨电动航母
而科幻这块作者有过百万字的写作记录,俄乌开战前一年就预测了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大量使用情况,因为有故事情节,可读性强!接下来更新的这个故事,花旗国与思博亚工业飞地在海洋上的力量博弈,看似基于现实军事背景,却融入了科幻要素,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在这里,航母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普通战舰,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科技,舰载机也拥有超乎想象的能力,可以说就是预测的未来的海空战的场景!
B21损失惨重,中校身陷囹圄;
97架B21轰炸机遭到思博亚的F23系列战机群拦截后损失惨重,很多都冒着烟,不是带伤返航,有的机翼破裂也摇摇欲坠;有的则在半空中失去控制,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地坠落下来,在地面上砸出巨大的深坑,残骸散落一地;更有甚者,那些勉强支撑到着陆的轰炸机,在触地的瞬间便发生了严重的损毁,起落架折断,机身扭曲变形,彻底报废,一共加起来损失了38架 。
但匪夷所思的是,事后对外宣传时,却宣称获得了重大胜利。这一消息传出,绿元指数在资本市场上迅速上涨,投资者被这虚假的 “胜利” 冲昏头脑,纷纷跟风买入。然而,好景不长,仅仅几个小时后,绿元指数便如自由落体般大跌。原来是大量战损照片和视频通过各种传播途径曝光,铁证如山,让之前的虚假宣传不攻自破。在这个网络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超乎想象,想要隐瞒真相变得难上加难。
如果是打胜了怎么吹都是有道理,但是打败了,做得再有道理那也是错的!而中校杰克·哈珀座机带伤返回,但一落地之后就被四个宪兵扣押,原因很简单,他所指挥的作战分队原本有 12 架战机,最终仅仅返回 3 架,如此惨重的损失,让上级对他的指挥能力和忠诚度产生了严重质疑。
核报复计划陷入僵局,核动力航母再次集结
在这局势紧张到极点之时,花旗内部开始秘密研讨启用核打击力量实施报复。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各方势力各执一词。然而,一番激烈讨论后,诸多来自思博亚的投资方纷纷表示反对。要知道,他们可是实打实往这片土地砸下了十几万亿绿币,谁也不想自己的巨额投资打水漂。
况且,还有两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制约着花旗的疯狂想法。其一,这片区域为防御其他敌人,早已部署了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而且这些系统全部是由思博亚基地生产,质量性能很好,让花旗的核导弹难以轻易突破。其二,自家的弹道导弹状况百出,能不能顺利发射升空都还是个未知数,就算侥幸发射出去,能不能精准命中目标,无法预料,万一打上天砸回来怎么办,而且那边还有个外星人工作证在那里,万一把他们一起给灭了,这个后果难以预料!
这些破烂事情叠加在一起,让花旗的核报复计划陷入了僵局。经过多次讨价还价,海空军陆战队再次出动,夺回思博亚这块工业飞地,所以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制裁,全面的制裁.......
但这兵力集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思博亚的7万吨电动航母
花旗国账面上原本有11艘航母,上次战沉2艘,即便如此,花旗国仍保有 9 艘航母,在数量上依旧领先世界,看似还是无可撼动的海上第一强国。但走进花旗国的各大军港,便能看到大部分航母静静地停靠在船坞之中,船身上斑驳的锈迹和各种维修设备;
原本,花旗国海军计划在一个月内迅速动员 5 艘航母,组建一支强大的海上战斗群,可现实是,航母老化严重,维修难度极大,各种零部件供应也出现了问题,耗费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艰难地拼凑出 3 艘可用的航母。
这 3 艘航母中,2 艘是 “尼” 级蒸汽弹射核动力航母。这两艘老舰见证了花旗国海军的辉煌岁月,然而现在设备老化,每次执行任务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维护成本高昂。另外 1 艘“特”则是电磁弹射核动力航母,是舰队中的新锐力量,但其在实际运行中也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航母有了,人员配备却成了大难题。由于长期的军事行动和人员流失,海军现役人员根本无法满足这 3 艘航母的需求。无奈之下,花旗国海军不得不紧急征召后备役人员,这些后备役人员虽然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但长时间远离实战,需要重新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才能适应现代海战的要求。更离谱的是,商船船员也被拉来凑数,他们毫无海战经验,仅仅经过短暂的培训就被送上了航母,后来这个都满足不了需求,就干脆搞了参军可以入籍拉一些非法移民,这一下就吸引了很多人,这些人一部分上舰,还有更多地参加了陆战队;
但航母数量还是不够,又强行征用了盟友的2艘燃柴电6万吨的双岛航母,一共凑齐了5艘航母,又动员了3艘“闪电航母”的两栖攻击舰航空配置,作为第二支援梯队;但好的是驱逐舰和护卫舰数量比较充足,
这个实际上是思博亚的成果,当年因为“再次伟大”的主要就是科技新势力,但当时闹得实在太厉害,搞不好花旗国就会成为破旗国;最后就是本土保守派出钱,然后让他们思博亚去开发工业基地,但背地里保守派认为是将新势力发配过去的,非常歧视!
但大批怀揣着梦想和激情的追随者纷纷涌向思博亚,飞地生产出来的各种先进装备和技术产品,都由花旗国本土回购,双方在初期实现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思博亚工业飞地最早的项目便是建造船坞,制造军舰。这些科技新势力思维活跃,敢于突破传统的束缚,不循规蹈矩。他们手握花旗国本土保守派提供的大批资金和丰富资源,在航母建造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激进态度。为了降低造价、缩短建造周期,他们大胆创新,直接采用 4 台双岛航母的 40 兆瓦燃气轮机 + 发电机系统。这套动力系统在设计上极为激进,动力装置出于安全性能的考量,仍然被放置在水线以下。由于采用了电缆传动技术,燃电系统甚至大胆地采用了横置方式,同时依旧保留了双舰岛模式。当这 4 台主机全力开启时,强大的动力可以让 7 万吨的航母以 30 节的航速,而在平时巡航时,则采用柴油机发电模式,以节省能源。
7万吨航母,长度有300多米,三条电磁弹射器,斜角甲板,整体按照标准航母制造,不是那种所谓的简易航母,所以生存能力较强!
舰载机更加显示出科技新势力的特点,有人载机数量较少,12架F23N双座海军型(主要是指挥无人机空战),4架电子战型,36架UAC23 战斗机,6架E23无人预警机和部分旋翼等;借助新科技,新设备和大量追随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2年内就完成了5艘7万吨的航母制造;
然而,这种合伙生意从来都难以长久维持。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博亚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创新,在工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实力不断增强。就像羽翼渐丰的鹰,翅膀硬了,便有了单飞的想法。思博亚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花旗国的工业生产基地,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而花旗国本土舰队老旧急需更新,就想把这些航母低价收回,所以新仇旧恨一起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