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贸易战开始了?日本要用贸易制裁,韩国扬言反击

日本经济产业部7月1日宣布,将从7月4日开始限制对韩国出口部分制造芯片和智能手机的材料。对此,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一名官员7月1日表示,日本收紧对韩国高科技材料的出口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韩国将坚决回应。7月2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世耕弘成称,日本收紧对韩国高科技材料出口限制的决定并不违反WTO规则。

韩国要求日本撤回出口限制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部表示,日本出口商今后要出口三种半导体材料到韩国,每批货物都得申请许可证,每次得耗上90天。据知,出口限制生效后,将会影响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SK Hynix)等韩国大科技企业。

路透社7月1日援引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的话说,日本的出口管制措施,依照WTO协议,在原则上是予以禁止的。“日本政府的这项措施让人感到遗憾。”他说。

500

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2日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官员表示,韩国将就日本限制对韩出口采取应对措施,包括诉诸WTO。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日刊文称,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赵世暎7月1日召见日本驻韩国大使长岭安政,围绕日本限制对韩国出口半导体材料表达了深刻担忧和遗憾之意,并要求日方撤回上述举措。

赵世暎抗议称,日方的举措与呼吁实现“自由、公平贸易”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宣言“背道而驰”。

日本以往经贸努力或受损害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指出,日本作为东道国费尽心力,终于达成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G20大阪峰会)的首脑宣言,但两天之后日本政府就宣布加强对韩国的出口管制。

报道称,日本政府此前一直强烈反对用高关税进行威胁、将贸易政策作为解决政治争端的手段。安倍政府在美国退出后主导完成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与欧盟签订了经济合作协定(EPA)。在全球保护主义日盛的情况下,日本一定程度上履行了保护自由贸易的职责。但此次对韩国进行出口管制恐怕会损害日本迄今为止所做的一切努力。

500

▲资料图片:2018年7月1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中)与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右)、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同在首相官邸签署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路透社称,世耕弘成7月2日表示,上述出口限制是因为韩国未能采取令人满意的措施,来解决二战时日本公司强征韩国劳工的问题。但《日本经济新闻》网站认为,用出口管制作为解决手段,不仅损害日韩关系,还会给世界贸易和经济带来重大风险。如果在出口管理中发生了不妥事例,也应当通过与韩国政府的贸易谈判来解决。


影响波及面或将扩大

台湾《联合报》7月1日称,日本宣布新出口管制措施,日本业者也可能受创。

台湾钜亨网7月1日报道,日本和韩国制造业密切相连。日本政府限制向韩国出口的高科技材料主要有三大类:一是用来制造手机显示屏的氟化聚酰亚胺;二是在IC制造中用来蚀刻芯片的高纯度氟化氢;三是用于将电路图形转移至半导体基底的光阻剂。

日本厂商基本垄断氟化聚酰亚胺、氟化氢市场。光阻剂则是被日本、美国企业垄断。而韩国是全球半导体和面板重镇。若韩国厂商不能马上找到这些材料的替代供货商,将对韩国半导体和面板产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波及下游客户。

500

▲图为工作人员在日本一家半导体厂商工厂内工作。

报道称,而中国面板厂商在面板产业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力量,此外,OLED面板也已量产出货。韩国厂商如果产量减少或者供应不及,中国厂商有机会凭借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抢下订单。

精准打击 直击要害

日本贸易部7月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对韩出口管制的限制项目包括用于智能手机和芯片产业的氟聚酰亚胺、抗蚀剂和高纯度氟化氢。这对于韩国出口的心脏产业——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屏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

据悉,日本企业制造的氟聚酰亚胺和抗蚀剂分别占全球产量的大约90%,氟化氢占大约70%。一旦制裁生效,韩国买家将很难找到替代供应渠道,这将对韩国三星和LG等公司带来潜在冲击。复旦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主任郑继永认为,此举可谓“精准打击”。

在日本贸易部发布的这份公告中,还表明了日本计划于8月1日左右,把韩国排除在“白名单”国家之外,使其无法享受尖端技术出口免申请优惠。《日经亚洲评论》指出,这一系列措施意味着,日本供应商今后向韩方出口相关材料时,每一笔合同都要经过政府批准。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相关的许可和审查程序大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

当下韩国经济正处低迷。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韩国国内生产总值呈现负增长;4月出现7年来首次逆差;6月前20天日均出口额为19.6亿美元,同比减少16.2%。此外,近期受中美贸易纠纷影响,韩国出口已连续7个月负增长。日本此举带来的变数让韩国政府备感压力。

在G20大阪峰会的大背景下,日本此举更是被解读为“开自由贸易倒车”。韩国《中央日报》认为,G20大阪峰会强调维护自由、公平贸易的重要性,但甫一闭幕,日本就对韩国“拔刀”。韩联社报道称,韩方认为这违反了三权分立常识和民主主义原则,也与在日本发表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精神背道而驰。

《韩国经济》称,韩国政府表示准备反击,这是两国邦交正常化后首次在经济领域爆发正面冲突。韩国通商部门官员2日表示,政府已着手研讨相关法律程序,将日本限制对韩出口一事向世贸组织申诉。

劳工之伤 如芒在背

日韩新一轮外交冲突的深层原因再次直指历史积怨。1日下午,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副部长)赵世暎召见日本驻韩大使长岭安政,认为此次经济制裁是日本政府不满韩籍二战劳工对日索赔胜诉而采取的报复性措施。

2018年起,历史问题的“乌云”一直笼罩日韩两国。

1910年至1945年,日本在朝鲜半岛施行殖民统治,强征大批劳工做苦力。据韩联社报道,2018年以来,韩国最高法院多次裁决日本公司赔偿韩国强迫劳动的受害者案件。日方坚持拒绝赔偿,抗议称所有殖民时代的赔偿问题都已在1965年协议中得到解决。

2019年,日方多次提议设立“仲裁委员会”解决问题但未果。日方认为,早在日韩关系正常化时期,即朴槿惠时代已实现赔偿,韩国做法等于无视目前韩日关系的局面,是过度向日本要求赔偿。韩国法院的多次裁定令日本背负道德压力,日本感觉如芒在背。

郑继永将此次的贸易限制定性为日本对韩国劳工赔偿案进行的反制裁,其目的在于试图改变韩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和决定,减少韩国长期以来对日外交上的滋扰,扭转日本多年来“如芒在背”的立场,以“经济敲打”来避免引发更多波澜。

然而贸易制裁能否解决劳工问题?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认为:“这只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日韩两国之间的矛盾,让历史和现实的仇恨变得更加难舍难分。”

从长远来看,此次贸易制裁同样会反作用于日本。《日本经济新闻》称,这项措施可能会引起“脱离日本”行动,三星等在全球扩大供应网的大企业可能在中长期内寻找替代采购对象。周永生亦表示,日本的做法很可能造成韩国的“去日本化”,使得3种半导体材料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减少。“现在是买方市场而非卖方市场,日本作为韩国的卖方,亦遭受巨大损失”。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法新社援引韩国国家外交学院前院长尹德敏的话说,这场争吵最终将没有胜者。


​日韩矛盾 解套尚难

日本对韩国贸易制裁,是日韩关系的一次重大事件。周永生认为,这意味着日韩两国间的矛盾已经从历史问题的深刻矛盾、军事上的相互不信任与对抗,扩展到了经济领域,走向全面对抗的局面。长此以往,如果不能够“解套”,结局必定是“双输”。同时,这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等也十分不利。

当前,历史遗留问题虽仍未达成共识,但日韩两国关系倾向于在不断修复中慢慢上行。据郑继永分析,韩对日经济依赖程度较大,在经济状况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双方会尽快找到妥协方案。加之日韩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国,需要在东亚和印太等共同问题上保持友好合作。美国必定会在相应的过程中发挥一些作用。

美国国务院1日接受韩联社书面采访时即强调,美韩日三边紧密合作应对区域问题尤为重要,美国将致力于加强与韩日两国的三边合作。

韩国目前正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外长康京和2日称,韩将根据今后形势研究反制日本经济制裁的跟进对策。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成允模也表示,为了防范日本的单方面措施,韩国政府将与有关行业一道谋求进口市场多元化和关键技术多元化,扩充国内生产设施。今后仍将与业内保持密切沟通,力争把韩国企业的损失减至最低,并借此机会努力提升韩国零部件、材料、设备产业竞争力。

韩国贸易协会首席研究员文炳基认为,通过经济手段解决韩日历史问题不可取。他对《韩国经济》说,比起相互经济报复或者在世界贸易组织相互起诉,更好的办法是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强征劳工赔偿问题。

内容整合自参考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版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