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酥锅,它不同于东北乱炖,也有别于大烩菜
【本文来自《一觉醒来,山东一道名菜被全网盯上了!网友:当地人出来解释一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道菜原先是从陶瓷窑场工人那里盛行开的,是工业链衍生的工人食品。烧窑期间,窑厂的大炉子旁边温度很高。工人上班前,把海带、白菜、炸鱼、五花肉,一定比例糖醋酱油等盛在陶瓷罐里煨在大炉子火旁。等下班了,就吃上热乎乎的酥锅了。
在淄博农村,早年冬天都是烧炭炉做饭取暖的,这个环境类似于陶瓷窑厂的大火炉子,就方便了酥锅在农村的普及了。它不同于东北乱炖,也有别于大烩菜。在淄博特别是博山一带,专门有烩菜的做法,工序、材料和味道,都与酥锅有很大区别。这个菜,没有海带白菜带皮猪肉和醋是出不来酥锅独特味道的。至于用到的其他材料,是从色香味的角度考虑升华版的。
物质贫乏的时代,最简单的酥锅,主材就是泡发海带、大白菜、白藕、冻豆腐(或炸豆腐)、炸鲅鱼(穷人家一般舍不得放)、带皮五花肉,加上一定比例的香醋、酱油、白糖、盐、葱姜,都是最简单的基层农工食材。后来生活好些了,慢慢添加了猪蹄,炸刀鱼等贵一点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