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明史一包气,戚继光是为数不多的胜倭将领
【本文由“guan_apple_16737590791761”推荐,来自《封神,乱成了一锅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胡扯
在明代初期,为了防止倭寇侵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寸板不许下海”,开启了明代海禁。而在许仲琳所处的嘉靖年间,海禁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更加严格了,长期与外界隔绝导致当时的人们对国外世界认知不足,只得从《山海经》《夷坚志》等志怪古籍中了解外界。--------真实的历史是朝廷禁海,实际上民间私人海外贸易是如火如荼!!!
《明实录》里记载 ,朱元璋统治的三十年内,几乎年年都有倭寇肆虐的记录,和朝鲜的“唐寅以来倭寇”几乎是此起彼伏的关系,只不过早期的倭寇并非是嘉靖帝那个时候的性质,大多为元末战争中的残军(张士诚+方国珍+日本南北朝南朝的恶党)肆虐沿海并不比嘉靖期大倭乱差(甚至比倭寇时还多出辽海,滨海),著名的如上海早期人钱鹤皋勾结张士诚副使韩福春等,招日本骨干为精锐,聚众三万多人,打的明朝是损失巨大无比。
明太祖当时的军事重点还是北方边境,所以对沿海没什么好办法,只能下令海禁。接间导致了沿海居民与外番勾结走私贸易,后来搞出堪合贸易,这体系最后沦落为天朝花钱,日本抢破头 ,最后还闹出宁波堪合之乱,在中国内陆烧杀抢掠,死伤上万,日本拍拍屁股走路。
明卫所制濒临崩溃时的嘉靖帝时期,明朝正规军战斗力极差,最有名的莫过于“50倭寇深入内地转战多处,最后突入到南京城下的丑闻) ,50倭寇杀了上千明军,数万老百姓,从史料记载这支日军不奸淫,不掠财,战斗力极强,属于剑豪的性质,最夸张的是被明军包抄,然后长途夜奔袭90公里,放在现代也是特种部队级别的实力”。
更别提那些双屿殖民地、海盗和明朝乡绅勾结、徐海、汪直、林凤 之流的荼毒。
看明史一包气,其实戚老虎后期的辉煌真的为数不多的,倭寇肆虐明朝100多年 ,决定性优势却只有十几年,据统计,倭寇对明朝沿海死亡的百姓总计达到了百万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