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是顺应历史趋势的行为
现在的世界,处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后期,今后十年,很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对外扩张对内改革是时代主流。特朗普要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是顺应历史趋势的行为,顺应了今后十年人类将发动兼并战争实现区域统一的历史趋势。前两次技术革命后期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如第一次技术革命后期,德意日的大量小邦国统一成一个大国,美国的南北战争让美国更统一更高效更强大,俄罗斯的内战和改革让俄罗斯内部矛盾减轻发展较快。美俄把殖民地改造成本土,成为当时国土面积最大的几个大国之一,并长期保持庞大的国土和人口,这是美俄长期持续强大的根基。在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德意日美俄都发展很快,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但是,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期,德意日国家规模太小,发展停滞,不得不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企图扩张领土,却被国家规模更大的美俄打败。第三次技术革命后期的当下,中美等大国的国家规模都不够用,需要扩张,也必然会发动大规模扩张兼并战争。这个说法有没有理论依据呢?我们通过分析三个历史规律来论证,今后十年人类将经历大规模兼并战争实现区域(地区)统一这个论点。
第一个历史规律,下一次技术革命时期的最强国,比上一次技术革命的最强国的国家规模大几倍。
我在研究世界近代史时,发现了一个规律,我称其为“技术革命与国家规模的关系”。这个规律是,下次技术革命的最强国,比上次技术革命最强国的国家规模大几倍。这是因为,下次技术革命的工业总产量要比上次技术革命的工业总产量大千百倍,需要更多的工人、资源加机械才能生产出来。每次技术革命的最强国的最基本能力,就是能完整承载当世的全部工业体系。一次技术革命的最强国英国,30万平方公里国土,3千万人口,就能生产那个时代的几乎所有品类的工业品。现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最强国美国,90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3亿多人口,并不能生产所有品类工业品。因为美国的工业人口不够用。现在的中国,能生产当下的几乎所有品类工业品,是因为中国的工业人口够用。但中国有个缺陷,国土面积太小,需要大量进口资源,需要大量出口产品,才能保持现在的生产能力和经济继续发展。但是,用不了多久,中国的工人就会不够用,现实中现在一些中国工厂里的工人就常常感觉短缺。未来,中国要能承载那时的完整工业体系,需要扩张领土增加人口。人口更少的美国就更加需要增加领土和人口了。
一次技术革命末期(1870年)的最强国英国,约30万平方公里国土,3000万人口。二次技术革命末期(1945年)的最强国美国,900万平方公里国土,1.4亿人口。二次技术革命末期的最强国比起一次技术革命末期的最强国,国土面积增加30倍,人口增加近5倍。如果按这个比例算,三次技术革命末期的最强国领土面积应该近3亿平方公里,人口约8亿。上面所述反应了大趋势,但算法有问题,当年英国的强大有庞大的殖民地原因,有效国土面积不应该只算30万平方公里的大不列颠岛加爱尔兰岛。而三次技术革命时期比二次技术革命时期,技术爆炸和产业新增多若干倍,工业人口相应的需要更多,现在14亿人口的中国,很多工厂感觉招工困难。综合多方面因素推算,我认为,第三次技术革命末期(约10年后),世界最强国的国土面积应为二千万平方公里以上,人口应为20亿以上。就是说,今后十年,世界会经历大规模的区域统一,出现几个二千万平方公里以上国土面积的大国。这段时期将发生大规模战争和深度联盟,在这十年内不能扩张强大的大国,将在第四次技术革命时期沦为二流三流弱国,被欺侮奴役甚至灭国。第四次技术革命期间,最强国需要不断扩张,消灭其它国家,强大自己,才能保证最强国能承载当世全部工业体系。大约百年后,最强国将消灭所有其它国家,实现人类统一。
这样推理会发现,今后十年能不能有效扩张,能不能领导区域统一,是大国在未来百年继续做大国强国还是弱国亡国的关键前提条件。美国要想不变成二流国家,就必须大规模扩张,统一北美洲。所以说,特朗普领导美国吞并北美洲,是顺应历史趋势,符合美国最高利益的。
第二个历史规律:领土规模要适当,最好能连在一起,成圆形或方形。
特朗普要统一北美洲是明智的,扩张最好从邻国开始。因为有个规律,国土不仅仅要够大,还要尽可能成圆形或方形,最好连在一起。国内各经济区的规模要够大并距离较近,才能产生规模效益和聚合效应。比如,冷战时期苏联的国土人口都比美国多,但国力却比美国弱。美国国土近似圆形,能产生规模效益和聚合效应,较低级的产业做熟练后,会自然产生更高级的技术和产业。这些高新技术和产业,在足够大的产业规模环境中,足够多的低级产业基础上,很容易发展壮大成强大暴利的高新技术新产业。苏联由国家投资建设了一个个工业区,各个工业区相距较远且规模较小又产业链不全,较难产生高新技术,有了高新技术也难以让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发展成强大产业。苏联的各个经济区低水平循环守旧,近似于平面经济。美国经济更容易技术创新并产业化,持续升级提高,近似于立体经济。立体经济比平面经济高一个维度,内蕴更多财富能量,并更容易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苏联因技术落后于美国,进而经济、军事落后于美国,最后被美国拖垮。
还有一个例子,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英法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但却远离本土,与本土经济难以形成聚合力托举出更先进更高级的技术和产业。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期和第三次技术革命前期的技术爆炸产业爆炸的环境中,被美苏从工业和技术上快速超越,慢慢挤压,被解体了庞大的殖民地体系,逐步沦为二流国家。美国经济是立体经济,苏联经济是平面经济,英法殖民经济是漏油的碎片化平面经济,美国的经济模式最适应大工业技术爆炸时代。
美国要扩张,最好是统一北美洲,这样才能持续产生规模效益和聚合效应,让美国经济继续高质量发展。过去三十年,美国领导的全球化经济模式,类似于把全球建成一个立体经济,美国控制上层,把底层中层分配到世界各地。但是,经过三十年发展,中国在底层中层快速发展,并慢慢的控制更多的上层。世界上即将出现一个独立的拥有底中上层完整经济体系的新兴大国,比现在美国的经济模式更强势。美国继续现在的模式不改变,再过几年,在全球一体化经济模式中,中国将成为老大,经济残缺创新乏力的美国将不得不对中国屈服。所以,美国强烈的需要改变。一边继续发挥美国过去领导全球一体化的余威从全球吸血,一边整合北美洲,建成底中上层经济体系完善的新经济模式。以北美洲新美国强大的经济体量支撑美国霸权,以美国霸权从世界吸血建设新美国。这样的美国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美国的强大和利益。
第三个历史规律是,第一个破坏旧世界的力量,必然会遭到旧世界的反击,还会遭到新世界的吞噬。
陈胜吴广首义动摇暴秦统治,很快被消灭,后来是项羽刘邦推翻了暴秦。二战时德国打垮了英法,动摇了旧制度殖民体系,最后是新兴的美苏联合旧势力英法绞杀了德国,美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面对着庞大腐朽的旧世界,不要做第一个破坏旧世界的人,第一个破坏旧世界的人下场都不好,第二波破坏旧世界的人,常常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和利益。
美国要统一北美洲,中俄印偷笑不语,盼望美国改变二战以来不许国家扩张的国际规则。这个国际规则是美苏制定的,二战后,美苏是两个超级大国,它们的国家规模适应第三次技术革命前中期的需要。美苏都不想让其它国家强大,在美苏的共同操纵下,二战后的国家,解体容易合并难。如果美国带头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就破坏了二战后不许吞并别国的国际规则和通行理念,必然遭到旧制度旧势力的反击牵制。中、俄、印度、伊斯兰都想扩张,都希望美国做出头鸟。在美国扩张的过程中,中俄印伊一边扩张,一边牵制美国扩张。美国在中俄印伊欧的牵制打击下,扩张必然不顺利;另外,美国庞大的债务,需要新加入的邦一起承担,加拿大等将被吞并的势力必然尽力反抗。所以,关键时刻,中俄印伊欧可能给美国制造金融危机,吓跑想加入美国的加拿大等国;也可能中美利益互换,中国支持美国吞并加拿大、格陵兰岛,美国支持中国解放台湾。今后四年,中国大概率能解放台湾。
每次技术革命后期,都会发生经济危机、社会动乱、革命、战争。但是,本次技术革命后期与以前不太一样。世界大战不太可能发生,局部战争和代理人战争为主要战争方式。革命运动中,血腥暴力的革命占比大幅减少,自上而下的改革占比大幅增加,街头运动、社会运动、议会斗争成为国内斗争的主流。今后的国际斗争,更多是冷战模式。冷战以后,大国直接战争越来越少,代理人战争越来越多,大国斗争以更平和的方式进行。美苏以冷战方式搞垮了英法殖民大帝国,把英法由全球性大帝国变成欧洲中等国家。美国以冷战方式搞垮解体苏联。这些证明,第三次技术革命时期的斗争,比前几次技术革命时期的斗争,更平和,更智慧,更隐蔽。
今后十年的人类区域统一,不太可能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后期的两次世界大战模式,很可能是第一次技术革命后期的德意日局部战争统一模式加美俄内战改革模式。德意日在1860年代展开激烈的统一战争,把邻近的小邦国统一成大国。统一前,各小邦国彼此攻伐,百年血仇,是不共戴天的仇敌。统一后,各小邦国亲如一家,内部和谐,一致对外。这个转变很值得仔细研究,今后的人类在区域统一时用得着。
今后人类的统一,不太可能是秦始皇的武力征服模式,很可能是联盟加武力征服模式。秦始皇的武力征服模式,统一后没多久王朝就崩溃了,连老秦人的故土都崩溃丢失了。世界近代史的最强国,都是联盟制。西班牙的崛起开始于天主教双王夫妻把两个国家联合在一起。英国的崛起开始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联合。美国的崛起开始于北美13个殖民地的联合。联合起来的新国家比原来的国家强大很多,又不断征伐,不断扩张,终于成为世界最强国。今后人类的局部统一,必然是既联合又征服的方式,这才是适应这个时代的扩张或统一模式。
下面,我们来推理:今后十年,各强国领导区域统一的最佳方向和次佳方向,将遇到哪些问题和阻力,可能走哪些路线,可能采取什么样的国家制度。
俄罗斯第一个扩张的目标是乌克兰。从俄罗斯的历史来看,乌克兰是俄罗斯最好的经济区,农业、矿产、能源、工业、水源、运输等经济要素齐全优异,组合堪称完美。有乌克兰的俄罗斯,可以成为一流世界强国,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只能是二流国家。如果没有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其它前苏联国家不会依附于俄罗斯,因为俄罗斯给不了这些国家安全、经济等帮助,反而会遭到强大外部势力打压。如果俄罗斯不能控制乌克兰,而是向其它地区扩张,比如塞尔维亚、西亚、非洲,俄罗斯的敌人一旦使出强大力量,能一举打碎俄罗斯在上述地区的势力,俄罗斯将损失惨重且无力反击。所以,乌克兰是俄罗斯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压舱石和经济基础,乌克兰是俄罗斯最强烈想要的地方,是第一个扩张的目标。
如果俄罗斯控制了乌克兰,第二个扩张的目标是前苏联各国。俄罗斯控制住乌克兰,就有能力控制其它前苏联国家,也能给其它前苏联国家提供安全和经济保障。这样,新苏联重生了,将是一个与美国潜力差不多的国家。新苏联实力不如美国,但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明确的发展方向。新苏联重生后,发展速度将很快,发展机会将很多,那些依附俄罗斯的新国家也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机会。这样俄罗斯就能吸引住前苏联国家一起建设新苏联。新苏联将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家,也必将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因为新苏联的安全形势将非常恶劣。
俄罗斯的第三个扩张目标有三组,第一组是巴尔干半岛、外高加索和土耳其,第二组是外高加索、中亚和伊朗,第三组是中国方向。第一组是俄罗斯传统扩张方向,俄罗斯向这个方向扩张了几百年,都被英法美等西方强国给阻止了。今后俄罗斯向这个方向扩张也不容易,这里多数国家是北约国家,俄罗斯没有能力打败整个北约。第二组扩张方向,俄罗斯也曾试验过,但被英美多次阻拦住。上述两个方向都不能扩张时,历史上的俄罗斯会向中国方向扩张,这是第三组。今后的俄罗斯要向前两个方向扩张,需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得到中国的支持帮助,第二个是向欧洲西亚输出革命。欧洲西亚现行制度落后于时代,强烈需要根本性改变,今后几十年很可能会发生大革命或剧烈改革。俄罗斯要输出革命,自身先要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掌握革命先进性,才能顺利的输出革命。俄罗斯自身革命成功,再鼓动欧洲西亚闹起大革命,推翻现政权,然后俄罗斯与欧洲西亚的革命国家联合起来,组成革命联盟,这是俄罗斯向欧洲西亚扩张最可能成功的一条路径。
俄罗斯第四个扩张目标是在第三个扩张目标实现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张,也分为三组。第一组是俄罗斯在控制巴尔干半岛和土耳其以后,进一步向剩余欧洲、西亚、北非扩张。第二组是俄罗斯在控制伊朗以后,进一步向波斯湾、南亚、东非扩张。第三组是俄罗斯在前期向中国方向扩张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只是,这次扩张不容易成功。今后印度和阿拉伯可能区域统一、快速发展、生机勃勃,就像1860年代的普鲁士或1940年代前期的苏联。而俄罗斯就像1860年代的法国或1940年代前期的德国,过去很强但已衰老,很可能被新兴强国打败,再次解体。今后如果中俄开战,很可能会像二战中的美德开战那样,俄罗斯的实力比中国差得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