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医疗费用的差异来自基础服务是普惠性公平性还是盈利性

【本文由“guan_15656778891874”推荐,来自《逸语道破:中外网友在小红书上“对账”,谁害怕了?》评论区,标题为guan_15656778891874添加】

2023年,中国医疗服务总额为90575.8亿元‌,大概为1.2万亿刀,占GDP比重为7.2%‌。

2023年,美国医疗服务总额为4.8万亿刀,占DGP比重为17.6%。  

2023年,中国患者就医总数为95.5亿人次‌‌。  

2023年,美国患者就医总数为0.34亿人次。  

中国的医疗,大家都在吐槽过度了,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可劲的造,不必要住的院使劲住,不必要的药拼命的用,结果人均收益就人家的三百分之一!  

一,甜甜圈的5670刀话疗、1200刀的救护车应该是真的了,我以前还不相信。  

二、中国的医生护士真的好辛苦,干的活儿比美国多几十倍,收入却少几倍,应该理解、尊重、感谢。  

三、我没有找到美国2023年医疗保险的总收入是多少。主要是想对比一下医院的治疗、检查、手术、住院等等全部收入和医疗保险的收入,这个比例就应该看出医疗服务金融化的程度。

四、中国的医疗、教育是作为公共资源的基础服务,在普惠性、公平性上远远超过了美国,也最大程度降低了生存成本,把尽可能多的资源用在了衣食住行游娱等生活项目上。大家的日常生活,不就是衣食住行游娱再加上医疗、教育么?至于投资啥的,那不是打工人能考虑多少的。

五、中国以公有体系为主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普惠、公平是最重要的特性,简单地说其主要作用就是给社会垫脚的砖头,让每一个人不至于被社会抛弃而沉沦,不管身份贵贱高低;让每一个经营主体都能比较轻松地往上攀登,不管姓社姓私姓外。

六、抛开宏大叙事不谈,中美两国生活成本的差异,很大程度来自对基础设施、基础服务的定位不同。一个是作为共有的、普惠的公共事业,一个是作为私有的、盈利的商业项目。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