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将掀“关税战”,多国“合纵连横”图谱隐现

500

  Club 提要:近日有媒体透露,特朗普计划在第二任期内宣布国家经济紧急状态(IEEPA),为普遍关税提供法律依据,一场新的“贸易战”似乎不可避免。

  特朗普为何坚持推行已被证明对美国经济不利的关税战?他此番“无差别关税”的背后动机是什么?对中国企业出海有何影响? 

  “多极视角”栏目将分两期对可能的“无差别关税战”进行全面解析。本期将探讨特朗普此番策略的不同之处,重点解析美国国内及主要盟友的应对行动,为中国反制提供重要参考。下期将进一步分析东南亚、拉美、中东及非洲等地区的贸易新机遇。

  总体来看, 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在为美国及其利益集团争取利益时将更加不计后果。在立场上,特朗普及其团队将更加傲慢和强硬,谈判和施压将不留余地。在行动上,借助同马斯克等科技巨头的联盟,舆论控制和政治煽动力将进一步提升。在策略上,特朗普的手段将更加成熟,试图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对各国实施双边谈判、施压和讹诈。

  尽管大量分析都显示,美国关税代价主要由本国民众和企业承担,但其“成本”分布也存在差异,恰好可作为特朗普及其利益集团“党同伐异”的工具。预计民主党大本营加州等“对手”因与中墨加等贸易往来巨大的支柱产业(如港口、农业和制造业等)将遭遇多重打击,而许多摇摆州乃至红州的“传统产能”,虽可能因成本过高而受冲击,但大企业、大农场等可通过各类游说渠道向特朗普争取豁免及补贴。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主聚集到佛罗里达,似乎也显示共和党权力中心在地理位置上的转移

  纵观各国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回应,无论是盟友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舆论都表达出一种“逆来顺受”的态度,官方层面也未提出系统的反制措施或表达强硬立场。加拿大、韩国、德国相对混乱的国内政坛让其似乎无力抵抗,对特朗普提出的条件基本接受(如购买更多油气和军品)。波兰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尝试加强对话合作,但其经济体量较小,难以真正主导谈判。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同样也在酝酿,将“疏离乃至对抗中国”作为与美交涉的筹码,如墨西哥已开始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纺织业、跨境电商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的行动以提交投名状。

  当然,也有一些国家看穿了特朗普的“交易套路”,一手主动出击以求更好的谈判条件,另一手则围绕其核心利益诉求大作文章。法国认为过早妥协会造成连锁反应,提倡欧盟团结,用好现有工具构筑“反胁迫”防线。意大利吸取特朗普首任经验,开展元首外交投其所好,并且发扬“高端品牌/奢侈品”需求稳定的优势。爱尔兰和匈牙利自恃与特朗普本人及团队有较好个人关系,并且凭借与(美国)企业利益绑定的务实作派,认为其受保护主义冲击的风险可控,甚至还可立足特殊立场同时连接中美欧。日本则和许多南方国家对美国关税战有清醒认识,愿意配合特朗普“演戏”,并顺势推进“中国+1”战略,承接中国产能转移或替代明面上的“中国制造”,扩大在美市场份额。

  这是北京对话新栏目“多极视角”的第5篇内容。该栏目聚焦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重要议题,梳理最新的域外报告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读者迅速掌握“第一手”信息和研究资料。

  “多极视角”将以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本土视角,选取不限于“主流”英文媒体和智库的评论和资讯,还包含“小语种”报道和研究,以期展现一个更加多元和真实的全球图景。

  如下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供读者参考。

  01 一、关税计划“一石二鸟”,低调完成美国内部的党同伐异

500

  一艘货船驶离洛杉矶港。洛杉矶港和圣佩德罗港是美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九大港口;图源:Los Angeles Times

  (一)“关税战”冲击加州,支柱产业遭受多重打击

  加州经济或面临特朗普“关税计划”的严峻挑战。被反复点名的中国和墨西哥。这两个国家在2023年占加州进口的40%,使其港口(如洛杉矶、长滩和奥克兰港)面临货运量减少的风险。这些港口支持了近百万个就业岗位,其中洛杉矶港处理了美国近10%的进口货物,凸显了加州对贸易中断的脆弱性。

  农业作为加州经济的重要支柱,也可能因报复性关税受到冲击。加州杏仁相关产业每年创造40-50亿美元收入,雇用约11万人。然而,在特朗普首任期的贸易战中,杏仁、葡萄酒和乳制品等出口曾大幅下降,杏仁价格暴跌,造成就业和收入损失。

  制造业和物流业也面临严重干扰。加州与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跨境供应链(如汽车制造和医疗设备生产)高度依赖双边贸易,而中间品反复流通可能会被多次征税,该问题在特朗普首任期时已出现。尽管部分企业(如锂电池制造商Sparkz)希望借此促进本土生产,但大多数产业都会受成本上升的困扰。

  “好莱坞”也受连锁反应冲击。受特朗普关税等因素影响,加拿大货币跌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使其成为更受欢迎的影视制作地。洛杉矶与多伦多、温哥华等制作中心的竞争加剧。2023年编剧和演员罢工后,好莱坞制片商预算缩紧,转向加拿大寻求低成本拍摄方案。尽管加州州长纽森计划将税收激励增加至7.5亿美元以应对产业外流,但加拿大也在推进更多产业政策加强吸引力。

  来源:Cal Matters;LA Times;Hollywood Reporter

  (二)“汽车城”复兴更艰难,特斯拉或成最大赢家

  特朗普提议的关税政策可能严重损害密歇根的经济。密歇根州拥有北美最繁忙的底特律-温莎边境口岸,每天处理的贸易量超过3.23亿美元。若发生“关税战”将严重扰乱该州的支柱产业,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福特、通用汽车和Stellantis)依赖全球供应链网络;对进口能源和零部件征收关税将增加生产成本,推高汽车价格,并可能导致需求下降。

  特朗普并不希望履行竞选时对该“摇摆州”的承诺,反倒是积极配合特斯拉打压传统车企及供应商。马斯克作为“政府效率部”的联合负责人,支持取消电动汽车激励措施,但这一举措会对传统汽车产业链造成更大比例的打击,因为这些企业已经在电车市场上落后,亟需获得政府支持以完成转型。

  来源:Michigan Advance;Bridge Michigan

  (三)最依赖进口的州首当其冲——以及这里的大量MAGA支持者

  新增关税计划将在十年内带来3.7万亿美元的收入,比当前水平增加500%,但经济负担将更多由关键中低收入的MAGA选民承担。因进口占GDP的比重较大,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可能最先感受到“特朗普关税”的冲击。

  进口比重最大的州,如肯塔基州、印第安纳州、田纳西州、密西西比州和密歇根州等,关税成本占GDP比重可能从1%上升到5%以上。伊利诺伊州、威斯康星州等摇摆州的关税支付成本也将超过其GDP的3%,例如,伊利诺伊州是美国第四大原油精炼州,其进口的原油主要来自加拿大。

  北达科他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对中加墨的出口额占其GDP的比例最高,分别为10%和8%,都是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重要支柱,可能因为“关税战”而遭到外国的对等措施。

  来源:Fitch Ratings;Tax Policy Center

  (四)“得州奇迹”终结,推动共和党中心转移

  作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州,得克萨斯在2023年的商品出口总额达到4450亿美元,其中与墨西哥的贸易额为2720亿美元。大约一半的贸易涉及公司内部贸易(intrafirm trade),例如在得州制造的汽车零部件运往墨西哥组装后再重新进口。如果这一供应链受到干扰,可能会对建筑、化工(包括塑料和橡胶制品制造)以及石油生产等行业造成损害,因为这些行业依赖进口的钢材和铝材等原材料。

  当前,得州的石油生产商已经面临全球供应过剩的压力,而关税可能导致钻井设备成本上升。同时,得州的炼油厂依赖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廉价重质原油,成本上升可能会推高燃料价格。此外,得州超过70%的天然气出口到墨西哥,关税可能会减少对美国出口的需求。此外,关税还可能加剧得州对移民劳动力的依赖:该州蓬勃发展的经济依赖于建筑、农业和肉类加工等行业的合法及无证工人,而大规模驱逐移民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和增加成本,并加剧经济增长放缓。

  这似乎也反应出一个新的政治趋势,共和党的权力中心将从得州转向佛罗里达州。尽管得州传统上是共和党的堡垒,但在特朗普的个人影响下,国内政策似乎对其在东南角“大本营”的盟友更为有利。

  来源:Texas Monthly;Dallas Federal Reserve

  (五)“关税减免与补贴会‘临幸’每个资助过特朗普的企业”

  在特朗普首任期的关税战中,其为保护某些企业可提供可高达100%的豁免程序,并为此建立了完整的利益输送链条。对此,游说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提交了数十万份申请。里海大学的对近万条豁免记录的统计显示:向共和党捐款的公司更有可能获得豁免,而民主党捐助者的申请则更容易被拒绝。此外,像库克等大厂高管也能游说成功,并为iPhone等产品争取到了豁免,甚至借该工具举报和打压竞争对手。然而,拜登政府的“自查”发现,中小企业难以应对这一复杂豁免程序,申请成功率很低。

  类似的不平等现象在农业中也存在。政府为抵消贸易战损失提供了数十亿美元补贴,但大部分流向南部大农场和棉花种植者。批评者认为,这一制度奖励了特朗普政治盟友和大型农企,而非小规模农户。

  当前对关税豁免和补贴的争议仍在继续,但已有一些结论:那些无法在国内找到替代品的美国制造商和消费者将承担最大代价,而“产业回流”会被更多新的“关税洼地”所取代。

  来源:New York Times;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六)三个产业将更快胜出,而其他领域多半“似赢实输”

  特朗普号称通过关税来刺激美国国内制造业,但不同行业的受益情况各不相同。关键矿产、医疗用品和能源产业被认为是明显的赢家。例如,稀土矿物供应链对军事和民用电子至关重要,而国内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和电池技术公司QuantumScape因关税预期而股价大涨。医疗用品制造商如Baxter、Medtronic和Stryker也可能因关税政策而受益,推动更多医疗产品在美国本土生产。另外,特朗普也在通过“加关税”对盟友施压,推动其购买更多美国油气。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经验来看,工业供应链并非能从保护主义政策获益。2018年钢铁关税实施后,美国并没有迎来制造业整体复兴,越南和墨西哥等低成本国却收获了更多产能转移。面对“普遍关税”,哪些企业将成为赢家或输家,还是取决其后续的生产和游说决策。

  来源:AXIOS;U.S. News

500

  进口额占美国各州GDP比重(2023);图源:Tax Policy Center

  02 在“关税战”胁迫下逆来顺受,一些美国盟友已“放弃抵抗”

500

  “特朗普关税风险”:盟国可能因为“对美贸易顺差大”、“‘保护费’交的少”、“对华不强硬”等原因首先被针对;图源:ITIF

  (一)“加关税”已成为美国新政府对盟友的主导谈判工具

  “加关税”不仅关乎贸易顺差等经济问题,也是美国新政府在安全和外交等议题上的重要筹码。当特朗普在首个任期内这般行动时,曾遭遇国际社会甚至是盟友的积极抵制,但当下西方舆论不但开始默认这一行为的,甚至为其协助造势。德国、意大利、韩国等美国盟友已高举“白旗”,明确表态可以让渡部分本国产业利益为对美贸易让步,例如购买更多美国油气产品、放弃数字服务税和限制性反垄断法等。

  此外,中国成为特朗普“无差别关税”口号的例外。那些被认为“对华立场软弱”的盟友或伙伴,多次被其团队直接“点名敲打”和加关税威胁,并被其国内外媒体舆论和游说力量施压。对此,许多盟国也表态进一步响应联合对抗中国的议程,如立法限制来自中国的投资,与美国分享商业反情报,以及共同实施出口管制等。

  来源:Geopolitical Economy Monitor;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Foundation;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二)墨西哥:多举并进,封堵中企向美示好

  墨西哥高度依赖美国市场,80%的出口流向美国,其中许多商品含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为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墨西哥政府明确表态“不做中国电动车等产品进入美国的‘后门’”,并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包括对越南钢铁征收36%关税和对通过快递进口的小额货物加征17-19%关税等措施。这些政策旨在削减中国等亚洲国家的产品进口,同时强化美墨加协议(USMCA)框架下的区域生产供应链,配合美国减少对华依赖。 

  近期,该国政府还加强了对SHEIN、Temu等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限制,多次关闭“违规进口商品销售场所”,并高调表态“打击逃税和假冒商品”,这些都显然是向特朗普政府传递“合作信号”。这些政策试图在特朗普重塑区域经济规则的背景下,保住墨西哥在美墨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同时避免激化贸易冲突。  

  目前看来,尽管许多拉美国家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已深度融合,特朗普的“新门罗主义”政策将进一步压缩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2002-2023年间,中国与拉美贸易额增长了260%,中国已成为巴西、智利和秘鲁等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同时在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投入巨大。在面对美国压力时,拉美国家可能采取更平衡的策略,并借此为筹码向中国索要更多。

  来源:El País;El Universal;La Vanguardia

  (三)加拿大:内外交困,似已接受“被收编”命运

  面对特朗普的最新关税威胁,加拿大表示正考虑采取一系列报复性措施,包括对橙汁、水槽、马桶和部分钢铁产品等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然而,这些措施并未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未公布有任何战略规划。接下来,加拿大可能沿用类似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对等报复”,但此次实际效果依然存疑。例如,针对佛罗里达橙汁的关税更多是象征性的,而非实质性打击美国经济,也无力真正获得谈判筹码。

  加拿大的软弱回应主要源于其与美国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加拿大严重依赖与美国的贸易,为避免加剧紧张局势的行动,倾向于用外交手段而非强硬回击。特鲁多亲率内阁团队飞赴海湖庄园交涉(且未取得任何成果),不仅未取得明显成果,反而被特朗普嘲讽为“美国第51个州的州长”。此外,加拿大内政不合导致其无力应对,前任财长弗里兰在辞职后,以公开信方式批评当前政府只搞党争却不愿直面特朗普2.0等外部风险。

  来源: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The Global Mail;Policy Magazine (CA);Global News (CA)

  (四)德国:“关税战恐让经济崩盘,我们应顺从美国安排,包括对抗中国”

  德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经济困境,而特朗普政府可能实施的新关税政策更是雪上加霜。分析人士预测,2024年和2025年德国GDP将持续收缩,这将是其战后历史上首次出现这种情况。工业生产创纪录下滑,投资停滞,破产率却不断上升。半导体和电池技术等关键产业计划也未能取得进展。

  美国作为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在其经济困境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如果特朗普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20%的关税,德国工业,尤其是汽车行业,到2028年可能面临超过1800亿欧元的损失,GDP可能缩水高达1.5%。美国关税可能扰乱涉及墨西哥和加拿大工厂的生产链,这些工厂为美国市场供应热门车型。例如,奥迪在墨西哥生产的车辆中98%用于出口,其中40%销往美国。新关税将使许多出口在经济上不可行。同样,大众计划在安大略省建设的电池工厂,原本旨在为美国电动汽车生产服务,也面临关税相关风险的严重威胁。

  为应对这些挑战,德国各界总体表现出“用妥协换承诺”的态度。科隆经济研究所(IW)的研究人员建议“顺应欧盟加强对美国战略合作的呼声”,满足特朗普政府的诉求,增加对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和国防设备的进口。基民盟(CDU)领导人、下任总理热门候选人弗里德里希·默茨提议签订新的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以减轻关税风险并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联系。然而,这一提议因过于妥协,且可能削弱德国的谈判地位而受到批评。此外,德国家族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领导人指出,“限制中国”是欧盟与美国的共同利益,可以将反华措施作为与美国谈判的筹码:通过配合特朗普对抗中国贸易政策的议程,德国可能争取到有利的让步。

  来源: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Handelsblatt;Tagesschau;N-TV

  (五)波兰:“买美国军火,谈特朗普合作”

  2025年1月,波兰将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届时将主导有关集体应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讨论。波兰总理图斯克倡导欧盟国家在经济事务上加强合作,强调欧洲在面对“关税战”等外部压力需要团结,并计划推动法国、德国和波兰外交部长在特朗普正式上任后不久就集体访问美国,开展贸易相关谈判。

  波兰是欧盟国防开支最大的国家,使其成为特朗普喜欢的几个东欧国家之一。作为美国重要的军事盟友,波兰希望通过积极回应美国在防务和军售领域的关切,并借此良好关系推动对话,并为广泛的经济领域争取豁免或更优惠的条件。此外,波兰作为内政相对稳定的欧盟成员国,其亮眼的经济增长潜力或能带来更多大筹码,但其较小体量也难以真正主导谈判。

  来源:Warsaw Enterprise Institute;Gazeta Wyborcza;Polska Agencja Prasowa

  (六)韩国:“满足特朗普的诉求,是我们2025年的首要经济任务”

  韩国政府和企业将应对特朗普关税视为2025年经济领域的首要任务。政府积极展开外交游说,强调韩美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并通过以代总统崔相穆为核心的“外国经济问题会议”协调应对方案。政府还支持企业对美投资,特别是在半导体、高科技电池和能源领域,并计划扩大美国天然气和原油进口,加强在造船等领域的合作。产业通商资源部计划提供252万亿韩元的贸易保险,并推出紧急出口措施,同时改组贸易委员会,防止关税冲击下的(中国)产品借道进入韩国或美国市场。

  尽管特朗普可能撤销拜登时期产业政策的补贴,韩企仍在加大对美投资和调整产业链。三星电子计划到2030年投资370亿美元在德州建造半导体工厂,SK海力士将在印第安纳州投资38.7亿美元建设AI存储器生产基地,LG电子则考虑扩展田纳西州工厂的生产范围。现代汽车计划在美国本地化生产更多关键零部件,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并提升美墨生产基地的本地化率。现代钢铁还计划在美国东南部建造电炉。

  特朗普关税可能对韩国经济造成多重打击。若关税升至10%,韩国对美出口可能减少55亿美元;而美元强势和美国高利率可能导致韩元贬值,加剧市场波动。这也导致韩国各界在应对特朗普关税时表现出明显的慌张:由于政治动荡,政府首脑难以有效开展外交,与特朗普建立首脑级网络的机会有限。近期仅有少数企业家如新世界集团郑容镇、韩华集团金升渊与特朗普有直接接触。面对不确定性,许多企业匆忙加速调整生产布局,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并加速在美投资的本地化生产。

  来源:연합뉴스(韩联社);매일경제(每日经济新闻);에너지경제신문(能源经济报);Business Korea

500

  “韩国正在努力为美国关税破例……安抚特朗普是当务之急”;图源:韩联社

  03 面对“特朗普交易”不恐慌,也有国家看到谈判和扩张机遇

500

  欧盟也有“交易的艺术”,团结起来可应对特朗普关税威胁;图源:Institut Jacques Delors

  (一)法国:“特朗普来势更汹涌,但欧盟防线也更完善”

  与许多欧洲国家“委曲求全”的态度不同,法国媒体和智库对“特朗普关税”的反应显得更为强硬。许多分析指出,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将显著不同,他在为美国及其利益集团争取利益时将更加不计后果,这可能导致法国和欧盟面临经济风险演变为“生存挑战”。

  在立场上,特朗普及其团队将更加傲慢和强硬,对欧洲的谈判和施压将更加不留余地,甚至可能刻意挑衅,且不会进行自我反省。在行动上,借助马斯克等科技巨头的技术支持,特朗普的政治煽动力将进一步提升,可能加剧欧洲内部的保守主义和民粹主义运动,使其更加难以控制。在策略上,特朗普的手段将更加成熟,试图通过“分而治之”的方式,对欧洲各国实施双边谈判、施压和讹诈。

  法国智库认为,与其他受关税威胁的国家相比,欧盟对美国的经济依赖性更强,因此必须加强内部团结以自保。法国总统马克龙本周呼吁欧洲不要表现出“软弱和失败主义”,并加速战略觉醒。此外,法国分析指出,增加购买美国油气和军售产品并不能真正缓解贸易逆差,反而可能为特朗普征收关税提供更多合法性。相反,欧盟应积极利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并维持对美国数字科技公司的监管和反垄断调查,以保护舆论阵地,并为后续谈判保留筹码。

  具体而言,欧盟已建立起三道成熟防线:首先,制定报复性关税清单,强硬的报复性措施已被证明是应对特朗普的最有效手段。其次,针对长期的“波音-空客”航空业争端,可以延续现有的“外国补贴条例”(FSR)和“国际采购工具”(IPI)等谈判工具,欧美之间已形成一种动态竞争平衡。最后,诞生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反胁迫工具”(ACI)有望派上用场,能够避免个别欧盟“内鬼”的一票否决权。简言之,只要欧盟保持团结,依然有机会守住自己的经济利益。

  来源:Le Monde;Institut Jacques Delors;Institut Montaigne

  (二)意大利:“即便有关税,品牌货也不愁卖”

  对外出口是意大利是经济的重要支柱,约占GDP的40%;美国是意大利第二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德国),并以高于平均速度增长。意大利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极大,容易成为“特朗普关税”的目标,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到388.2亿欧元,而进口额为154.6亿欧元,主要集中在工业机械、汽车和化学制药等领域。该国多项经济研究显示,征收选择性关税可能造成40多亿欧元损失,如果进行更广泛的审查,损失可能会升至70亿欧元。首当其冲的是意大利出口导向的行业,如机械、时尚和农业食品,而药品、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也可能波及。

  为应对潜在风险,意大利政府正积极采取措施。总理梅洛尼近期访美,强调与美国保持建设性合作的重要性,试图通过意大利裔群体游说,特朗普保持密切关系,并寻求通过合作缓解贸易争端的可能。此外,意大利政府和企业界也在重启类似于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游说活动,当时通过外交努力帮助该国获得大量关税豁免,而其中的筹码之一就是“与中国保持距离”(如退出一带一路)。意大利政府也正与SpaceX洽谈16亿美元的政府通信服务协议,并快速增加从美国进口天然气和石油,承诺减少贸易顺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意大利企业可能免受关税影响甚至从中获益。工业自动化、高端制造业、奢侈品(包括豪车等)具备强品牌的效应的公司,其价格弹性较低,美国市场对这些“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具有稳定性。此外,特朗普的政策或加速意大利国内的并购潮,推动规模化经营,从而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来源:La Repubblica;Il Sole 24 Ore;QuiFinanza;Il Post

  (三)爱尔兰:“做欧盟的‘英语’窗口,不惧美国的保护主义挑战”

  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可能为爱尔兰经济带来风险。2023年,爱尔兰对美国的商品出口总额达540亿欧元且逆差显著,主要集中在医疗、医药产品和有机化学品等领域。此外,特朗普的保护主义政策强调国内生产和降低企业税率,可能削弱爱尔兰对美国跨国公司外国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而这些投资对爱尔兰的GDP和税收贡献巨大。预计到2024年底,爱尔兰的企业税收入将达到375亿欧元。目前,超过1000家美国公司在爱尔兰雇佣了超过20万人,间接支持了16.7万个就业岗位,使爱尔兰成为美国进入欧洲的门户。总体来看,美国企业贡献了爱尔兰GDP的13%,公司税占总税收的25%,仅三家美国大公司就占了爱尔兰总税收的1/8。

  经济学家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对爱尔兰的贸易部门构成威胁,研究预测在最坏情况下可能导致3万人失业。为应对潜在的经济冲击,爱尔兰政府已采取积极措施。总理西蒙·哈里斯拨出大量资金以缓解美国关税的影响,爱尔兰强大的经济缓冲,包括现金储备和预算盈余,为其提供了一定的韧性。

  此外,爱尔兰受益于与美国长期的外交和文化联系。特朗普与爱尔兰保持私人联系,并在克莱尔郡拥有一个高尔夫度假村。特朗普团队中也有相当数量且有影响力的爱尔兰裔美国人,这有助于促进沟通并缓解政策影响。每年在华盛顿举行的圣帕特里克节活动,为双方提供了重要的外交机会。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过去的经验表明,爱尔兰完全有能力有效应对此类挑战。

  来源:BusinessPost(爱尔兰);Breaking News(爱尔兰);Eolas Magazine

  (四)匈牙利:“坚持务实作派,让中美利益在此共赢”

  特朗普提出针对欧盟和中国的关税计划,对匈牙利以出口为主(占GPD的90%)的经济构成风险,尤其是其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然而,匈牙利在特朗普第二任期中看到了改善双边关系的机会,尤其重启“双重征税条约”。匈牙利官方对特朗普领导下更友好的美国政策表示乐观,该国在贸易和投资增长的潜力也得到美国认可,并且已吸引到许多美国公司到匈牙利投资的兴趣。与美国更紧密的防务和经济合作也可能提升匈牙利在欧盟的战略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匈牙利持续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似乎与美国旨在与中国“脱钩”的政策形成对比。然而,得益于总理欧尔班与特朗普的“意识形态共鸣”,以及大量匈牙利裔美国人的游说努力,特朗普及团队愿意承认美国与匈牙利在对华问题上的差异;强调在尊重匈牙利国家利益(不跟中国打贸易战)的同时,协调共同优先事项的重要性。匈牙利也将继续维持在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的策略,并希望促进更多中国制造商增加对其投资。

  来源:Hungarian Conservative;Magyar Hírlap;Budapest Business Journal

  (五)日本:“我们有大量筹码在手,无需被关税增加所动摇”

  日本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发起的关税战有着清晰的判断:美国制造业的衰退趋势难以逆转,“关税战”等保护主义措施是其转移矛盾的必然,甚至可能演变为持久战。对此,日本应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积极地准备谈判筹码,在面对美国新政府的胁迫不能轻易妥协,保全日本国家利益。从特朗普第一任期经验可见,只要企业采取恰当的应对措施,日本总体出口量基本不受影响,关税负担大部分是由美国人自己承担。

  当前,日本已创造了美国对其经济依赖,连续五年保持对美国直接投资存量第一,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计划扩大在化学品、药品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扩大业务——这些都是帮助MAGA实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回流”口号的重要支撑。此外,在美国可能减少对多边框架和东盟参与的情况下,日本作为其印太盟友将维护小多边体系的稳定。

  面对美国保护主义、基建需求增长,日企反而有了更多进入该市场的新机遇。随着美国减少对中欧先进技术产品的依赖,日本能进入半导体、药品和汽车等曾被高度保护的领域。日企将加大“本土采购、生产、销售”的模式,利用其技术优势和市场经验,填补外国产品退出后的市场空白。此外,特朗普减缓脱碳,其实也是为日企让出了绿色产业的竞争空间。

  来源:独立行政法人経済産業研究所;一般財団法人国際貿易投資研究所;三菱総合研究所;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共同通信社

  (六)全球南方:“关税战推动‘中国+1’,欢迎美国的持续助力”

  大量分析都表明,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主要成本由美国公众和企业承担,并未真正实现打击中国或推动产业回流的目标。截至2023年,许多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包括玩具、运动器材、鞋类、电子产品、纺织品和机械设备,平均关税已升至16%,远高于一般水平。以消费品为例,玩具和运动器材等美国家庭常用商品因关税而成本上升。尽管这些商品看似可替代,但中国在这些行业中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其生产符合美国安全标准材料的能力,使得替代变得困难。此外,美国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上仍高度依赖中国。许多产品因其市场不可或缺性其实都规避了高关税。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制造和贸易中的地位依然稳固。首先,许多行业的生产基地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例如,电子行业缺乏大规模制造的其他替代地点。其次,中国企业通过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绕过关税继续进入美国市场。在纺织、家电、太阳能电池板、电池和自行车等领域,中国企业已在海外广泛设厂以维持出口。此外,欧美主导的跨国公司通过重新分类原产地或调整估值等会计手段,降低关税成本。例如,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到越南,使产品可标注为越南制造,尽管大部分生产仍在中国完成。这些措施使企业能够继续利用中国的制造能力,同时减少关税影响。

  与此同时,关税政策加速了“中国+1”战略的普及,企业将制造业务分散到中国以外的地区——这也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欢迎。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等国家成为新的制造中心,吸引了大量投资并增加了对美出口。然而,尽管供应链多元化,中国仍是许多供应链的核心,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和原材料通常用于其他国家组装的最终产品。看似“中国+1”战略减少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但也带来了更高的物流成本和复杂性,并且许多海外工厂背后也是来自中国的投资。

  来源:India Express;South China Morning Post;New York Times;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00

  受特朗普关税冲击,东南亚等国有望从中日韩获得更多产业和技术转移;图源:Nikkei Asia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