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之“祸”,写在年末。

2024年最后一天,说下对宏观经济和未来的简短思考。

当前全球经济的问题在各个国家基本都以货币相关的政策手段来解决。降息降准也好,财政赤字也好,扩大债务经济规模也好,发钱发券刺激消费也好,提高低保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也好……最后都会指向货币手段。

但是,钱(信用货币)并不是财富。它增加也好,减少也好,真实的财富是不会直接跟随它变化的。

此时,增减货币的作用在于——控制经济循环的速度。

因为,货币在银行储蓄里的增减变化决定了市场里面财富的增减变化。储蓄少,市场里就多。储蓄多,市场里就少。这会影响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也就是“经济循环的速度”。

降低准备金可以让商业银行有更多货币可以贷款,流入市场,增加市场里的财富,即加快经济循环的速度。

降息也可以促使储户减少储蓄,把更多财富投入市场进行投资或消费,这也是加快经济循环的速度。

扩大财政赤字或者扩大债务经济的规模,也是从国民的储蓄财富里借更多的钱,或者直接印更多的钱,将它们转入市场里增加市场财富的数量,即加快经济循环的速度。

提高社会福利也有同样的效果。

……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印钱”。它会让原有货币全部贬值,尤其是储蓄中的货币。贬值部分被转移到新增货币中,由政府之手进行投资,贷款,或者发钱发券刺激消费。这等于还是拿走了储蓄财富,而且是“强行”拿走储蓄财富去增加市场里的财富的行为。目的是加快经济循环的速度。

那么,一边是货币增减不影响财富总量的变化,另一边是货币增减会影响经济循环的速度,其后果是什么呢?

后果是当前财富分配规则的效果会被放大或减小。

如果经济形势不好,增速不断下滑,或长期低位徘徊,而货币总量是加速增多的趋势,比如现在全球各国基本都是这个趋势,那么在以市场经济为主的地区,在把“资本”作为主要分配依据的地区,社会财富会加速向资方转移,导致贫富分化快速恶化。

即便直接给普通百姓发钱发券,或者提高低保、养老金、最低工资等,只要市场经济不控制价格,不能有效约束价格,那么“发钱”这个行为也是让普通百姓吃亏的。他们的财富会加速减少。

“发钱”与“不发钱”的差别在于,普通百姓的财富减少是否被“加速”了,以及加速感是否被“掩盖”。

“不发钱”时经济循环速度慢,普通百姓的财富减少慢。

“发钱”时经济循环的速度加快,普通百姓的财富减少速度也加快。但是,“发钱”带来的短时财富增加能掩盖普通百姓财富减少的痛感,起到麻醉作用。不过从长期看,他们的财富损失反而被加快加大了。这就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采取货币宽松政策,不断增加货币供给,扩债借钱或印钱发展经济,结果经济越来越差,贫富分化越来越大,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难的原因。

只管发债发钱,增加货币,但是不对价格进行有效管理,使价格上涨幅度大于人们货币收入的增幅,大于人们实际财富的增幅,这就是偷梁换柱,隐蔽地掠夺普通人财富的手段。

在经济增速下滑周期里,在债务危机日渐加重的时期里,这种掠夺普通人财富的做法必然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普通人财富减少后,消费会低迷,使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下,资方减薪裁员,又导致人们的消费力更差,让产能更过剩,减薪裁员更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毁掉整个经济。这就是债务经济越搞越差,经济走向自杀的过程。

以上就是“货币之祸”的运行过程。其祸根在分配制度,在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的,追逐利润的经济模式。

当这种经济模式在经济增速下滑,利润率和利润都降低的阶段,还要坚持追逐利润的时候,零和博弈就会产生。而零和博弈的结果在“资本”作为主要分配依据的经济里,必然使非资方,也就是劳动者和普通百姓的财富减少,成为受害者。

在这个普通人受害的过程里,借助“债务滥发”等手段进行“货币滥发”,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黑暗手段。它是经济恶化的主因之一。

请大家一定记住,当有人大喊发钱发钱的时候,你只需要反问他一句——物价能否不涨?

如果物价可以不涨,那么给普通百姓发钱多多益善。但是,如果不能控制物价,那么发钱就是给普通百姓喂“有甜味的毒药”。就是无差别地拿走所有人的储蓄财富,然后做有差别的分配,有利于资方的分配。这在经济增速下滑期等于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这是经济自杀!

参考文章:

《“刺激消费”为何美国易,别国难?》

《从经济模式看“货币政策”走向》

《百年变局的经济、历史和哲学内涵》

2024.12.31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