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王孟源关于中国六代机的看法
昨天我看到视频的时候,吃了一惊,因为这架原型机有三个特点,其中后两者超乎原先预期:
1)高度隐身外型;
2)三引擎;
3)尺寸极大。
于是这有两个可能:
1)它的目标用途是类似F-35的打击战斗机,只不过为了避免后者的诸般设计妥协而大幅增加尺寸,以便在极致隐身的前提下还要显著提升载弹量,这对应着网传的JH-26。
2)它是全新战术思维下的产物,是终极的有人战斗机(换句话说,如同J-20那样,制空即便不是唯一任务,也是首要任务),尺寸和多引擎是为了史无前例的极高航程和速度而设计的,姑且称之为J-36。
仔细想想之后,可以排除第一个可能。这是因为打击战斗机对速度要求不高,如果因载弹量指标而追求大引擎推力,完全可以通过增大涵道比来达成,没有必要多负担第三台引擎的死重和体积。此外,同一天外传的沈飞新机也可以拿来做为旁证参考;这是因为这两款原型机很可能在竞标中国空军的同一个项目,而沈飞的设计明显是隐身优化后的J-35,尺寸和战术思路都很传统,明显属于歼击机而不是歼轰机。
其实成飞在上一代主战战机的竞标过程中,就已经展示出远超沈飞人云亦云匠气心态的高瞻远瞩,能深入推测下一代空战的模式,独立于客户要求而自行做出性能指标的取舍,这才有了J-20独步天下的气动外型。现在更进一步,除了人尽皆知的全方位隐身之外,将6代机的性能指标重点放在航程和速度上,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毕竟高空高速是1950年代后期二代机的追求,原本公认是早已过时的,现在却在第六代制空战机上复活,契机之一应该来自新一代远射程空空导弹的AI制导性能,尤其是下射能力(例如目前空战中与正面敌机对射中远程空空导弹之后的标准应对战法,是转向90°俯冲,混淆多普勒雷达信号的同时,将追击来的导弹拖入高密度、大阻力的低层大气,试图依赖自身机载燃料优势、耗尽弹体动能;然而这在下一代导弹雷达的识别和追踪算法之下,很可能会失效,因而成飞显然认为依靠全方位隐身和更高速高效的超音速巡航能力、从高空转向脱离更靠谱些)。
有趣的是,导弹制胜论原为1960年代美军开发第三代战机F-4时的信仰,同样也曾被公认为过时。至于当年的导弹制胜论导致放弃高空高速,而现在的结论却完全反转过来,关键当然在于强大隐身技术、马赫2巡航能力和无人僚机等全新的技术环境背景。我已经点明了主要因果脉络,读者可以顺着这些逻辑线自行走一遍论证,尝试复制成飞的结论。
当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在于那第三台引擎,它应该是专为马赫>~2的超音速巡航而装备的(这除了前述的死重取舍之外,也可以从其进气道看出端倪:放在机背上代表着不适合在大攻角下工作,只能是为了平飞而设计,《观察者网》上“军事专家”的所谓“提高起降性能”是白痴级的评论),那么自然可能不采用适合中低速的涡扇,而选择为马赫2-3速度区间而优化的冲压或类似引擎。这里还有另一个考虑,冲压引擎结构极为简单,自重很低,作为第三个引擎的代价比较容易接受。目前有沸沸扬扬的传言说那是爆震引擎,我觉得证据远远不足以如此论断,毕竟爆震引擎的技术很不成熟,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台实用机型,就算中国在这方面独步全球,在革命性的战斗机上硬上不只是革命性、而应该说是实验性的引擎,也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