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诊看病,复诊只是为了解读个化验吗?我的目的是看好病!

【本文来自《一次挂号管三天,医生们不愿意了,大家怎么看?》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有多少人是计较那点挂号费?

我初诊看病,复诊只是为了解读个化验吗?我的目的是看好病!

大多数只是希望早点了解自己病情以及后续的处理,能够少花时间在交通、排队这些无效流程上。

挂一管三,看上去好像在做了什么,但是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并没有改造这些无效流程。

我的经验:就诊专家带团队,专家负责初诊,复诊安排给团队里的高年资医生,由复诊医生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分流,痊愈和一部分恢复期的病人定期随访或回访,需要专家处理的病人分流到专家门诊,疑难的专家组织会诊。

普通医生的门诊,也可以安排初诊和复诊的分工,如果医院怕复诊医生工作量不够,可以安排在下午,比如上午三个初诊一个复诊,下午两个初诊两个复诊。

当年我发现冬天天冷,病人来的比较晚,高峰时间在九点以后,而夏天,病人来得早,病人就医高峰时间在两头。根据这种规律,冬天我将一位门诊医生的工作时间调整到上午九点到下午五点,中午连班。夏天则延长一位医生的中午休息时间,推迟半小时下班。

虽然比较繁琐,有时候还有人不理解,但是,病人满意度是确确实实提高的。

热门评论 1

  • 问题的根本不是挂号能留几天的问题,是现代医疗发展跟这个挂号制度相比已经超前太多了。就拿癌症举例,初诊往往只能开各种检查以确定原发癌种找对还好说,找错了再找这个时间夸度少说一个星期,时间差越大越可能需要再次检查以更精确定位和评估病情。一个负责任的医疗机构在对待癌症这种重大疾病时,识别、疗程、手术、预后每一个环节都是要重新挂号甚至是抢号、高价黄牛买号,而老百姓心目中的预期是挂号、见医生进入治疗阶段。这种巨大的预期落差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真正需要改革的是各种疾病之间因不同治疗特点来制定就诊挂号的制度。现在开慢性病药的挂个号、癌症准备动手术挂个号、感冒发烧也是挂个号,这种落后的挂号制度跟现代医疗的治疗流程根本就不匹配。跟很多其他领域一样落后惯了、抄习惯了,不思考了。其实作为一个工业化的人口大国医例医案是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几百倍,在医疗技术、人才数量、疗效经验早就遥遥领先,怎么就不敢敢为人先探索一条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已的路呢?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1
最热 最早 最新

  • 问题的根本不是挂号能留几天的问题,是现代医疗发展跟这个挂号制度相比已经超前太多了。就拿癌症举例,初诊往往只能开各种检查以确定原发癌种找对还好说,找错了再找这个时间夸度少说一个星期,时间差越大越可能需要再次检查以更精确定位和评估病情。一个负责任的医疗机构在对待癌症这种重大疾病时,识别、疗程、手术、预后每一个环节都是要重新挂号甚至是抢号、高价黄牛买号,而老百姓心目中的预期是挂号、见医生进入治疗阶段。这种巨大的预期落差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真正需要改革的是各种疾病之间因不同治疗特点来制定就诊挂号的制度。现在开慢性病药的挂个号、癌症准备动手术挂个号、感冒发烧也是挂个号,这种落后的挂号制度跟现代医疗的治疗流程根本就不匹配。跟很多其他领域一样落后惯了、抄习惯了,不思考了。其实作为一个工业化的人口大国医例医案是那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几百倍,在医疗技术、人才数量、疗效经验早就遥遥领先,怎么就不敢敢为人先探索一条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已的路呢?

站务

全部专栏